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988篇
  免费   1124篇
  国内免费   431篇
电工技术   2986篇
综合类   1334篇
化学工业   4729篇
金属工艺   470篇
机械仪表   1480篇
建筑科学   4890篇
矿业工程   5133篇
能源动力   580篇
轻工业   2524篇
水利工程   1703篇
石油天然气   4414篇
武器工业   127篇
无线电   1139篇
一般工业技术   1900篇
冶金工业   554篇
原子能技术   101篇
自动化技术   1479篇
  2024年   238篇
  2023年   808篇
  2022年   767篇
  2021年   903篇
  2020年   1019篇
  2019年   1132篇
  2018年   427篇
  2017年   809篇
  2016年   939篇
  2015年   1269篇
  2014年   2500篇
  2013年   1894篇
  2012年   2123篇
  2011年   1995篇
  2010年   1658篇
  2009年   1687篇
  2008年   1685篇
  2007年   1537篇
  2006年   1377篇
  2005年   1409篇
  2004年   1338篇
  2003年   1259篇
  2002年   1083篇
  2001年   841篇
  2000年   764篇
  1999年   637篇
  1998年   522篇
  1997年   520篇
  1996年   422篇
  1995年   415篇
  1994年   349篇
  1993年   266篇
  1992年   248篇
  1991年   215篇
  1990年   208篇
  1989年   207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5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41.
为解决山东某金矿尾砂粒径细、含泥量高导致的充填体早期强度低的问题,以该金矿尾砂为主要原料,石膏和生石灰作为复合激发剂,添加少量芒硝开发新型胶凝材料。试验结果显示:当水泥添加量为25%,生石灰添加量为15%,石膏添加量为1.5%,芒硝添加量为4%和矿渣添加量为54.5%时,充填体3,7,14d抗压强度分别为0.51,0.62,0.75MPa。在成本控制范围内,为进一步提高充填体早期强度,挖掘最优配比,配比优化试验获得超细尾砂新型胶凝材料最优配比为水泥∶生石灰∶石膏∶芒硝∶矿渣=30∶20∶1.5∶4∶44.5,充填体3,7,14d抗压强度分别为0.58,0.72,0.86MPa,满足矿山充填采矿要求。  相似文献   
42.
荆锐  刘宇  张慧杰  夏阳  阎培渝 《硅酸盐通报》2020,39(10):3237-3243
研究了水胶比为0.4,水玻璃模数为1.4及Na2O含量为10%(质量分数)时,单掺偏高岭土与复掺偏高岭土和粉煤灰对碱-矿渣复合胶凝材料的凝结时间和早期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 表明,两种复合方式对碱-矿渣复合胶凝材料均有缓凝作用,但复掺时的缓凝效果更明显.单掺时,碱-矿渣复合胶凝材料的早期抗折、抗压强度和折压比基本不随偏高岭土掺量的变化而变化,但其28 d粘接强度随偏高岭土掺量的增加而增大.复掺时,碱-矿渣复合胶凝材料早期抗压强度随粉煤灰掺量的增加而减小;与单掺时相比,该复合胶凝材料72 h抗折强度和折压比分别提高了40%和64%.除此之外,复掺时该复合胶凝材料28 d粘接强度比单掺时提高了45%,但粉煤灰掺量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43.
油基钻井液的封堵性能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在涠洲12-1北油田一期工程中使用油基钻井液后事故率明显降低,但仍未能彻底解决涠二段硬脆性泥页岩井壁稳定性问题。对进一步加强油基钻井液的封堵能力进行了室内研究。通过在油基钻井液中引入超微细颗粒材料、纤维材料、变形材料和粘弹性材料,可大幅度提高其封堵能力。在涠洲12-1北油田二期工程中应用了加强封堵能力的油基钻井液,结果钻井施工非常顺利,几乎无井下复杂事故。室内评价及二期工程实践结果表明,增强油基钻井液的封堵能力对保持硬脆性泥页岩井壁稳定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4.
通过对聚驱开采形势的分析,找出目前对聚驱采出抽油机井造成作业维护困难、杆管偏磨问题严重、检泵周期短的根本原因,提出了井下抽油杆旋转技术,详细介绍了该技术的原理,并对该技术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客观的评价,对延长聚驱抽油机井检泵周期、提高聚驱机采井管理水平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5.
针对车用柴油酸度等性质测定过程繁琐,采用衰减全反射样品池测定车用柴油的红外光谱,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红外光谱测定车用柴油酸度、密度、闪点和凝点的4个校正模型,验证标准误差分别为0.46 mg/(100 mL),0.77kg/m3,2.60 ℃,2.77 ℃,该方法符合标准方法再现性要求。与标准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无需预处理、操作简单、测量快速、重复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46.
蜡晶形态结构对原油降凝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偏光显微镜观察了不同条件下蜡晶的形态变化,对蜡结晶过程中的结构、分布状态和生长规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采用气相色谱分析了用52#、62#、80#蜡配制的模拟油中蜡的碳数分布,考察了凝点与蜡含量之间的变化规律,以及沥青质、胶质和大分子降凝剂(PPD)对模拟油降凝、降粘的影响,为改善原油流动性提供理论依据。实验结果表明,蜡晶的微观形态结构、蜡在油中的溶解性能以及降凝剂的降凝作用与模拟油中蜡的碳数分布密切相关,只有当降凝剂分子结构与油中蜡的结构匹配时,才能达到理想的降凝效果。通过实验确定了模拟油降凝时的临界蜡含量为40%(质量分数),大于该临界值后,凝点随着蜡含量的变化幅度将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47.
在模型试验的基础上,针对南水水库泄洪洞泄流量大、落差大和下游河床狭窄的特点,在泄洪洞原设计挑流消能工左右边墙各加一块贴角体做成异型鼻坎,解决了下游挑流水舌冲击对岸山体的问题;此外,模型还进行了原有旧泄洪洞和新建泄洪洞下游局部动床试验。  相似文献   
48.
针对辽河油田锦7块长停井出细粉砂、泥浆严重等出砂特征,遵循“一块一策”的方针,按照“以防为主,防排结合”的技术思路,将反循环水力喷射泵强制排砂技术、压裂防砂技术、系列有杆泵携砂采油技术等单项防砂和排砂技术有机结合,[编者按]  相似文献   
49.
射孔完井出砂预测新模型及其在射孔优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射孔完井的油层出砂机理,以线弹性理论为基础,考虑变温应力和流体渗流作用的拖曳力影响,建立了一种新的射孔完井出砂预测模型。应用该模型研究射孔方位、射孔参数对油井出砂的影响,结果表明,深穿透射孔弹比大孔半径射孔弹能更好地避免孔道出砂,采用定向射孔能有效地减少油井出砂问题。其结果对砂岩油藏射孔优化设计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0.
稠油油藏在开发过程中常遇到出砂、出水的问题,开采时分别进行防砂、堵水、调剖3种措施给地层带来了伤害。一次性实现防砂、堵水、调剖的工艺技术,可节约费用,减少对地层的伤害。调堵防材料在防砂的同时具有较好的调剖(堵水)效果,能实现调剖堵水防砂一体化,将该材料注入需要改造的油层,充实地层的大孔喉,颗粒胶结膨胀封堵大孔喉,并改变流体的流动通道起到调剖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