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00篇
  免费   1420篇
  国内免费   992篇
电工技术   3988篇
综合类   971篇
化学工业   589篇
金属工艺   1317篇
机械仪表   639篇
建筑科学   539篇
矿业工程   267篇
能源动力   235篇
轻工业   160篇
水利工程   251篇
石油天然气   1694篇
武器工业   88篇
无线电   2446篇
一般工业技术   1171篇
冶金工业   266篇
原子能技术   93篇
自动化技术   998篇
  2024年   158篇
  2023年   475篇
  2022年   478篇
  2021年   575篇
  2020年   386篇
  2019年   575篇
  2018年   284篇
  2017年   431篇
  2016年   480篇
  2015年   481篇
  2014年   870篇
  2013年   670篇
  2012年   786篇
  2011年   817篇
  2010年   757篇
  2009年   789篇
  2008年   826篇
  2007年   769篇
  2006年   649篇
  2005年   603篇
  2004年   543篇
  2003年   466篇
  2002年   385篇
  2001年   366篇
  2000年   290篇
  1999年   259篇
  1998年   224篇
  1997年   212篇
  1996年   157篇
  1995年   152篇
  1994年   179篇
  1993年   125篇
  1992年   135篇
  1991年   102篇
  1990年   103篇
  1989年   11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21.
拓扑选择和网络布线是网络设计和实现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好的拓扑结构和布线系统不仅具备高可靠性,还有很好的可管理性和可维护性。本文谈谈光纤与双绞线电缆的主要特性、测试方法和选用原则,希望对网络管理人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2.
在精密交流阻抗测量方面,自动LCR电桥已逐步取代了手动交流电桥。它可以减少测量误差和计算困难,还可以克服手动电桥引起的不稳定性、反复平衡等复杂的平衡方法。 自动电桥工作原理大多数是用内附标准来测量被测。测量标准和测量被测是用同一线路,而且相  相似文献   
23.
论反射地震偏移成像   总被引:53,自引:14,他引:39  
对反射地震偏移成像问题进行了分析、对比与探讨,并对各种偏移方法如叠后时间偏移、叠后深度偏移、叠前时间偏移、叠前深度偏移和它们之间在地质效果上的异同进行了讨论。认为,在当前的地面观测记录的质量条件下,叠后时间偏移和叠后深度偏移,叠前时间偏移和叠前深度偏移,都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因此,它们都有应用价值,不是互相排斥,而是互相补充。今后的方向是发展和完善高分辨率和高保真度的偏移成像方法。在这方面还有许多问题要解决。  相似文献   
24.
建立速度模型的层析成像方法研究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针对目前叠前深度偏移速度模型建立中,全局反演的层析成像方法存在稳定性和走时拾取困难,以及局部反演的偏移速度分析大多存在假设条件过于苛刻等问题,通过分析,提出了利用地震同相辅的多种信息进行层析反演,并在反演中加入富有地质含义的倾角信息以增加反演过程的稳定性和收敛速度,利用类似于叠加速度谱的斜率速度谱来拾取地震同相轴的斜率,抛开了层位反演要求拾取同一同相轴这一实际应用难度很大的条件,使拾取方便,算法稳定。通过理论试算,证明了本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5.
茅金根 ,梁秀文 ,杨午阳 ,冯有奎 .等偏移距自动初至静校正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 0 0 2 ,37(5 ) :4 6 9~ 4 72  本文提出一种自动计算静校正量的新方法。它首先在等偏移距道集内对相邻道的初至波采用高精度相关构建一个关于炮、检时差的超大矩阵方程 ,然后采用优化统计迭代算法求解炮点和检波点的静校正量 ,并用概率分布函数确定精确的炮、检静校正量 ,最后用误差校正函数消除炮、检静校正误差。实际资料处理结果表明 ,本方法自动、省时、精度高。  相似文献   
26.
川东地区自1977年发现石炭系气藏以来,经过二十多年的勘探开发,已成为四川盆地天然气的主要产区之一。回顾二十多年的勘探历史,川东高陡构造勘探经历了由低潜背斜到高陡构造,由构造圈闭气藏到构造-地层复合圈闭气藏,从简单到复杂的勘探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从根本上认识到了川东高陡构造勘探难度,首先,川东高陡构造地区地表地震地质条件差,地下构造复杂,断裂发育,应用地震勘探技术要可靠地查明地下构造形态存在一系列技术难题;再则是石炭系厚度小,变化大,埋深普遍超过4000m,要掌握其变化规律。并可靠地预测厚度十分困难,因此这二十多年的勘探过程是不断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解决勘探技术难题,取得技术发展的过程;与勘探技术的创新,改进和发展是分不开的,本以川东高陡构造地区典型测线的处理解释为例。分析了川东高陡构造地区地震地质条件及地质与地球物理模型。着重介绍该区处理解释技术(这里指针对高陡构造石炭系勘探中暴露的问题,经攻关研究后创建或改进发展的技术方法)以及取得的地质成果。  相似文献   
27.
复杂地区三维叠前时间偏移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常规地震数据处理过程中,反射波的偏移成像是基于地震数据的共深度点或共中心点叠加技术进行的,在地下地质构造相对复杂的地区,由于叠加过程的引入,导致了一些来自于大倾角地层或细微地质现象产生的地震反射信息的畸变或损失,而目前在算法上已经较为成熟的叠前偏移成像技术,便弥补了叠后偏移成像的不足,特别是在山前复杂构造区带,叠前偏移不仅能够使反射波准确成像,而且能够改善地震数据的信噪比和分辨率。  相似文献   
28.
结合研究区的地质资料,着重就研究区的速度深度模型的人工控制进行了研究;基于研究区断裂系统复杂,为了解所用处理方法对复杂构造的适用性,设计了2个模型来检验叠前深度偏移效果的有效性;与时间偏移相比,叠前深度偏移高质量地解决了复杂断块区的成像问题。  相似文献   
29.
提出了一种基于网络阻抗矩阵和潮流解的输电系统网损分摊方法。指出所有在输电系统中进行功率交换者都应该是网损的承担者。各功率交换者应承担网损的份额与其在网络中的地点和交易量有关,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与该母线注入视在功率的平方成正比,其系数主要取决于网络阻抗矩阵中该母线自阻抗的实部;另一部分与该母线注入功率和其他各母线注入功率的乘积成正比,其系数主要取决于网络阻抗矩阵中该母线与其他母线间互阻抗的实部。后者可以从4种不同的方案中选用一种而将它们分摊给各个母线。文中给出的几个示例系统计算结果表明了所提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0.
地震勘探技术应用可以分为以二维地震研究构造为主的地震勘探初级阶段、以地震地层学为主的地震勘探中级阶段、以三维地震油藏静态描述为主的地震勘探高级阶段、以地震储层研究为主的开发地震妆级阶段和以四维地震进行油藏监测为主的开发地震高级阶段。针对5个不同阶段的地质条件和地质任务,选择使用合理的地震勘探技术是有效提高勘探开发效益的重要途径。焉耆盆地的勘探开发体现了以地震勘探为主的思路,在勘探开发过程中重视了针对不同勘探开发阶段和不同的地质 地震技术,因此,在早期勘探开发中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