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92篇
  免费   141篇
  国内免费   27篇
电工技术   37篇
综合类   210篇
化学工业   36篇
金属工艺   22篇
机械仪表   119篇
建筑科学   6篇
矿业工程   3篇
能源动力   6篇
轻工业   33篇
水利工程   6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武器工业   3405篇
无线电   36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08篇
冶金工业   109篇
原子能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193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177篇
  2013年   164篇
  2012年   211篇
  2011年   228篇
  2010年   220篇
  2009年   220篇
  2008年   254篇
  2007年   225篇
  2006年   232篇
  2005年   208篇
  2004年   199篇
  2003年   202篇
  2002年   170篇
  2001年   176篇
  2000年   137篇
  1999年   192篇
  1998年   194篇
  1997年   184篇
  1996年   158篇
  1995年   118篇
  1994年   150篇
  1993年   128篇
  1992年   87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91.
992.
993.
分析了国外后坐加速度传感发展动向。介绍了新型后坐加速度开关阵列传感器的结构、原理、参数选择和性能设计。给出了原理性静态、动态试验结果,以证明新方案的可行性。最后指出了这种新型结构的传感器所具有的特点。  相似文献   
994.
空空导弹激光引信面临的干扰及抗干扰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空空导弹激光引信所存在的干扰问题,分析其所面临的干扰的类型、方式及这些干扰对激光引信的影响,提出了激光引信抗无源干扰几种方法,最后指出激光引信抗干扰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95.
996.
“软”“硬”并举提高鱼雷质量和可靠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近年来各型鱼雷研制和试验中暴露出的软件方面的问题逐年上升的实际情况,对比分析了软件与硬件存在的差异,提出了军代表在鱼雷研制过程中对软件管理应重点抓好的几个环节,以确保鱼雷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满足部队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997.
激光引信在弹道导弹上的作用是控制弹头战斗部的爆炸高度,由于弹道导弹面临的作战环境复杂、战术使用要求高,因此装备在其上的激光引信应达到一些特殊的技战术指标要求,如高重复频率、远测程等。为此采用了二极管泵浦固体激光器、高灵敏探测组件,运用优化背景抑制、抗干扰信号处理和目标识别等多种先进技术,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弹道导弹的激光引信方案,所设计的激光引信具有体积小、质量轻、抗干扰能力强、测距精度高等优点,能够较好地满足弹道导弹爆炸高度控制的要求。  相似文献   
998.
鱼雷试验命中概率与鱼雷作战命中概率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而要为获得精确的鱼雷作战命中概率采取的鱼雷武器命中概率破坏性试验中所用的鱼雷及靶船又无法回收,所以该类试验成本巨大。在这种情况下,采用小子样试验方案,即较成熟的计数式二项分布参数Bayes检验方案,可以减少鱼雷试验的条次数,这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最有效办法。本文详细讨论了Bayes检验方法在鱼雷武器命中概率破坏性试验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9.
MU90 HK反鱼雷鱼雷的作战效能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介绍了欧洲鱼雷公司对反鱼雷鱼雷作战效能的最新研究成果。在大量仿真的基础上,给出了不同方案的作战效能、关键设计参数,以及对战斗部装药量、速度、机动性和航程的需求,对不同技术方案进行了比较,并将其与软杀伤防御系统结合在一起进行了评估。经研究认为,在高性能轻型反潜鱼雷基础上开发 ATT 是最有前途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00.
一维弹道修正引信阻尼修正机构(DCM)的改进设计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深入分析一维弹道修正引信三圆片阻尼修正机构(DCM)设计中不足的基础上,提出DCM改进设计的指导思想并进行了具体的改进设计,新设计的DCM克服了原DCM中的问题。通过仿真,验证了新的DCM的可行性,阻尼片能够可靠展开到位,阻尼片展开的时间为16.4ms。这将为一维弹道修正引信的进一步工程设计和试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