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26篇
  免费   424篇
  国内免费   161篇
电工技术   82篇
综合类   170篇
化学工业   2259篇
金属工艺   303篇
机械仪表   85篇
建筑科学   253篇
矿业工程   37篇
能源动力   663篇
轻工业   225篇
水利工程   70篇
石油天然气   158篇
武器工业   7篇
无线电   49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345篇
冶金工业   338篇
原子能技术   164篇
自动化技术   15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00篇
  2022年   153篇
  2021年   192篇
  2020年   247篇
  2019年   212篇
  2018年   183篇
  2017年   214篇
  2016年   174篇
  2015年   157篇
  2014年   286篇
  2013年   361篇
  2012年   272篇
  2011年   422篇
  2010年   308篇
  2009年   371篇
  2008年   355篇
  2007年   399篇
  2006年   357篇
  2005年   277篇
  2004年   235篇
  2003年   216篇
  2002年   174篇
  2001年   146篇
  2000年   162篇
  1999年   112篇
  1998年   95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91.
金刚石中系综氮空位(NV)中心作为高灵敏度磁强计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并且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应用。为解决传统的测量方式中仅利用了单个轴向的NV色心进行激发与检测使得荧光信号对比度较低以及磁检测灵敏度受限制的问题,本文使用了一种双频微波进行全轴激发的方法,通过特定[111]晶向的偏置磁场使得光探测磁共振谱线呈现出两对共振峰,并将对应的双频微波进行叠加完成同步调控。经过一系列实验验证,得到拉比振荡信号与自旋回波信号的荧光对比度分别比传统方法提高2.83倍和3.81倍,系统的极限磁噪声灵敏度提升了约14.3倍达到了0.76nT/√Hz,最终证明全轴激发对提升系统磁灵敏度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92.
锦州20-2终端轻烃回收制冷工艺方案比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pH值摆动法、并流沉淀法制备了Al2O3、TiO2-Al2O3二元复合物、TiO2-MgO-Al2O3和MgO-TiO2-Al2O3三元复合物,并对以其为载体的催化剂进行了催化裂化重汽油加氢脱硫反应性能评价。结果表明,在所制备的TiO2-Al2O3二元复合载体中,TiO2分散在Al2O3表面上,且随其含量的增加TiO2逐渐在Al2O3表面上富集;与TiO2-Al2O3二元复合载体相比,三元复合载体的总孔容和平均孔径减小,但是总酸量增加。相比较而言,TiO2-MgO-Al2O3三元复合载体基催化剂对催化裂化重汽油的脱硫率优于TiO2-Al2O3二元复合载体基催化剂,脱硫率在90%以上,且前者的烯烃饱和率也较低,表明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加氢脱硫选择性。  相似文献   
993.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天然气研究院(以下简称天研院)申请的"一种天然气井返排压裂液回收再利用系统"实用新型专利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专利号为ZL201220050049.4。该实用新型专利是一种应用于气井低分子压裂返排液的回收再利用系统,包括返排液的回收与再利用工艺等方面。气井压裂施工后,大量含有各种  相似文献   
994.
燃烧法合成大比表面钙钛矿复合氧化物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燃烧法合成大比表面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多孔材料LaCoO3和La0.95Sr0.05Ni0.05Co0.95O3,通过XRD、IR和BET技术考察了多孔材料的晶体结构、表面形态结构、比表面积、平均孔径和平均孔体积。结果表明,采用燃烧法合成的多孔材料归属于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对于La-CoO3化合物,A位掺杂的Sr2+和B位掺杂的Ni2+均进入了晶格,分别取代晶格内相应位置上的La3+和Co2+。但La0.95Sr0.05Ni0.05Co0.95O3的XRD图谱峰强度降低、衍射峰变宽。样品粉体的吸附脱附等温线存在一明显的滞后环,表明样品为多孔材料。掺杂样品材料的平均孔径、比表面积和平均孔容等性能参数比未掺杂的样品均有改善。甲烷催化燃烧实验表明,样品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995.
Four kinds of polytetrafluoroethylene(PTFE)-based composites, such as pure PTFE, PTFE+30%(v)PbO, PTFE+30%(v)Pb3O4, and PTFE+30%(v)Cu2O composite, were prepared. The friction and wear properties of these metal oxides filled PTFE composites sliding against GCr15 bearing steel in both dry and lubricated conditions were studied by using an MHK-500 ring-block wear tester. Then the worn surfaces of these PTFE composites and the transfer films of these PTFE composites formed on the surface of GCr15 bearing steel were examined by using a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and an Optical Microscope, respectively.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friction and wear properties of these metal oxide-filled PTFE composites can be greatly improved by liquid paraffin lubrication, and the friction coefficients can be decreased by one order of magnitude. Meanwhile,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liquid paraffin and metal oxide-filled PTFE composites, especially the absorption of liquid paraffin into the surface layers of these PTFE composites, reduce the mechanical strength and the load-carrying capacity of these metal oxide-filled PTFE composites. This leads to the deterioration of the friction and wear properties of these PTFE composites. Investigations of the frictional surfaces show that Pb3O4, Cu2O, and PbO enhance the adhesion of the transfer films to the surface of GCr15-bearing steel, and thus promote the transfer of the PTFE composites onto the surface of GCr15-bearing steel. Therefore, they greatly reduce the wear of the PTFE composites. However, the transfer of these PTFE composites onto the counterfaces can be greatly reduced by lubrication with liquid paraffin. © 1997 John Wiley & Sons, Inc. J Appl Polym Sci 66: 85–93, 1997  相似文献   
996.
Bleaching of kaolin with a high content of iron oxides by means of three organic acids (citric, gluconic and oxalic) was studied. The first two release small quantities of iron oxides from the kaolin, which means they will not be adequate for large-scale processes. Oxalic acid is capable of dissolving all the leachable iron in kaolin, reaching a whiteness index of 80%, thus making the kaolin suitable for its basic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1997 SCI  相似文献   
997.
炉外铝热反应制备的高钛铁合金由于Al、O含量高,不能直接用于钢水精炼过程。本文研究了高铝高钛铁在钢液精炼过程中的热力学,以及高钛铁中铝和铁含量对钢液精炼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Ti和Al作为复合脱氧剂,在1873K当钢水中的aTi/aAl大于8时,脱氧产物为Ti2O3;但事实上,只有当液态钢中的aTi/aAl值高于10时,Ti2O3才会作为脱氧产物沉淀。采用高铝高钛铁作为脱氧剂,钢水中铝和钛的含量可以满足相关钢的成分要求。随着高钛铁含量的增加,精炼后的铸钢中夹杂物由硅酸盐转变为Ti-Al-Mn复合夹杂物;同时,在这些夹杂物周围形成径向针状铁素体,细化了钢的微观结构。实际系统中的aTi/aAl值为17.78(> 8),与理论结果一致。当钢液中的氧含量高时,控制钢水中aTi/aAl的值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998.
聚合物/过渡金属氧化物纳米复合材料是近年来引人注目的一种新型功能性材料.介绍了这类材料的种类和制备方法,综述了聚合物/过渡金属氧化物的电致变色性能,探讨了聚合物/过渡金属氧化物的电致变色机理.  相似文献   
999.
国内铁氧化物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大量阅读国内外有关铁氧化物文献的基础上,综述了国内铁氧化物制备的不同方法,包括沉淀法制备铁氧化物、水解法制备铁氧化物、特殊方法制备铁氧化物、纺锤形铁氧化物的制备、掺杂离子制备去铁氧化物、FeOOH的热处理、FeOOH制备的动力学研究等.指出国内以氧化Fe(OH)2制备FeOOH,然后转化为Fe2O3的方法对于制备均匀单分散的胶体粒子有先天不足,其制备过程复杂,容易受制备条件影响.  相似文献   
1000.
朱金波  周继承 《材料导报》2006,20(11):28-31
过渡金属氧化物NTC热敏材料具有良好的电阻-温度特性,是理想的温度传感材料.特别是薄膜材料,由于晶粒间的不完全接触和空洞的减少,可能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广泛使用的体材热敏材料存在的稳定性和重复性差的问题.分析对比了几种常用的薄膜制备方法,认为溅射镀膜法更容易得到致密、平整的热敏薄膜;阐述了NTC热敏材料两种主要的电子传导模型:最近邻跳跃(NNH)模型ρ(T)=CT·exp(T0/T)和变程跳跃(VRH)模型ρ(T)=CT2p·exp(T0/T)p;介绍了当前薄膜热敏电阻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