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6篇
电工技术   37篇
综合类   7篇
化学工业   13篇
金属工艺   5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2篇
轻工业   10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无线电   24篇
一般工业技术   7篇
冶金工业   1篇
原子能技术   4篇
自动化技术   1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陈尧 《山西电子技术》2009,(4):37-38,63
介绍了EPON系统以及ONU在EPON系统中的功能。对基于PAS6301基础上的ONU的硬件结构进行了构建,并且对主要硬件模块,如以太网交换模块、FLASH模块、SDRAM模块以及光交换模块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可行方案。对PAS6301内部硬件架构以及其所实现的主要功能也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32.
To investigate the variation in the fine structure of polyamide thin-film composite (TFC) membranes prepared via two different interfacial polymerization conditions (IP-I and IP-II), experiments 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AFM), water contact angle, and positron annihilation spectroscopy (PAS) coupled to a slow positron beam were conducted. Polyamide TFC membranes were prepared via the interfacial polymerization reaction between triethylenetetramine (TETA) and trimesoyl chloride (TMC) on the surface of a modified polyacrylonitrile (mPAN) membrane. Compared with the polyamide TFC membrane prepared via IP-I, the polyamide layer prepared via IP-II showed a shorter S plateau length (thinner thickness), a higher o-Ps intensity I3 value (higher free-volume concentration), and a smaller o-Ps lifetime τ3 value (smaller free-volume size), resulting in higher permeation rate and separation factor obtained from the pervaporative separation of a 70 wt% isopropanol aqueous solution at 25 °C.  相似文献   
33.
论述了高级应用软件在配电管理系统中的地位和组件化实现对配电管理系统的重要意义,分析了J2EE平台及其提供的三种重要组件技术(EJB组件、Servlet组件和JSP组件),介绍了UML统一建模语言,研究了基于J2EE的高级应用软件的组件化设计与开发方法,并以潮流计算为例具体阐述了高级应用软件的组件化实现。  相似文献   
34.
PAS/ DMS/ DMIS/ TMR 一体化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统一筹划电力监控自动化系统的一体化建设是国内外电力行业和技术标准组织普遍提出的思想。阐述了配套自动化子系统在电网建设初期在信息交换上的实际需要和复杂性,提出了基于IEC61970标准和CIM/XML的无缝连接一体化自动化系统的目标。在数据库、网络和通信技术的基础上构建了能对各个配套自动化子系统实现相对高度统一的数据和信息共享的平台。最后论述了该系统建设中需要注意的技术特点和系统所具有的显著优点。  相似文献   
35.
工艺设计工具包PDK在数模混合信号/射频电路设计中应用广泛。本文简要介绍了PDK的应用,并说明了如何使用Cadence的自动化开发系统PAS去开发PDK。  相似文献   
36.
In a rapidly changing technology environment, companies are seeking reliable and adequate methods or tools to watch and monitor technological changes. The system introduced in this work—Patent Alert System (PAS)—automatically and systematically extracts patent data, which is a well-known and rich source of technological change and extracts the trend changes on the obtained data set. The PAS is initially set or configured to a technology class or subclass on which the users want to be informed of the trend changes. It retrieves the data of associated patent counts by the use of existing XML (Extended Markup Language) schemes of patent offices. Trend analysis is performed through a trend extraction algorithm. Data capture and trend extraction is turned off until alert is made by the user. Trends found in the patent data are expressed as the time evolution of patent and technology with the following symbols: upward (+), downward (?), and steady (stabilized). Consequently, these trends are used to generate alerts, which are forwarded on-line to the people who request/set the alerts. With the proposed software, it is possible evaluate the value of existing technologies and decide on whether the owned technology is trendy or not. Moreover, promising technologies and corresponding investment areas can be determined and irrelevant investments can be avoided. As a consequence, all these findings can be used to establish a long-term strategic technology plan.  相似文献   
37.
描述了小灵通基站电源存在的问题及业界的一般解决方案,并结合《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小灵通基站直流远供系统技术规范》(暂行)的要求,指明了复用ISDN信号线路进行电力传输时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难点:DC-DC电源、复用单元、电力线碰触防护、交直流电源切换单元。重点研究了直流电源、交流电源、基站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分析了交直流切换单元的设计思路,阐述了交直流切换单元的设计原理,成功地解决了交流电源和直流电源在不同情况下供电优先级不同的问题。  相似文献   
38.
在研究了EMS、面向对象技术,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最新发展的基础上,阐述了超高压电网负荷预测软件的设计思想及具体实现,从而实现了负荷预测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文章首先就EMS负荷预测软件的总体设计思想、数据库的建立以及与SCADA数据库接口连接进行阐述,然后详细的论述了负荷预测的数学建模、计算结果存储等方法。所阐述的方法同样适用于潮流计算,短路电流计算,网络重构等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39.
多天线系统中的多维极化分集性能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伍裕江  聂在平 《电波科学学报》2007,22(3):365-369,379
分别研究了六维极化元天线和三维极化偶极子天线模型的空域相关矩阵,计算了系统的信道容量和有效空间自由度(EDOF).通过定义更广义的角谱分布,指出了在六维极化的元天线模型中,平均入射角对系统性能起着关键的作用,而入射角谱的对称性也是导致元天线模型中低相关性的主要原因;通过对三维正交极化的半波偶极子结合矩量法和蒙特卡罗方法计算,论证了在散射丰富条件下应用三维极化天线,可获得接近三倍单天线信道容量的增益,从而验证了已有的测试结果;最后给出了三维正交极化天线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40.
该文根据角度功率谱、多普勒谱、功率时延谱及收发两端天线的结构,建立了一种多抽头的宽带MIMO信道模型。在建模过程中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成形滤波器法,通过加入随机相移来消除各条路径的相关性,从而能够更好地仿真出独立的衰落信道。利用Matlab软件,创建了一个无线MIMO信道仿真平台,并针对3GPP标准MIMO信道模型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用该文方法产生的信道特性与理论结果十分接近,从而验证了改进信道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MIMO系统的空间信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