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33篇
  免费   1496篇
  国内免费   1163篇
电工技术   1620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776篇
化学工业   1233篇
金属工艺   187篇
机械仪表   323篇
建筑科学   491篇
矿业工程   440篇
能源动力   522篇
轻工业   422篇
水利工程   164篇
石油天然气   2473篇
武器工业   543篇
无线电   184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937篇
冶金工业   341篇
原子能技术   260篇
自动化技术   517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228篇
  2022年   392篇
  2021年   423篇
  2020年   471篇
  2019年   423篇
  2018年   381篇
  2017年   459篇
  2016年   547篇
  2015年   536篇
  2014年   699篇
  2013年   674篇
  2012年   819篇
  2011年   990篇
  2010年   679篇
  2009年   640篇
  2008年   620篇
  2007年   764篇
  2006年   723篇
  2005年   530篇
  2004年   484篇
  2003年   464篇
  2002年   382篇
  2001年   313篇
  2000年   311篇
  1999年   185篇
  1998年   158篇
  1997年   153篇
  1996年   117篇
  1995年   94篇
  1994年   76篇
  1993年   61篇
  1992年   57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4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Microhardness measurements have been performed on untreated (virgin) and electrically stressed, solvent‐cast laboratory‐prepared samples of pure poly(phenylene oxide) (PPO), pure polystyrene (PS), and PPO : PS polyblends with different weight proportions. Results of such measurement on untreated polyblend sample show that microhardness (Hv) increases with increase in the content of PS up to 10 wt %, which attributed to the existence of homogeneous phase morphology. However, this feature is not observable in samples containing higher content of PS. Electrical stress is found to modify considerably the mechanical property of polymer. The effect of electric field on the microhardness of such samples (PPO : PS :: 90 : 10) has been characterized by the existence of a peak. Trapping of charge carriers in electrically stressed samples imparts hardening to the polyblend up to an applied step field of 190 kV/cm. However, the excessive charging beyond this step field value destroys this characteristic. © 2008 Wiley Periodicals, Inc. J Appl Polym Sci, 2008  相似文献   
82.
本文给出了自给能γ剂量计探头在γ射线照射下积累电荷的测量结果,讨论了电容比和方向性对自给能γ剂量计探头的影响以及探头的饱和点。  相似文献   
83.
ABSTRACT: Popcorn was oiled and coated in a tumble drum nonelectrostatically and electrostatically with sugar, cornstarch, salt, cellulose, maltodextrin, all-purpose flour, whole-wheat flour, or soy flour. Particle size, density, flowability, and chargeability were correlated to transfer efficiency using regression analysis. Of the various methods to measure chargeability, charge-to-mass and adhesion improvement were the most significant. For nonelectrostatic coating, small, dense, free-flowing powders were most efficient. Small, free-flowing highly charging powders were most efficient for electrostatic coating. Percent improvement was the highest for the least efficient powders. The greatest benefit with electrostatic coating was for low density, highly charging powders with no effect of size.  相似文献   
84.
通过对五级旋风筒下料管、回转窑转速、配料方案、物料稳定等四方面进行改进,达到提产目的。  相似文献   
85.
单孔护壁爆破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LS-DYNA软件对单孔护壁爆破和切缝药包爆破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结果显示,由于PVC-U套管的存在,作用于孔壁的爆炸应力波峰值被显著削弱,降低率达到30%~46%,并推迟了其到达保留岩体孔壁时间.与传统的切缝药包爆破相比,保留岩体损伤更小.  相似文献   
86.
大庆长垣以东古隆起天然气成藏条件的差异性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由长垣以东地区深层天然气分布特征,指出安达—肇州和朝阳沟—肇东古隆起是天然气运移指向和聚集的有利场所。造成安达—肇州古隆起上天然气显示好于朝阳沟—肇东古隆起上天然气显示,前者已获得了大量工业气流,而后者仅见少量气流或显示。但由于天然气在供气条件、储集条件、盖层条件、圈闭条件和运移条件上的差异,造成安达—肇州古隆起本身天然气显示也存在差异,昌德构造、卫星—升平构造和汪家屯构造天然气显示好于模范屯—肇州西构造天然气显示。  相似文献   
87.
流体势与油气运聚规律研究——以孤东地区为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流体势是地下流体所有能的综合表现,不同的流体(如油、气、水)在各自的势场作用下,有各自的势场分布规律运动.通过研究地下流体势空间分布模式,可确定盆地流体系统构成,提高对油气运移规律的认识,明确预测有利油气聚集区,提高钻探成功率.研究表明,孤东地区地下流体势类型分为高势区、低势区,高势区分布与活跃生油洼陷分布一致,是孤东地区油气成藏的主要烃源区和动力源区.低势区与目前的油气田吻合较好.由此可依据流体低势区来预测新的油气聚集部位.   相似文献   
88.
条形药包药量计算公式探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杨年华 《爆破》1994,11(4):65-67
本文通过现有诸药量计算公式的总结和统计分析,认为经验函数划(n)以二次式较合适。并根据流体动力学理论和临界能量密度破碎准则,推导出f(n)的二次项公式,得q=KW2(1十n2)/2;该式较符合实际,故推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9.
文中简要阐述了在制备球形药包过程中,为解决压装药件的退模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措施,并提出了较佳的成型底座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90.
孙官清 《核技术》1995,18(4):227-230
对不同能量、不同质量数、不同初始条件的入射束和有无空间电荷效应的离子束流在高梯度加速管中的传输进行了计算,并讨论了一些影响加速管聚焦作用的主要因素,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