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61篇
  免费   3298篇
  国内免费   2251篇
电工技术   1606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2255篇
化学工业   1384篇
金属工艺   792篇
机械仪表   1222篇
建筑科学   1647篇
矿业工程   1325篇
能源动力   749篇
轻工业   698篇
水利工程   1070篇
石油天然气   2786篇
武器工业   287篇
无线电   1559篇
一般工业技术   1644篇
冶金工业   981篇
原子能技术   79篇
自动化技术   5525篇
  2024年   168篇
  2023年   617篇
  2022年   1154篇
  2021年   1190篇
  2020年   1085篇
  2019年   884篇
  2018年   759篇
  2017年   829篇
  2016年   980篇
  2015年   972篇
  2014年   1379篇
  2013年   1213篇
  2012年   1482篇
  2011年   1558篇
  2010年   1141篇
  2009年   1145篇
  2008年   1113篇
  2007年   1230篇
  2006年   1112篇
  2005年   935篇
  2004年   795篇
  2003年   677篇
  2002年   538篇
  2001年   495篇
  2000年   352篇
  1999年   325篇
  1998年   256篇
  1997年   242篇
  1996年   189篇
  1995年   157篇
  1994年   131篇
  1993年   76篇
  1992年   71篇
  1991年   74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8篇
  1963年   4篇
  1962年   4篇
  1955年   5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71.
针对传统离线哈希算法训练模型耗时、占用内存大和不易更新模型的问题,以及现实图像集的标签存在大量损失的现象,提出了一种能够平衡标签预测的在线哈希算法(BLPOH)。BLPOH通过标签预测模块生成预测标签,并融合残缺的真实标签,能够有效缓解因标签损失导致的模型性能下降。观察到标签存在分布不平衡现象,提出标签类别相似性平衡算法并应用于标签预测模块,提升标签预测的准确性。将旧数据的信息加入哈希函数的在线更新过程,提升模型对旧数据的兼容性。通过在两个广泛使用的数据集上进行实验,并和一些当前先进的算法进行对比,结果证实了BLPOH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2.
链路预测是研究复杂网络结构和演化机制的重要工具,提高链路预测的精度具有重要价值。针对传统的基于网络拓扑结构相似性算法预测精度偏低的问题,从网络优化去噪的角度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K-shell分解与邻居节点度(KSDNN)去噪的链路预测方法。该方法首先从全局的角度通过K-shell分解对复杂网络中所有节点进行重要性排序,然后从局部的角度结合节点邻居节点的度对节点重要性进行综合评判,最后对网络数据进行优化后进行链路预测。通过在四个不同的真实网络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预测精度优于K-shell去噪的方法,且相较于传统算法预测精度平均提升了2%左右。  相似文献   
173.
由于边缘云没有比中心云更强大的计算处理能力,在应对动态负载时很容易导致无意义的扩展抖动或资源处理能力不足的问题,所以在一个真实的边缘云环境中对微服务应用程序使用两个合成和两个实际工作负载进行实验评估,并提出了一种基于负载预测的混合自动扩展方法(predictively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pod autoscaling,Pre-HVPA)。该方法首先采用机器学习对负载数据特征进行预测,并获得最终负载预测结果。然后利用预测负载进行水平和垂直的混合自动扩展。仿真结果表明,基于该方法所进行自动扩展可以减少扩展抖动和容器使用数量,所以适用于边缘云环境中的微服务应用。  相似文献   
174.
针对现有交通流量预测算法大多仅考虑常态下的预测,而未考虑天气属性、周围地理属性对预测结果的影响,提出一种融合外部属性的组合预测模型(A-STIGCN)。首先,将外部属性作为路网中路段的属性,同时对路段的属性和交通特征进行建模,得到增强的特征向量。其次,采用图小波变换和自适应矩阵分别提取交通流局部和全局空间特征信息,并借助门控循环单元(GRU)对时间信息的长时记忆能力以提取其时间特性。最后,通过注意力机制来捕获时空动态变化性进行交通流预测。采用深圳出租车轨迹数据、对应天气数据以及POI数据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A-STIGCN组合模型预测效果优于传统线性模型及变体模型,与未引入注意力机制的ASTGCN模型相比,MAE降低了约0.131,精度提高了0.068,与未引入外部因素的TGCN模型对比分析,MAPE降低了约0.637%,精度提高了0.079,从而更好地为交通管理提供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75.
仲静文  朱晶  周健  顾冬  刘永涛 《水力发电》2021,(1):59-62,67
为克服常规沉降模型因考虑众多影响因子造成欠拟合及预测精度不高的缺点,首先由因子优选准则得到沉降模型的预选因子集,运用了Copula熵和PMI(偏互信息)两种方法对预选因子集进行优选,再将优选因子集引入沉降模型并计算典型测点的沉降值,验证了该优选方法的可行性。实例表明,基于Gumbel函数的沉降模型拟合预测精度优于常规模型,具有较高的工程指导意义及较好的推广价值,可运用于堆石坝的变形预测。  相似文献   
176.
为利用TSP各物探指标预测隧道围岩质量,以G575线巴里坤~哈密公路东天山隧道为工程依托,利用灰色关联分析理论,建立了以岩体质量指标修正值作为围岩质量的依据,以9个物探指标为影响因素,采用MATLAB软件对隧道围岩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关联排序,确定影响围岩质量的主次因素;再选取高关联度的物探指标,采用灰色关联理论进行围岩质量预测。结果表明,波速、纵横波速比、泊松比、密度为影响隧道围岩稳定性的主控因素;剪切模量、拉梅系数、体积模量、动态杨氏模量、静态杨氏模量为次要因素;围岩质量预测采用波速、纵横波速比、泊松比、密度这4个高关联度的物探指标能准确预测隧道围岩分类。  相似文献   
177.
为了探究轻骨料混凝土抗碳化性能及微结构,采用绝对体积法配制全轻骨料混凝土(ALWAC)和次轻骨料混凝土(SLWAC),并与普通混凝土(NC)比对,测试混凝土在各龄期下的碳化深度,通过MIP压汞测试对比研究NC和ALWAC碳化前后微细观孔结构变化。结果表明:轻骨料混凝土特有的内养护效果,轻骨料周围水泥石日趋密实,因而ALWAC和SLWAC较NC抗碳化性能优,且随碳化时间增长碳化速率显著降低;微结构分析表明经历28 d快速碳化试验后,NC和ALWAC孔隙率分别由14.36%、30.33%下降至13.53%、28.70%,定量说明了碳元素入侵造成大量孔隙被填充细化,与水泥水化产物反应生成CaCO3,孔径减小,密实度增加。最后给出了基于陶粒掺量的轻骨料混凝土碳化深度预测模型。研究成果可为轻骨料混凝土耐久性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8.
高速公路工程水土流失预测与分析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验证《生产建设项目土壤流失量测算导则》(简称《导则》)对高速公路工程的适用性,运用《导则》对西南地区某高速公路工程建设进行水土流失预测,并与类比法测算结果进行对比。测算结果表明,路基工程区、附属设施区和弃渣场区是该项目土壤流失最多的区域,大部分土壤流失发生在施工期;采用《导则》与类比法得到的土壤流失量测算结果差异主要表现在工程开挖面区域,其余土壤流失类型下的测算结果差异较小;《导则》在线型工程水土流失预测中的运用稍显繁杂,而对于点状工程具有更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9.
文章介绍了喜德县红莫升压站-鲁基升压站220kV线路工程滑坡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确定了评估区内滑坡地质灾害对工程的影响,以及工程建设加剧已有滑坡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和自身可能遭受已存在滑坡地质灾害的危险性。据此评估结果,为工程在建设过程中提出了具体的防治处理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80.
钢筋锈蚀是导致混凝土结构破坏的主要原因,合理预测锈蚀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对减少工程的经济损失、保证结构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针对锈蚀钢筋混凝土结构在不同寿命评估准则下的使用寿命预测问题,基于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现状检测结果,采用概率分析可靠度方法,通过抗力和荷载效应的统计特征求得结构的时变可靠指标,从而对结构的裂缝宽度寿命和承载力寿命进行分析预测。以拱坝孔口和水电站厂房吊车梁为例进行计算,研究结果表明:结构的动态可靠指标随着服役时间的增加呈下降趋势,概率分析法的寿命预测结果在合理的预测区间内。研究成果可在实际工程中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维修和加固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