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256篇
  免费   4867篇
  国内免费   2001篇
电工技术   10355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2522篇
化学工业   886篇
金属工艺   530篇
机械仪表   3449篇
建筑科学   757篇
矿业工程   1879篇
能源动力   989篇
轻工业   167篇
水利工程   601篇
石油天然气   2330篇
武器工业   464篇
无线电   1905篇
一般工业技术   1508篇
冶金工业   552篇
原子能技术   203篇
自动化技术   6026篇
  2024年   189篇
  2023年   524篇
  2022年   977篇
  2021年   1181篇
  2020年   1308篇
  2019年   910篇
  2018年   853篇
  2017年   1038篇
  2016年   1158篇
  2015年   1357篇
  2014年   2065篇
  2013年   1674篇
  2012年   2336篇
  2011年   2318篇
  2010年   1713篇
  2009年   1835篇
  2008年   1735篇
  2007年   2070篇
  2006年   1797篇
  2005年   1477篇
  2004年   1254篇
  2003年   1119篇
  2002年   831篇
  2001年   777篇
  2000年   627篇
  1999年   507篇
  1998年   322篇
  1997年   241篇
  1996年   210篇
  1995年   209篇
  1994年   115篇
  1993年   96篇
  1992年   84篇
  1991年   69篇
  1990年   49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3篇
  1959年   1篇
  195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梁生 《油气井测试》2005,14(4):30-31
秦家屯油田位于松辽盆地南部东南隆起区十屋断陷东北部,属于非均质断块层状油藏,通过示踪剂监测技术可以了解区块内井间连通情况,判断油井见水、来水方向及油层水驱动用程度,结合油藏静态资料研究,指导油田开发,改善开发效果,达到了稳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52.
海底管道系统失效故障树的建立及定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受自然环境、管道腐蚀、第三方破坏及管理不善等因素的影响,海底管道系统在铺设及运行过程中常常会失效。文中以海底管道穿孔、凝管、断裂和设备故障等主要失效形式为顶事件建立了海底管道系统失效故障树,通过系统的定性分析得到了海底管道系统失效故障树的37个一阶最小割集,进而确定了影响海底管道系统失效的4项主要因素,并针对这些主要因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53.
提出了一种考虑分布电容的故障测距新算法。该算法基于微分方程描述的线路数学模型,利用单端信息对高压输电线路进行故障测距,保留了解微分方程算法的简单可靠、现实可行、不必考虑衰减直流分量和谐波及电网频率波动影响的特点,同时考虑过渡电阻和分布电容的影响,克服了传统解微分方程法中在经高阻接地故障时测距误差过大和忽略分布电容引起的故障定位不准确的缺点。为了检验算法的精度,进行了大量的动模实验。结果表明,算法原理正确并具有较高的测距精度。  相似文献   
54.
郯庐断裂带含油气性研究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郯庐断裂带是中国东部一条巨型断裂构造带,该文从其基本构造特征入手,分析了它的几何学、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并进一步研究其含油气特点,认为:a)郯庐断裂带对中国东部诸多中新生代含油气盆地的形成及演化有重要的控制作用,不同演化阶段产生并控制了不同的沉积盆地(如松辽盆地和渤海湾盆地);b)郯庐断裂带对油气藏的形成及演化有重要的控制作用,不仅控制盆地烃源岩的发育、基本的储集层和盖层条件,以及圈闭的形成等等,而且对油气的生成、运移及聚集成藏、大中型油气田的形成及分布等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55.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novel distributed robust fault de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RFDI) scheme for a class of nonlinear systems. Firstly, a de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estimator—robust fault tracking approximator (RFTA) is designed for online health monitoring. A novel feature of the RFTA is that it can simultaneously detect and accurately identify the shape and magnitude of the fault and disturbance. Moreover, it takes less online training time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neural network based fault diagnosis schemes. For some distributed systems, a network of distributed estimators is constructed where the RFTA is embedded into each estimator. Then we use consensus filter to filter the outputs of each estimator.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merits of the consensus filter is that its outputs can dramatically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fault de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Next, the stability of the distributed RFDI scheme is rigorously investigated. Finally, two numerical examples are given to illustrate the feasi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approach.  相似文献   
56.
黄志文  郗旭林 《山西冶金》2003,26(2):41-42,56
使用液力偶合器因故障频繁,对高炉稳产、高产造成严重威胁,而且维修费用较高,对偶合器改造后,应用金属迭片挠性联轴器其故障率、维修费用都很低。  相似文献   
57.
岔河集油田有多个受构造、岩性双重因素控制的中低渗透复杂断块油藏,其主要储集层为河流相沉积。油田20余年的开发历程是典型的滚动勘探开发过程。通过精细科学的地质研究,不断的实践和认识,制定出与其油田地质特点相适应的开发方针,完善了井网部署与加密、产吸剖面调整、油水井配套综合治理等一系列开发对策,并取得了比较好的开发效果。岔河集油田的开发实践对于类似油田开发不乏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58.
结合自适应算法、CX-TB导通测试算法以及二进制计数测试序列,给出了用软件控制EPM9320LC84边界扫描链路,以输出图形并采集引脚对图形的响应,然后通过比较输出测试图形与采集测试图形的差异实现芯片I/O引脚印刷电路板故障的诊断方法。该测试图形便于实现,测试方法快捷、通用性强,诊断结果准确,故障覆盖率高。文中在以PC机作为边界扫描测试向量生成和故障诊断的基础上,对单芯片——EPM9320LC84的印刷电路板故障诊断进行了一些讨论。  相似文献   
59.
唐荣伟 《包钢科技》2003,29(5):61-63
康明斯发动机在白云铁矿使用已有十多年的历史,通过对发动机故障的认真分析,找出故障原因,进而在发动机的维修和使用中加强管理,从而提高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60.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feasibility of using neural networks as a tool in the fault detection process. A neural network is integrated with a state language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an important device in an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Time series data related to time spent in a state is gathered and used as input into a neural network, for the purpose of identifying when a fault has occurred. A feedforward neural network is used to identify which (if any) of three types of faults may have occurred. Experimental results related to sensitivity and accuracy measures are presented. A brief review of related applications and research is also presen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