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45篇
  免费   4840篇
  国内免费   1999篇
电工技术   10333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2516篇
化学工业   814篇
金属工艺   461篇
机械仪表   3393篇
建筑科学   758篇
矿业工程   1876篇
能源动力   918篇
轻工业   152篇
水利工程   593篇
石油天然气   2336篇
武器工业   463篇
无线电   1869篇
一般工业技术   1354篇
冶金工业   549篇
原子能技术   126篇
自动化技术   5972篇
  2024年   198篇
  2023年   515篇
  2022年   960篇
  2021年   1144篇
  2020年   1283篇
  2019年   899篇
  2018年   836篇
  2017年   1013篇
  2016年   1139篇
  2015年   1340篇
  2014年   2040篇
  2013年   1628篇
  2012年   2316篇
  2011年   2274篇
  2010年   1689篇
  2009年   1805篇
  2008年   1711篇
  2007年   2029篇
  2006年   1766篇
  2005年   1455篇
  2004年   1240篇
  2003年   1095篇
  2002年   815篇
  2001年   762篇
  2000年   613篇
  1999年   496篇
  1998年   314篇
  1997年   236篇
  1996年   206篇
  1995年   197篇
  1994年   111篇
  1993年   87篇
  1992年   77篇
  1991年   63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3篇
  1959年   1篇
  195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feasibility of using neural networks as a tool in the fault detection process. A neural network is integrated with a state language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an important device in an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Time series data related to time spent in a state is gathered and used as input into a neural network, for the purpose of identifying when a fault has occurred. A feedforward neural network is used to identify which (if any) of three types of faults may have occurred. Experimental results related to sensitivity and accuracy measures are presented. A brief review of related applications and research is also presented.  相似文献   
52.
赵淑兰 《石油机械》1998,26(4):25-27,38
提出用表征大型机械系统健康状态的相对劣化度作为监控机械磨损状态和油品质量变化的综合判断指标,以便结合反映机器工作状态的其它因素,共同评定机器的健康状态。以柴油机为例,对监测得到的柴油机润滑油的铁谱参数、磨损金属元素含量和油品理化性能等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和处理,所得相对劣化度的变化趋势,较准确地反映了柴油机的工作状况。该方法不仅简单实用,而且便于将油液监测技术与其他监测技术(如振动诊断技术)结合起来,用一统一指标描述机器的健康状况,达到监测和预报的目的,为开发基于多种监测技术的智能诊断系统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53.
火烧油层技术在庙5块低渗透稠油油藏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方法在物理模拟的基础上,利用数值模拟及油藏工程方法,对影响火烧油层的技术参数进行了优选研究,并对影响火驱成败的油藏地质参数、注气参数进行了分析。目的寻找适合庙5块低渗透稠油油藏的开采方法。结果提出了庙5块火驱的最佳开采方式、点火参数及注气参数;庙5块火驱生产后,平均单井日产液由01t上升到56t,平均单井日产油由01t上升到35t,生产26d后由于压风机供风不足被迫停止火驱注气;从数模结果看:火驱最终采收率可达398%。结论火烧油层是一种潜力很大的稠油开采方法,但其物理、化学反应机理复杂,火烧前缘难以控制;庙5块火驱初期虽然见到了一定的生产效果,但没有取得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4.
VibrationMonitoringandDiagnosisofPipelinePumpsonOfshorePlatformsZhengWenTechnologicalFacultyofMaintenanceEngineringGuangzhou...  相似文献   
55.
旋转机械故障诊断的自学习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并介绍了旋转机械故障诊断的模糊数学与专家系统相结合的诊断方法,提出了一种实用的自学习策略,用这一诊断方法在实验室对一双跨转子进行了两种常见故障的学习及诊断。并将该学习模块装入现场一台50MW汽轮发电机组的故障诊断专家系统中,经过多年运行,专家系统知识库得到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56.
断裂沟通含油气盆地不同层位、不同时代的烃源岩和生储盖组合,成为连接烃源岩和各种圈阔的重要渠道,导致了多种类型的与断裂有关的油气藏的形成。柴达木盆地的断裂控烃特征明显,断裂上下盘油气差异聚集现象十分普遍,不同构造系统区具有不同的油气差异聚集机理和模式。其根本原因是断裂上下盘具有不同的地质特征和油气运聚成藏条件,它们往往是互为消长的关系。油气是富集在断裂的上盘,还是聚集在断裂的下盘,取决于具体的地质条件。  相似文献   
57.
潜油螺杆泵采油系统设计与应用技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潜油螺杆泵采油技术在某些方面具有其他人工举升技术不可比拟的优点,特别适合于我国渤海湾一带粘油区、海上平台的采油作业,但这项技术在我国实际开发应用的时间还比较短,人们对这项技术的了解还不够深入,很多单项技术还有待于更多的人去关注和研究.介绍了潜油螺杆泵采油系统的结构,总结了该项采油技术与其他常用采油技术相比较的特点,系统地阐述了国内外的发展状况,分析了以往投入生产试运行时系统失效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最后探讨了系统设计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8.
通用雷达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提高雷达装备故障诊断的效率和可靠性。方法:通过对雷达装备综合测试和故障诊断要求和方法的分析。介绍一种适用于雷达装备的故障智能诊断专家模型,探讨了该模型的基本结构和相应的推理机制及故障诊断策略。结果:结论雷达故障诊断的特点,研究了该模型及诊断方法在雷达装备中的具体应用,证实了该方法是有效的。结论:将自动测试技术和专家系统相结合,可以提高故障诊断的效率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59.
相电流差突变量选相元件在单回线故障中具有良好的选相性能,但在同杆双回线跨线故障中可能误选相。利用六序故障分量的分析方法,分析了相电流突变量在同杆双回线跨线故障中的幅值和相位特征,给出了其相位比相方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运用测量阻抗和方向元件相结合的综合选相方法,并给出了选相流程图。仿真结果表明,在双回线简单故障和跨线故障时,基于单回线单端电气量的同杆并架双回线综合选相方法具有较理想的选相性能。  相似文献   
60.
胜利油区厚层底水断块油藏水平井经济技术政策界限   总被引:9,自引:7,他引:2  
厚层底水断块油藏高含水期水平井开发效果既受剩余油富集区大小、油层厚度、水平井水平段长度、水平井在平面上和纵向上位置以及生产压差的影响,更受油价的制约。因此,通过胜利油区实际资料统计分析、数值模拟和解析法以及经济评价综合研究,提出了在当前油价和技术条件下,这类油藏水平井地质设计和生产控制的经济技术政策界限,即水平井平面位置应避开老井水锥半径20m以上;水平段垂向位置应为距油水界面0.7倍的油层厚度;水平段长度一般为200~250m;油层厚度应大于或等于8m;初期生产压差一般控制为0.6~1.OMPa;对于埋藏深度为1500m的油藏,油价从35美元/bb1升到40美元美元/bb1时,单井经济极限采油量从7101t降到6105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