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610篇
  免费   22974篇
  国内免费   10205篇
电工技术   68788篇
技术理论   9篇
综合类   14447篇
化学工业   12606篇
金属工艺   9316篇
机械仪表   9222篇
建筑科学   10855篇
矿业工程   6120篇
能源动力   10207篇
轻工业   7574篇
水利工程   4946篇
石油天然气   5650篇
武器工业   1467篇
无线电   2276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767篇
冶金工业   7644篇
原子能技术   3262篇
自动化技术   14148篇
  2024年   569篇
  2023年   2369篇
  2022年   4565篇
  2021年   5638篇
  2020年   6374篇
  2019年   5182篇
  2018年   4883篇
  2017年   6517篇
  2016年   7115篇
  2015年   7942篇
  2014年   13075篇
  2013年   10820篇
  2012年   14937篇
  2011年   15694篇
  2010年   11335篇
  2009年   11627篇
  2008年   11098篇
  2007年   13375篇
  2006年   12006篇
  2005年   9918篇
  2004年   8094篇
  2003年   6992篇
  2002年   5700篇
  2001年   5123篇
  2000年   4160篇
  1999年   3275篇
  1998年   2244篇
  1997年   1782篇
  1996年   1643篇
  1995年   1239篇
  1994年   1037篇
  1993年   710篇
  1992年   607篇
  1991年   425篇
  1990年   336篇
  1989年   286篇
  1988年   218篇
  1987年   146篇
  1986年   102篇
  1985年   105篇
  1984年   100篇
  1983年   79篇
  1982年   75篇
  1981年   52篇
  1980年   39篇
  1979年   20篇
  1978年   19篇
  1977年   12篇
  1964年   11篇
  1959年   2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本文采用2kWCO_2激光器对20Cr_(2)Ni_(4)W钢进行了激光表面钴合金化的试验研究。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电子探针、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显微硬度计等手段分析了合金化区域的成分、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激光表面钴合金化可获得含钴均匀的合金化层,合金化层的高温硬度和热疲劳性能均有提高,在热作工具钢表面性能优化领域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2.
孙德辉 《福建分析测试》2002,11(4):1658-1659
采用微波高压制样技术,快速提取饲料中的氟元素,结合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标准添加和电位极差测试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测试饲料中的含氟量  相似文献   
993.
周玲 《核动力工程》2002,23(2):97-100
先进的报警系统是核电厂先进的控制室中重要的系统之一,阐述了核电厂先进的报警系统的重要性、功能和特点,并且比较详细地论述了报警信号的处理方法和显示方式。  相似文献   
994.
分析了耐高温辐射涂料(HT—1)在加热炉应用的节能机理,工业实验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95.
1 OverviewTheGeheyanPowerStationhasfourcircularinlettun nels,ontherightbankofdamsite,withtheirexcavationdi ameterof 11.3mto 12.5m,after liningdiameterof 9.5m,axis to axisspacingof2 4m.Thethicknessofpillarsareequaltothetunneldiameter.Theintakecenterisateleva ti…  相似文献   
996.
文章讨论了PAGER控制器芯片(ZQD021)的系统设计,该控制器内部集成了FLASH,SRAM,POCSAG协议解码器和嵌入式MCU CORE。重点分析了芯片的可测性设计(DFT),内嵌FLASH设计,低功耗设计,其设计方法和思路对消费类和嵌入式控制芯片的设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97.
实验研究了管壳式热交换器壳侧流动和多孔介质强化传热技术 ,实验证实 ,壳侧采用螺旋板和多孔介质具有很好的强化传热效果 ,螺旋板的最佳角度为 40°,多孔介质的最佳孔隙率为 0 .985。同时研究了高梯度磁净化技术 ,探讨了冷却净化一体化的兼容性和互惠性。研制了一种管壳式冷却净化器 ,测试表明 ,管壳式冷却净化器对 10 μm以上的颗粒的过滤效率为84%,比一般磁过滤器效率高 2 .1倍 ;壳侧对流换热系数比现有冷却器高19.7%。  相似文献   
998.
文中通过分布式供电特点及其发展趋势的阐述,强调了该供电特点是集中供电的重要补充,并且指出可再生能源将为分布式供电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还认为分布式供电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为“冷热电三联产”技术。  相似文献   
999.
武志良 《山西建筑》2002,28(4):77-78
220t/h高温高压蒸汽锅炉过热器为大体积,大吨位,且锅炉工程与土建安装施工处于交叉作用状态,场地又狭窄,基于上述原因,提出了分部倒钩吊装方法,介绍了该方案的实施过程,对过热器的扳倒,倒钩,吊装的每道工序均进行了阐述,在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安装,可靠,高效地完成吊装任务。  相似文献   
1000.
Whereas models of the structure and periodicity of CSL or near CSL high angle grain boundaries are relatively well developed and have been to some extent verified by experiment, the nature of more general (e.g. fcc/bcc) interfaces is very imperfectly understood. One of the major differences between homo- and heterophase boundaries is the occurrence, in the latter case, of reproducible orientation relationships due to the crystallographic requirements of phase transformation (e.g. a glissile interface for martensitic growth, low energy interfaces for classical nucleation). A review is given of the relationships commonly observed to obtain between fcc and bcc crystals (as well as ordered phases based upon these structures). Within a given relationship, it is possible to use models of the available interfaces to predict their dislocation content; the success of the various approaches is considered. It is shown that the dislocation arrays identified on fcc/bcc boundarie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occurrence of a primary structural relaxation, but that the latter does not appear to be complete. Possible reasons for this are discussed, together with the extent to which secondary structural models may be applicable. Attempts to rationalize the observed orientation relationships and morphologies are discussed, and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se all rely on searches for situations of minimum primary misfit, but that the way in which the latter is quantified determines the results of the analyses. Nevertheless, the implication is that the primary misfit does appear to determine the actual behaviour, though no structural or mechanistic conclusions can safely be drawn from this observ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