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72篇
  免费   1621篇
  国内免费   991篇
电工技术   858篇
综合类   1887篇
化学工业   1480篇
金属工艺   293篇
机械仪表   651篇
建筑科学   1236篇
矿业工程   589篇
能源动力   264篇
轻工业   1339篇
水利工程   582篇
石油天然气   472篇
武器工业   146篇
无线电   772篇
一般工业技术   834篇
冶金工业   366篇
原子能技术   35篇
自动化技术   2480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10篇
  2022年   237篇
  2021年   332篇
  2020年   346篇
  2019年   325篇
  2018年   328篇
  2017年   452篇
  2016年   444篇
  2015年   488篇
  2014年   704篇
  2013年   711篇
  2012年   969篇
  2011年   975篇
  2010年   820篇
  2009年   819篇
  2008年   704篇
  2007年   960篇
  2006年   800篇
  2005年   701篇
  2004年   553篇
  2003年   489篇
  2002年   359篇
  2001年   314篇
  2000年   237篇
  1999年   219篇
  1998年   158篇
  1997年   142篇
  1996年   93篇
  1995年   99篇
  1994年   90篇
  1993年   68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5篇
  1962年   2篇
  1961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聚铝溶液pH值及盐基度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为聚铝溶液进行了PH值和盐基度的分析和估算,给出了聚铝溶液的极限PH值和极限盐基度与总溶解铝浓度的关系曲线,最终计算结果表明:在平衡条件下,聚铝溶液的PH值和盐基度具有相关性,即当基中一个参数发生变化时。另一个参数必然要发生相应的改变。  相似文献   
82.
高取代度玉米淀粉醋酸酯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醋酸酐为酯化剂,甲烷磺酸为催化剂,制备高取代度淀粉醋酸酯。研究了反应条件对产品取代度和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淀粉葡萄糖基)∶n(醋酸酐)=1∶5.18,甲烷磺酸0.003 5 mol,反应温度75℃的条件下反应3 h,合成了取代度2.83的淀粉醋酸酯。用FTIR和1HNMR方法研究了淀粉醋酸酯的化学结构。FTIR分析表明,随着取代度的增加淀粉醋酸酯的特征峰逐渐增强;根据1HNMR谱峰的变化计算了淀粉醋酸酯的取代度,与化学滴定法测定的取代度一致;通过X射线衍射、偏光显微镜分析表明,酯化反应过程中破坏了原淀粉的结晶结构,生成了具有非晶态结构的淀粉醋酸酯。该淀粉酯已经过扩大生产,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83.
为了分析水泥-锂渣浆体的水化程度, 采用高温煅烧法测试各龄期的化学结合水, 结果发现:水泥-锂渣浆体的化学结合水量随龄期的延长而增加, 水化3 d和7 d时能达到水化90 d时的60%和80%。高温养护、碱激发、高温和碱激发均能提高锂渣复合水泥基材料早期的化学结合水量, 最高可达3~4倍, 提高的幅度依次为碱激发和高温养护>碱激发>高温养护>标准养护。高温和复合环境养护也能提高水泥的水化程度, 1~28 d内, 锂渣掺量在40%以内时, 水泥水化程度相对指数(ψ值)均大于1;掺量为60%时, ψ值均小于1。综上, 高温养护、碱激发、高温和碱激发均能提高锂渣和水泥的水化程度, 高温和碱激发复合作用时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84.
该文基于概率论与泥沙起动基本理论,考虑了起动概率、相对暴露度与细颗粒泥沙间黏结力和附加下压力对泥沙起动的影响,采用滑动起动模型,从理论上推导出了适用于弯道岸坡上粗、细泥沙颗粒起动的统一流速公式,完善了已有研究成果对泥沙起动概率考虑的不足。公式综合了弯道岸坡、顺直岸坡、正负坡及平坡等条件下粗细泥沙颗粒起动流速计算,可简化为各简单条件下泥沙起动流速公式。通过各简单条件下泥沙起动流速实测资料验证,该文公式与实测数据符合良好。  相似文献   
85.
华北平原地下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华北平原地下水严重超采,并带来一系列资源环境问题,地下水资源承载力的可持续性面临严重挑战。本研究定义了地下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提出了一种定量评价地下水承载力的新方法,并对华北平原地下水承载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华北平原地区地下水资源支撑的GDP从2003年的15 608.18亿元迅速提高到2011年的37 584.9亿元,33.3%的地市位于未超采未超载区;华北平原整体及57.2%的地市均位于超采未超载区,已发生地下水超采,但通过提高用水效率,未来社会经济规模仍有发展空间;9.5%的地市位于超采超载区。最后探讨地下水资源的承载力的提高途径,主要包括增加地下水资源可利用量和提高用水效率两方面,其中提高用水效率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86.
消能锥形阀是一种用于中、高水头下的消能控流阀门,其内部结构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控流效果。为探究消能锥形阀在不同开度下,过流流量及内部流场的变化情况。进行了模型试验与CFD数值模拟计算,试验中发现开度从100%关至85%时出现了流量反而上升、进口压力下降的情况。利用CFD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内部流场进行了可视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全开状态下锥形阀内部存在以下问题:过强的局部高速高压区域、低速流动死区范围过大、涡流区过度影响高速过流部分。并对锥形阀进行了一定的结构改进,优化了其内部流场情况。  相似文献   
87.
为了达到热废水排放过程中热水快速稀释的目的,采用Fluent中Realizable k-ε模型基于SIMPLEC算法,研究了热射流过程中,射流孔间距、初始流速对射流流场、温度场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随着射流孔间距的增大,第1孔射流对第2孔射流影响程度逐渐减弱且第2孔射流的弯曲程度随之增加;射流与横流作用促使反向涡对的产生,加快了热水与环境水体的掺混度,横断面温度场出现"肾形"分布;当相对孔间距相同时,随着射流初始流速的增加,第1、2孔射流温度衰减速率随之增大;射流初始流速相同时,射流孔间距的增加对第1孔射流轴线温度稀释度影响较小,对第2孔射流的轴线温度稀释度影响相对复杂;S/D=2时,增大热射流的初始流速,为本研究中热水快速稀释的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88.
黄剑  郝志彪  邹武  刘建军  程文 《炭素》2006,(4):31-35
将高温煤沥青和浸溃荆沥青在92MPa下炭化,在2500℃下对所得沥青炭进行石墨化处理;测试了所得沥青炭的体积密度、开孔率、比表面积(SBET);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所得沥青炭的显微结构;利用X射线衍射方法(XRD)检测了所得沥青炭石墨化处理后的石墨化度;测试了所得沥青炭的氧化性能;测试了沥青炭试样的比热容、导热系数、热扩散率和线膨胀系数。结果表明:在92MPa下,两种沥青炭有着相近的密度和开孔率;浸渍剂沥青炭的SBEt高于高温煤沥青炭;浸渍荆沥青炭为流线型结构,高温煤沥青炭为镶嵌型和域型并存的结构;流线型结构沥青炭石墨化度较高;高温煤沥青炭的抗氧化性能要好于浸溃荆沥青炭;随着沥青炭石墨化程度的增大,比热客、导热系数、热扩散率都增大,而线膨胀系数减小。  相似文献   
89.
离心铸造技术和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结合在一起而发展起来的离心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用于制造复合钢管 ,具有工艺与设备简单、生产率高、节能和成本低等特点 ,为陶瓷内衬复合钢管的生产开辟了新的途径。该复合钢管的性能决定于陶瓷层的性能 ,从提高陶瓷层致密度和结合强度、降低裂纹率、提高耐腐蚀性等方面 ,综述了提高其性能的途径 ,展望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0.
Ramie yarns were treated with various concentrations of NaOH at room temperature and subsequently crosslinked with 1,2,3,4‐butanetetracarboxylic acid (BTCA). The microstructure and tensile properties of the treated yarns were characterized. X‐ray diffraction (XRD) and FTIR were used to study the crystalline structure of the resultant ramie yarn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aximum change in the structure of the alkali‐modified ramie took place at 16% NaOH, which would completely transform cellulose I to cellulose II. At the same time, the crystallinity index and fiber orientation decreased to the minimum value while the absorption properties were enhanced. The average degree of polymerization (DP ) of the treated ramie yarns slightly decreased after NaOH treatment. Tensile properties including tenacity, breaking elongation, and modulus of the treated yarns were also investigate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breakage of the treated yarns. © 2003 Wiley Periodicals, Inc. J Appl Polym Sci 91: 1857–1864, 200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