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2篇
电工技术   14篇
综合类   7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2篇
能源动力   3篇
轻工业   1篇
无线电   11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20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赵朝杰  朱虹  刘薇  董敏 《计算机工程》2011,37(11):228-230
鉴于相位相关配准法具有较强的抗光照干扰能力,提出一种扩展的相位相关法,根据相位相关函数峰值的分布特性,利用多峰拟合的方法获得亚像素级的配准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克服了传统相位相关法只能达到整像素配准精度的缺点,并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较高的效率。  相似文献   
32.
针对激光无线输能系统接收端激光光伏阵列由于激光强度不均匀和不稳定而导致其输出P-U特性曲线呈现多峰、波动性强、稳定性差的问题,首先结合砷化镓激光光伏电池的输出特性,建立激光光伏电池阵列模型,分析其多峰产生的原因。然后利用捕猎搜索算法动态调节粒子群算法中粒子的搜索空间,改进粒子的控制机制,提高了算法的收敛速度、跟踪精度和稳定性,且可有效避免算法陷入局部最优解。最后基于交错并联Boost电路,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验证了该算法在激光无线输能系统输出最大功率跟踪方面应用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33.
基于神经网络的光伏阵列多峰MPPT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减少神经网络训练数据的数量,根据局部阴影条件下光伏阵列的输出特性,提出基本阴影遮挡类型概念,使得神经网络仅需要训练少量数据,就可以准确地预测最大功率点电压。首先,通过实际光伏阵列数据测试仅训练基本阴影遮挡类型的BP神经网络对最大功率点电压的跟踪效果。然后,搭建光伏发电MPPT仿真系统,对比扰动法、固定电压法和BP神经网络结合扰动法在阴影类型、光照强度和温度三方面变化时对MPP的跟踪效果。最后,通过分析表明,经过基本阴影遮挡类型训练的BP神经网络结合扰动法能够有效地跟踪最大功率点,即基本阴影遮挡类型能够减少神经网络跟踪多峰MPP的训练数据获取量。  相似文献   
34.
研制了基于可调谐激光吸收光谱法的甲烷和乙烯的同步检测系统。该系统主要是利用工作在1.626μm附近的DFB激光器结合长光程吸收池来实现的。通过系统检测以及光谱数据库获取乙烯和甲烷在1.626μm波长附近的吸收光谱信息,分析谱线的强度、位置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采用最小二乘法建立谱线分析方法。以质量流量计为标准,系统的浓度测量精度可达到5%。  相似文献   
35.
理论分析了负氢离子体积产生机制,采用自主开发的三维PIC?MCC模拟软件,对多峰磁场约束的负氢离子源进行数值模拟研究。模拟了引出磁场、放电初始能量、及放电位置对振动激发碰撞效率的影响,探索了多峰负氢离子源的优化手段。研究表明:如果进入引出区的快电子越多且-y方向漂移越剧烈,那么振动碰撞越频繁且相对碰撞率越高,即负氢离子体积产生效率越高。  相似文献   
36.
当多个光伏电池串联组成的光伏阵列被部分遮挡时,光伏特性曲线会出现多个局域峰值,此时基于单峰值的MPPT算法将有可能失效。针对这种情况,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梯度法和扰动观察法的多峰值最大功率跟踪算法。该算法采用梯度法搜索出第一个阶梯功率点,并以此功率点作为扰动观察法的起始点搜索局部最大功率点,继而利用此局部最大功率点进行搜索,最后得到最大功率点。与其它多峰值MPPT算法相比,该算法不仅具有编程简便、易于实现的特点,而且具有搜索跟踪速度快和抗干扰能力强等优越性。  相似文献   
37.
个体行为数据聚类的双重混合高斯模型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涛  骆科东  李春平 《计算机应用》2004,24(8):44-46,49
传统的基于概率的混合模型算法可以很好地解决个体行为数据的聚类问题,但是对于具有“多峰值”特征的行为数据则需要更精巧的方法。提出双重混合高斯模型算法(DualMGM)扩展了普通混合模型的概念,解决了多峰值特征的个体行为数据的聚类问题。DualMGM的算法复杂度是随数据量线性增长的,具有很好的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38.
近年来涌现了许多针对局部阴影条件的光伏阵列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方法,这些方法的跟踪性能表现不一,目前也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基于对大量文献的阅读与总结,选取了五种较为典型的多峰MPPT方法,对其在大量典型局部阴影案例下的跟踪性能进行Matlab仿真分析,并总结对比了各类MPPT算法的静态跟踪性能、动态跟踪性能以及MPPT效率。本文有助于光伏工程设计与装置研发人员快速了解并掌握当前最新的MPPT方法及其性能,为实际应用中MPPT方法的选取以及提高发电效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9.
A new method for quantitative phase analysis is proposed by using X-ray diffraction multi-peak match intensity ratio. This method can obtain the multi-peak match intensity ratio among each phase in the mixture sample by using all diffraction peak data in the mixture sample X-ray diffraction spectrum and combining the relative intensity distribution data of each phase standard peak in JCPDS card to carry on the least square method regression analysis. It is benefit to improve the precision of quantitative phase analysis that the given single line ratio which is usually adopted is taken the place of the multi-peak match intensity ratio and is used in X-ray diffraction quantitative phase analysis of the mixture sample. By analyzing four-group mixture sample, adopting multi-peak match intensity ratio and X-ray diffraction quantitative phase analysis principle of combining the adiabatic and matrix flushing method, it is tested that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re identical with theory.  相似文献   
40.
适用不同尺度光伏阵列的数值建模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把光伏电池电路模型的离散计算结果作为基准数据源,利用数值计算方法实现对光伏阵列及各光伏单元的建模,详细阐述了该建模方法的实现机理及数学模型表达。针对光伏阵列运行中常遇到的阴影遮挡工况,建立了不同规模(单体光伏电池、组件、组串、阵列)的遮挡模型,并给出仿真结果。结果表明:在不同遮挡率下,单体光伏电池、组件的I-V输出特性曲线只有一个阶梯,P-V输出特性曲线仅有一个功率峰值;组串I-V输出特性曲线阶梯个数等于组件不同遮挡率个数,P-V输出特性曲线功率峰值个数不大于阶梯个数,并验证了两者之间的确切关系;光伏阵列的功率峰值个数与各组串的峰值个数关系复杂。该模型可适用于不同规模光伏阵列,仿真灵活,也容易与电力电子回路集成实现系统级仿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