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57篇
  免费   2830篇
  国内免费   1838篇
电工技术   3163篇
综合类   2922篇
化学工业   1295篇
金属工艺   790篇
机械仪表   1841篇
建筑科学   2650篇
矿业工程   971篇
能源动力   905篇
轻工业   1277篇
水利工程   760篇
石油天然气   1294篇
武器工业   452篇
无线电   260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514篇
冶金工业   663篇
原子能技术   285篇
自动化技术   4041篇
  2024年   76篇
  2023年   301篇
  2022年   605篇
  2021年   722篇
  2020年   749篇
  2019年   640篇
  2018年   598篇
  2017年   805篇
  2016年   834篇
  2015年   990篇
  2014年   1451篇
  2013年   1276篇
  2012年   1823篇
  2011年   1953篇
  2010年   1468篇
  2009年   1565篇
  2008年   1479篇
  2007年   1912篇
  2006年   1575篇
  2005年   1239篇
  2004年   970篇
  2003年   825篇
  2002年   627篇
  2001年   584篇
  2000年   480篇
  1999年   344篇
  1998年   273篇
  1997年   263篇
  1996年   196篇
  1995年   182篇
  1994年   143篇
  1993年   103篇
  1992年   102篇
  1991年   77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1篇
  1984年   10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2篇
  1977年   2篇
  1973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9年   6篇
  1957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带式运输机是重要的连续性运输设备,皮带撕裂是造成带式运输机运输失效的重要因素。详细分析了引起皮带撕裂的常见原因,并给出了合理的预防措施。针对皮带撕裂现象构建皮带撕裂实验平台,并通过皮带受力应变实验分析掌握了皮带撕裂的特征,为预防皮带撕裂的发生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以天然气、烃源岩及储层沥青的地球化学特征为主要依据,通过天然气-天然气、储层沥青-烃源岩、天然气-烃源岩3个方面对比,深入探讨四川盆地高石梯-磨溪地区下二叠统天然气来源。研究表明,四川盆地高石梯-磨溪地区下二叠统天然气主要来源于筇竹寺组泥岩。其5项证据分别为:下二叠统天然气乙烷碳同位素小于-30.5‰,甲、乙烷碳同位素倒转是由高演化程度烃源岩所致;多数下二叠统天然气与龙王庙组天然气特征最为相似;GS18,NC1井下二叠统天然气特征与寒武系相似,说明上下层气源一致;高石梯-磨溪地区下二叠统储层沥青地球化学特征与筇竹寺组泥岩最为相似;筇竹寺组泥岩主要为下二叠统供气,这一认识符合干酪根油气生成理论和同位素分馏规律。  相似文献   
13.
油基钻井液的封堵性能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在涠洲12-1北油田一期工程中使用油基钻井液后事故率明显降低,但仍未能彻底解决涠二段硬脆性泥页岩井壁稳定性问题。对进一步加强油基钻井液的封堵能力进行了室内研究。通过在油基钻井液中引入超微细颗粒材料、纤维材料、变形材料和粘弹性材料,可大幅度提高其封堵能力。在涠洲12-1北油田二期工程中应用了加强封堵能力的油基钻井液,结果钻井施工非常顺利,几乎无井下复杂事故。室内评价及二期工程实践结果表明,增强油基钻井液的封堵能力对保持硬脆性泥页岩井壁稳定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鄱阳湖区干旱与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闵骞 《江西水利科技》2006,32(3):125-128
以有效干旱天数的出现时间为依据,分析鄱阳湖区干旱的季节性特征.根据重旱与特旱年份7~10月降水空间分布,分析翻阳湖区干旱的空间变化特点.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介绍了近年来在催化裂化装置上应用的新设备、新技术,如BY型旋风分离器、BSX型旋分式三级旋风分离器、上下拱型三级旋风分离器、下拱型三级旋风分离器、SHS“自蔓延”技术、SWY外取热器、BWJ型喷嘴、自流浇注料、Actehem高耐磨衬里、弓形钢丝纤维、侧拉环锚固钉、分体可拆人孔等的结构特点及实际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6.
Attribute Allocation and Retrieval Scheme for Large-Scale Sensor Network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is an emerging technology that enables remote monitoring of large geographical regions. In this paper, we address the problem of distributing attributes over such a large-scale sensor network so that the cost of data retrieval is minimized. The proposed scheme is a data-centric storage scheme where the attributes are distributed over the network depending on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m. The problem addressed here is similar to the Allocation Problem of distributed databases. In this paper, we have defined the Allocation Problem in the context of sensor networks and have proposed a scheme for finding a good distribution of attributes to the sensor network. We also propose an architecture for query processing given such a distribution of attributes. We analytically determine the conditions under which the proposed architecture is beneficial and present simulation results to demonstrate the same. To the best of our knowledge, this is the first attempt to determine an allocation of attributes over a sensor network based on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attributes.  相似文献   
17.
开发了彩色AC-PDP运动图像仿真系统,通过利用本系统的运动图像仿真功能可以对现有的各种显示技术、与子场有关的各种因素进行仿真及比较,为人们开发提高彩色AC-PDP图像显示质量的新型技术及子场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通过利用本系统的Gamma特性研究功能可以对彩色AC-PDP中视频信号的反Gamma特性进行研究,并对反Gamma相关编码进行子场逼近,为选择符合要求的子场编码提供了判据.  相似文献   
18.
透水坡面降雨径流过程的运动波近似解析解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李占斌  鲁克新 《水利学报》2003,34(6):8-13,21
本文从坡面流运动波理论的基本方程出发,利用运动波特征线法和分级叠加法,推导出了实验条件下考虑净雨强随时间变化的坡面流运动波方程近似解析解。用实验实测资料对模拟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坡面漫流过程的模拟计算结果与实测资料符合良好。  相似文献   
19.
刘树立 《烧结球团》2003,28(5):16-20
介绍了柳钢新建120万t/a链篦机-回转窑氧化球团工程的主要设计特点。该工程是我国第一条自行设计、设备国产化和采用清洁气体能源的链篦机-回转窑生产线。它的顺利投产,标志着我国炼铁炉料生产技术有了一个新的进步。  相似文献   
20.
Internally buffered multistage interconnection network architectures have been widely used in parallel computer systems and large switching fabrics. Migration from electrical domain to optical domain has raised the necessity of developing node architectures with optical buffers. Cascaded fibre delay line architectures can be seen as possible realizations of output and shared buffering in a 2 × 2‐switching element. These approaches can be used as buffered node architecture in a Banyan like interconnect. In this paper, we investigate and compare these approaches by using simulation methods. Different performance metrics, such as normalized throughput, average packet delay, packet loss rate and buffer utilization have been used under uniform and non‐uniform traffic models. Results show that the TC‐chain node Banyan network offer an improved normalized throughput and average packet delay performances under both traffic models without disrupting first‐in‐first‐out order of arrivals. The switched delay‐line requires fewer switching elements than TC and TTC architectures but at the cost of high packet delay. Copyright © 2004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