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65篇
  免费   519篇
  国内免费   571篇
电工技术   476篇
综合类   479篇
化学工业   450篇
金属工艺   32篇
机械仪表   97篇
建筑科学   267篇
矿业工程   73篇
能源动力   153篇
轻工业   62篇
水利工程   171篇
石油天然气   2247篇
武器工业   25篇
无线电   254篇
一般工业技术   276篇
冶金工业   49篇
原子能技术   116篇
自动化技术   1128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124篇
  2021年   183篇
  2020年   225篇
  2019年   194篇
  2018年   187篇
  2017年   239篇
  2016年   273篇
  2015年   255篇
  2014年   316篇
  2013年   486篇
  2012年   414篇
  2011年   386篇
  2010年   267篇
  2009年   259篇
  2008年   254篇
  2007年   292篇
  2006年   313篇
  2005年   279篇
  2004年   219篇
  2003年   201篇
  2002年   164篇
  2001年   155篇
  2000年   117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76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3年   1篇
  195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61.
The computation of probabilistic testability measures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important and some methods have been proposed, although the exact solution of the problem is NP-hard. An exact analytical method for singleoutput combinational circuits is extended to deal with multi-output circuits. Such circuits are reduced to singleoutput ones by introducing a dummy gate, the X-gate, and applying to the resulting graph the analysis based on supergates.  相似文献   
62.
提出利用均衡化特征匹配来进行非刚性细胞形体跟踪的方法。采用重启动的随机游走方法建立并求解特征匹配概率模型,利用双向均衡方法对匹配邻接矩阵进行均衡化处理,得到指定目标与待跟踪目标之间的精确匹配,以获得目标的定位跟踪结果。同时利用特征匹配结果进行目标的自动标定,并应用图像分割方法进行目标的精确轮廓跟踪。实验结果表明,将该方法应用于视频中动态背景下的运动细胞形态跟踪时,在背景相似度较高及目标迅速移动的条件下,表现出了良好的性能,与同类方法相比可获得较高的定位精度以及更为准确的目标轮廓。  相似文献   
63.
人类面临的水问题,体现为水的质、量和时机问题。流域自然水循环的扰乱和破坏,是城市造成城市内涝的根源。伴随城市化过程的绿色空间压缩、不透水面积增加、社会水循环影响增加等,最终都通过对自然水循环的扰动,产生同时存在的水资源短缺与洪涝及水源污染等问题。摈弃单纯凭借灰色基础设施的抵御、抗击思维,运用生态智慧,建设绿色基础设施,恢复和增加城市流域内的绿色空间,以实现水的分散积存、自然渗透、自然蒸发、自然净化、恢复水的自然循环过程为目的和方式的城市生态修复,是基于自然的城市洪涝问题解决方案。将生态智慧融入城市设计与规划,生态修复成为城市规划与建设的日常,是解决洪涝问题的长久之路。  相似文献   
64.
高冉  吕成远  伦增珉 《热力发电》2021,50(1):115-122
CO2驱油-埋存一体化工程项目缺乏能够同时评价CO2的驱油和埋存效果及综合评价项目的方法。为此,本文提出了CO2驱油-埋存一体化评价方法,构建了驱油-埋存综合效应因子,引入粒子群优化(PSO)算法来优化驱油-埋存过程前、中、后期的注入速度、生产流压和阶段时长。研究结果表明:在不考虑生产成本的情况下,注采时间越长,驱油-埋存效果越好。无论是以驱油还是以埋存为主,项目初期均要维持高压低速驱替。若注重埋存效果,项目中期需要降低注入速度,项目的后期则需要重新提高注入速度;若注重驱油效果,项目中、后期需要大幅降低注入速度,同时要酌情降低生产流压,提高产油量。  相似文献   
65.
界面性能对复合驱提高采收率有重大的影响,界面张力越低,洗油效率越高;Zeta电位越高,油水乳状液越稳定。研究了各类无机盐对新疆油田复合驱界面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Zeta电位的绝对值随着无机盐浓度的增高而增大;无机碱中,碳酸根离子降低界面张力效果最好,氢氧根次之,碳酸氢根最差;阳离子中,钾离子降低界面张力效果最好,其次是钠离子,镁离子会略微提高界面张力,钙离子则会大幅度提高界面张力;阴离子中,与硫酸根相比,氯离子能更好地降低界面张力。通过以上研究,确定了Q站污水处理站外排水更适合三元复合驱配液。  相似文献   
66.
破乳剂浓度对聚合物驱原油乳状液破乳及界面性质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嵌段聚醚型破乳剂对孤岛原油乳状液破乳和油水界面性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对于三嵌段聚醚类破乳剂来说,破乳剂浓度在0~100 mg/L时,随着破乳剂浓度的增加,孤岛原油所形成的乳状液分水率增加,乳状液稳定性降低,破乳剂浓度继续增加,原油乳状液的分水率有所降低。而原油与含聚合物的水溶液间的界面张力随破乳剂浓度增加逐渐降低,界面剪切粘度有一最小值。界面张力及界面剪切粘度降低是乳状液稳定性降低与分水率增加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7.
聚合物驱油过程中的注入剖面变化是在注聚初期,其吸水剖面与水驱基本相同,聚合物溶液还是主要进入高渗透层,随着高渗透层渗流阻力的增加,聚合物溶液开始进入低渗透层,注入剖面得到改善。随着低渗透层聚合物溶液的不断进入,其渗流阻力增加,导致其吸水逐渐下降,吸水剖面出现返转。本文通过大量的物理模拟实验和理论分析,研究了聚合物驱油过程中的吸水剖面返转规律,说明了剖面返转是一种聚合物驱油过程中的必然规律,渗透率级差、聚合物分子量和浓度都是影响剖面返转规律的重要因素,研究了渗透率级差、聚合物分子量和浓度对提高采收率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68.
不同注聚时机驱油效果室内物理模拟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庆油田聚合物驱油累积产量已经突破1.0×108吨,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为更好地发挥聚合物驱油提高采出程度的作用,确定合理的注聚时机就成为科技人员十分关心的问题。针对矿场的实际需求,在人造一维长方岩心和二维平面岩心模型中分别进行了不同含水率条件下的聚合物驱油室内物理模拟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无论是在长方岩心还是平面均质岩心,注入同等用量聚合物溶液,在含水率75%时注入的驱油效果要好于含水率95%时注聚的驱油效果。  相似文献   
69.
近年来,基于总变化因子的说话人识别方法成为说话人识别领域的主流方法.其中,概率线性鉴别分析(Probabilistic 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PLDA)因其优异的性能而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然而,在估计PLDA模型时,传统的因子分析方法只更新模型空间,因此,模型均值不能很好地与更新后的模型空间耦合.提出联合估计法对模型均值和模型空间同时估计,得到更为严格的期望最大化更新公式,在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局说话人识别评测2010扩展测试数据库以及2012核心测试数据库上,等错率得到一定提升.  相似文献   
70.
三元复合驱中原油乳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骆小虎  林梅钦  吴肇亮  李明远 《精细化工》2003,20(12):731-733,741
通过乳状液稳定实验考察了大庆油田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三元复合驱过程乳状液的形成机理、乳状液类型及稳定性。结果表明,大庆原油与碱反应1d时,测得其浓相体积分数为25%,所形成的乳状液为O/W型乳状液,而随着原油与碱作用时间的增加,其浓相体积分数达到40%以上,形成W/O型乳状液,且乳状液稳定性随作用时间增加而增强。大庆原油与水溶性表面活性剂ORS-41溶液作用时,所形成的乳状液为O/W型,且乳状液的稳定性与原油和ORS-41作用时间的长短关系较小。原油与NaOH和ORS-41混合溶液作用时,形成上层为W/O型乳状液,下层为O/W型乳状液的混合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