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834篇
  免费   8053篇
  国内免费   3311篇
电工技术   9878篇
技术理论   5篇
综合类   5915篇
化学工业   10726篇
金属工艺   1736篇
机械仪表   3618篇
建筑科学   8316篇
矿业工程   1285篇
能源动力   6096篇
轻工业   1452篇
水利工程   1812篇
石油天然气   1610篇
武器工业   472篇
无线电   3647篇
一般工业技术   6029篇
冶金工业   1834篇
原子能技术   906篇
自动化技术   5861篇
  2024年   224篇
  2023年   999篇
  2022年   1707篇
  2021年   2007篇
  2020年   2120篇
  2019年   1885篇
  2018年   1750篇
  2017年   2057篇
  2016年   2180篇
  2015年   2402篇
  2014年   3696篇
  2013年   3761篇
  2012年   4188篇
  2011年   4700篇
  2010年   3492篇
  2009年   3596篇
  2008年   3454篇
  2007年   3989篇
  2006年   3630篇
  2005年   3210篇
  2004年   2556篇
  2003年   2365篇
  2002年   1905篇
  2001年   1573篇
  2000年   1331篇
  1999年   1093篇
  1998年   863篇
  1997年   783篇
  1996年   679篇
  1995年   565篇
  1994年   446篇
  1993年   350篇
  1992年   315篇
  1991年   220篇
  1990年   224篇
  1989年   193篇
  1988年   162篇
  1987年   99篇
  1986年   76篇
  1985年   62篇
  1984年   77篇
  1983年   53篇
  1982年   38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16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4篇
  1966年   8篇
  1959年   15篇
  1951年   2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根据高海拔地区空气的流动特点,引入海拔高度参数。结合不同海拔高度空气特性对散热器温度的影响,对文献[11]提出的板翅式散热器对流换热系数关联式做了修正。根据修正后的关联式计算了散热器出风口空气平均温度和散热器平均压降。修正后的理论计算结果与仿真结果的相对误差小于5%,表明该修正合理。文中的结果可为高海拔地区变频器等电气产品的热设计和可靠性评估提供计算方法和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982.
为保障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水质安全,以河南焦作某内排段为研究对象,基于GMS地下水数值模拟系统对逆止阀处地下水流向流线、进入量及其对干渠水质影响进行了模拟分析.由8种水量情景模拟结果得出:逆止阀处地下水进入量主要受地下水和总干渠水位差的影响,二者呈正相关.以SO2-4、NH3-N、NO3-N为分析因子,假定总干渠水质类别为Ⅱ类水,通过最差情况分析得出:地下水经逆止阀进入总干渠后,干渠水中SO2-4、NH3-N、NO3-N浓度值均超标,水质类别降为Ⅲ类水.采用逆推法分析得出:当干渠水中SO2-4、NH3-N、NO3-N质量浓度分别不超过221.676 8、0.067 9、9.083 2 mg/L时,即便污染的地下水通过逆止阀进入到总干渠,也能保证干渠水符合Ⅱ类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983.
为了解决电子芯片散热问题,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去离子水流经微通道散热器时的流动和传热特性.微通道散热器由无氧铜层叠焊接而成,散热器内微通道当量直径为0.23 mm,去离子水流经散热器时平均雷诺数为252~1 060,加热面热流密度为2×106W/m2.结果表明:不同雷诺数时,三角凹穴周期性变截面微通道散热器的传热性能明显优于矩形等截面直通道散热器;前者加热面平均温度和最高温度均比后者低2~3℃,且两者压降相差不大;随着去离子水流量的增加,散热器加热面平均温度降低,但当流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加热面温度变化不明显,说明不能单靠增大泵功来强化传热.  相似文献   
984.
为解决LED散热问题,制作了一种一体化平板热管,搭建了平板热管实验台以研究此平板热管的传热性能,设计了模拟热源的保温方案.为了模拟LED芯片的发热,制作了模拟芯片热源,并对实验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分析.通过实验研究了加热功率、充液率和工质对平板热管传热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此平板热管具有良好的均温特性.在所测试的功率范围内,蒸发腔热阻随着功率的上升而降低.充液率方面,此平板热管的最佳充液率为40%.在测试的3种工质中,去离子水的传热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85.
为获得均布载荷下简支圆板极限载荷统一解析解,以最小势能原理、刚塑性第一变分原理以及统一屈服准则(unified yield criterion,UYC)比塑性功进行联合解析.获得的解析解为圆板半径a、材料屈服极限σ_s、板厚h以及屈服参数b的函数.由该解可导出Tresca解、Mises解、双剪应力屈服(twin shear stress,TSS)解.与传统的Tresca解析解及Mises数值解比较表明:获得的TSS解和Tresca解分别为计算结果的上下限,该Mises解析解与传统的Mises数值解基本一致,二者误差仅为4.2%.分析表明:随着圆板厚度减小,挠度增加;圆板半径增加,极限载荷增加.  相似文献   
986.
为了研究钢管混凝土柱在偏压荷载下的力学性能,对已有的偏压荷载钢管混凝土柱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分别模拟了同等条件下钢管混凝土柱和钢筋混凝土柱的受力性能,对比分析了它们的破坏形态、承载力、挠度变形等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钢管混凝土柱比钢筋混凝土柱更具有延性,钢管混凝土柱轴力比钢筋混凝土柱高约25%,弯矩高约40%;最大荷载时,钢管混凝土柱跨中截面的挠度为钢筋混凝土柱的1.67倍,极限荷载时为2.30倍;钢管混凝土柱和钢筋混凝土柱承载力随着偏心率的增大而减小,与构件性质无关.长细比对构件破坏性质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87.
针对独立自励异步发电机(SEIG)加载后电压和频率聚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带储能装置的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对其进行并联补偿,以维持负载后机端电压和频率的稳定.基于自然坐标系的控制策略,实现STATCOM有功和无功的解耦控制,达到稳压稳频的目的.为了减小不对称负载电流对发电系统造成的危害,在三相参考电流中注入定子电流负序分量加以抑制.该控制策略在d SPACE+Quanser8实验平台上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控制策略能有效提高异步发电机的负载能力和电能质量.  相似文献   
988.
针对公交网络换乘问题,基于有向赋权图构造了公共交通换乘矩阵,设计并实现以换乘次数最少为目标的公交换乘查询算法。在此基础上,构建公交查询系统,用以完成公交线路查询、公交站点查询、公交换乘方案查询等功能。通过实际测试表明,系统能运行于基于Android系统的移动设备,为用户出行带来方便。  相似文献   
989.
为了对比纳米流体在内置扭带管中的强化传热效果,建立了以Cu-水纳米流体和水为传热介质的内置扭带强化换热管的管式换热器物理模型,采用RNG k-ε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并与实验结果对比,得到了内置扭带换热管流体流动的速度、温度、湍流强度场的分布规律及特性。比较了两种质量分数的纳米流体与水在六种不同扭转比的扭带换热管中和两种不同材质的内置扭带分别对强化传热的影响。结果表明,以Cu-水纳米流体为工质的内置扭带管的换热效果明显优于纯水;质量分数为0.8%的Cu-水纳米流体换热效果优于0.5%的Cu-水纳米流体,扭转比越小,则换热效果越好,质量分数为0.5%的Cu-水纳米流体在扭转比为2.5的内置扭带管中相对于水在光管的强化幅度为0.51;铜制扭带的换热效果优于铝制扭带。  相似文献   
990.
基于LabVIEW虚拟仪器开发工具和智能负荷控制器,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家庭的智能用电实验系统.采用Modbus-RTU协议,通过ZigBee无线通信,实现了上位PC机与下位机智能负荷控制器的通信.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操作方便,通信可靠,可实现智能负荷控制器的信息采集和远程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