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416篇
  免费   5365篇
  国内免费   3208篇
电工技术   3562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6689篇
化学工业   2846篇
金属工艺   4925篇
机械仪表   7534篇
建筑科学   7948篇
矿业工程   2149篇
能源动力   1502篇
轻工业   1173篇
水利工程   1979篇
石油天然气   2174篇
武器工业   755篇
无线电   258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037篇
冶金工业   2096篇
原子能技术   534篇
自动化技术   3504篇
  2024年   124篇
  2023年   584篇
  2022年   1096篇
  2021年   1386篇
  2020年   1441篇
  2019年   1247篇
  2018年   1248篇
  2017年   1640篇
  2016年   1830篇
  2015年   2113篇
  2014年   3119篇
  2013年   3116篇
  2012年   4072篇
  2011年   4439篇
  2010年   3289篇
  2009年   3506篇
  2008年   3262篇
  2007年   4005篇
  2006年   3486篇
  2005年   2839篇
  2004年   2373篇
  2003年   1986篇
  2002年   1639篇
  2001年   1328篇
  2000年   1226篇
  1999年   1012篇
  1998年   812篇
  1997年   727篇
  1996年   664篇
  1995年   558篇
  1994年   436篇
  1993年   312篇
  1992年   275篇
  1991年   184篇
  1990年   179篇
  1989年   139篇
  1988年   99篇
  1987年   61篇
  1986年   34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8篇
  1972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The precise representation of rigid body motions in the displacement patterns of curved Timoshenko–Mindlin (TM) shell elements is considered. This consideration requir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rain–displacement relationships of the TM shell theory with regard to their consistency with the rigid body motions. For this purpose a refined TM theory of multilayered anisotropic shells is elaborated. The effects of transverse shear deformation and bending‐extension coupling are included. The fundamental unknowns consist of five displacements and eight strains of the face surfaces of the shell, and eight stress resultants. On the basis of this theory the simple and efficient mixed models are developed. The elemental arrays are derived using the Hu–Washizu mixed variational principle. Numerical results are presented to demonstrate the high accurac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developed 4‐node shell elements and to compare their performance with other finite elements reported in the literature. Copyright © 2002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82.
钢筋混凝土结构空间有限元分析的体梁组合单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王家林 《工程力学》2002,19(6):131-135
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空间有限元分析的体梁组合单元模型。该模型将混凝土体元内的钢筋作为能承受轴力、剪力、弯矩和扭矩的梁元,根据钢筋和混凝土在单元内的位移协调条件和虚功原理将两者组合成一个单元。体梁组合单元模型能较全面地反映混凝土内钢筋的力学效应,能适应钢筋的任意布置方式,容许用较大的单元对结构进行离散,解决了大型钢筋混凝土结构有限元分析的单元划分问题。数值算例及其与解析解的比较演示了模型的可行性和精度。  相似文献   
83.
高热流密度电加热元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贵勤 《核动力工程》1989,10(6):51-55,F003
本文论述了用于液态金属钠热工水力性能研究的高热流密度模拟电加热元件的结构特点、材料选择、热电偶设置及其他与棒束传热实验研究有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4.
定向探测引信技术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提高引信与战斗部配合效率出发 ,根据定向战斗部的战术技术性能 ,介绍了一种能够识别弹体周围 4个方向目标的定向探测引信 .分析了定向探测器的工作原理和目标方位识别的关键技术 ,并对探测天线的设计做了详细的分析和计算 .  相似文献   
85.
文中建立了套管、水泥环和地层互作用的弹塑性的有限元力学模型,用MSC.Marc软件的高度非线性功能对本文的复杂力学系统进行了一系列的计算机仿真模拟研究,为复杂地层套管破坏机理研究提供了简便,可行的方法。本方法可以反推地层载荷,为复杂地层套管破坏的预防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6.
在某砌石双曲拱坝施工中,由于施工放样的错误,使已建拱坝坝轴线偏离了设计坝轴线,为此需要重新调整拱坝体型。根据已建成的拱冠梁上游面曲线重新确定新的曲线方程,待建部分用新的曲线方程延伸,经空间有限元的应力变形分析,认为调整后的拱坝体型可行。现已付予实施。  相似文献   
87.
In order to develop a new type of contact cable with high strength and high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Cu-Cr alloy series were selected as materials and Cu-Cr alloy castings were produced by means of directional solidification continuous casting (DSCC) proces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ibrillar strengthening phase, 13-Cr, orderly arranges among the copper matrix phase along the wire direction; and a microstructure of in-situ composite forms, which retains the basic property of good conductivity of the copper matrix and meanwhile obtains the strengthening effect of [3-Cr phase. The production technology as well as the mechanical property, electrical property, and synthetic property of the in-situ composite contact cables wa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88.
研究了用光漂白的方法制备PMMA/DR1聚合物非线性定向耦合器,提出了一种容易的制备方法来得到要求的耦合长度.测量了材料的光学非线性对定向耦合器两臂透过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由于光学非线性,耦合器的耦合长度随着入射光强度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89.
对HP700圆锥破碎机的主要部件动锥建立了有限元分析模型,用ANSYS软件对动锥进行了有限元强度和刚度分析,结果输出了动锥分布及变形图,对圆锥破碎机的结够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0.
本文研究大长径比自旋弹箭在飞行时横向振动的自振特性。本文将转子动力学应用于弹道学 ,采用有限元法 ,建立自旋弹箭横向振动自振特性方程。同时给出了计算方法。利用该方程和该方法 ,开发了相应的计算程序。通过数值计算 ,可给出细长旋转弹箭飞行时的进动转速和临界转速 ,以及相应的位移和角度振型。利用该程序 ,进行了实例计算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