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5篇
  免费   150篇
  国内免费   145篇
电工技术   16篇
综合类   307篇
化学工业   36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7篇
建筑科学   953篇
矿业工程   276篇
能源动力   37篇
轻工业   45篇
水利工程   482篇
石油天然气   9篇
无线电   28篇
一般工业技术   73篇
冶金工业   50篇
自动化技术   279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87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128篇
  2013年   121篇
  2012年   136篇
  2011年   194篇
  2010年   112篇
  2009年   168篇
  2008年   138篇
  2007年   123篇
  2006年   124篇
  2005年   109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96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5 毫秒
91.
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太平湾水库淹没区农业生态系统现状结构组成特点的分析,以便为该地区进一步构建合理的农业生态系统结构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从该地区系统的构成、系统的能流结构、土地利用结构、产值结构分析四个方面进行研究,通过投入一产出模型及灰色关联模型运用,得出该地区现阶段在能流结构及十地利用结构等方面存在不合理性,表明该地区目前生态系统整体功能不强,亟待改进。  相似文献   
92.
徐州市城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卫星遥感动态监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运用1987,1994和2000年三期卫星遥感TM图像,结合Matlab软件技术,编制了相应时期徐州市城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图,土地利用类型分为建成区、耕地、林地、水体、塌陷地和其他土地等6类;提取了土地利用结构转移变化的矩阵信息;综合分析了土地利用结构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徐州城市扩展迅速,建成区在不断扩大,2000年建成区是1987年的2倍多;城市扩展占用的耕地和林地数量大,特别是耕地,而且建成区一旦形成就难以逆转。  相似文献   
93.
在中国科学院三江平原湿地生态试验站综合实验场对3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0~25cm)作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理化性质有明显差异。随着开垦时间的增加,土壤容重和比重显著增加,土壤孔隙度、田间持水量和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却在不断变小,大部分土壤养分含量也明显降低。有机质含量在开垦7年后下降了69.51%,15年后下降了72.96%,土壤全氮分别减少了58.59%和63.34%,有效氮减少了55.78%和75.31%,有效磷分别减少了45.67%和49.9%,有效钾则减少了43.71%和42.87%;然而,湿地开垦为农田后全钾略有增长。弃耕5年后,土壤的性质有所恢复,土壤有机质含量比开垦15年的土壤增长了53.13%,全氮增长丁23.16%,有效氮增长了139.61%,有效磷、有效钾分别增长了14.19%和9.62%。  相似文献   
94.
《Planning》2014,(25):55-56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土地越来越成为民众所关心的问题。住房用地的不断增加,土地沙化,环境污染……越来越造成土地资源的严重紧缺,土地问题早已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如此严谨的形式下,我们(特别是土地资源管理者),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合理规划和利用土地资源,严格遵守土地法,缓解土地资源紧缺现状。  相似文献   
95.
《Planning》2014,(14)
青海高原东部湟水谷地是区域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重点区域,也是生态环境治理的主要区域,以平安县为例,基于Landsat TM/ETM+/OLI遥感数据,运用群智能分类算法,分析了1995—2013年县域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近18年来在退耕还林和生态保护建设工程的推动下,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林地面积增加,并得到有效保护;快速城镇化、新型工业化的发展,以及基础设施的改善导致建设用地逐年增加;与此同时该区域有限的耕地面积的持续减少,耕地保护与质量提高任务逐步加重。受退耕还林和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影响,2001―2009年期间土地利用动态度最大。  相似文献   
96.
《Planning》2014,(6)
城中村的土地利用效率低下是我国城镇化过程中逐渐凸显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城乡二元结构的机制下,城中村的土地合理集约利用对加快城镇化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下牛村为例,通过对城中村土地利用现状的综合分析,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率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7.
武黄武冈城际轨道在葛店南站并线汇入,武汉地铁11号线延伸至此,鄂州葛店新城CBD发展迅速,通过对其规划方案介绍,探讨城际轨道交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体现"公共交通导向"的新区规划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98.
土地利用数据建库的总体流程中,质量检查是土地调查工作的重中之重,是保证数据真实性、有效性和准确性的重要手段。本文研究了利用遥感影像和已有土地利用数据库进行土地利用数据检查的方法,根据影像判读地类和数据库中地类的不同,分析疑问图斑类型,并对各种疑问图斑类型的情况进行分析对比。  相似文献   
99.
为了弥补传统基于BP神经网络的GeoCA模型无法兼顾土地利用变化空间分布的缺点,在传统BP神经网络的基础上,添加空间分布集中度约束建立了GeoCA模型,对城市土地利用变化进行预测,在保证土地利用类型转化概率精度的前提下,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土地利用变化预测。  相似文献   
100.
本篇文章分析了基于GIS系统的比例尺为1:10000和比例尺大于1:10000的土地利用数据建库模式并进行对比,从而加深对土地利用数据库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