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8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0篇
电工技术   125篇
综合类   34篇
化学工业   16篇
金属工艺   4篇
机械仪表   121篇
建筑科学   11篇
矿业工程   22篇
能源动力   142篇
轻工业   10篇
水利工程   28篇
石油天然气   8篇
武器工业   10篇
无线电   11篇
一般工业技术   30篇
冶金工业   5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3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由于矿用对旋式轴流风机小流量工况下出现的非稳定工作特性,由此带来的缩小了风机的安全可靠运行区域,严重时可能会引起设备的损坏。本文通过对矿用对选轴流风机的内部流场进行模拟仿真,分析了在风机失速工况下存在的一些基本特征变化,该方法可以解释风机在非稳定工况下流场的异常现象,其结果可为监控风机的可靠运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2.
The unsteady inner flow structure of a single-stage axial flow compressor under the coexisting conditions of surge and rotating stall was experimentally investigated via detailed measurements of the unsteady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internal flow velocity fluctuations. The main relevant feature of the tested compressor is a shock tube with a capacity tank connected in series to the compressor outlet through slits and a concentric duplex pipe: surge and rotating stall can both be generated by connecting the shock tube. Research attention is focused on the unsteady behavior of a rotating stall during the surge cycle. The size of the rotating stall cell during the recovery process of an irregular surge cycle was experimentally determined by the circumferential flow velocity fluctuations ahead of the rotor blade.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the size of the rotating stall cell at the switching point of the performance curve between large and small cycles is considered to be the key parameter in determining the following surge cycle. In addition, the surge cycle is largely influenced by the unsteady behavior of the rotating stall cell.  相似文献   
103.
邹琳 《流体机械》2012,(3):27-31
采用大涡模拟湍流模型对前后缘波浪型结节改形风机翼型在雷偌数5×104下不同攻角的流动控制机理进行了数值研究。研究表明:相比于标准直翼型NACA0012,改形风机翼型在失速区得到了更平缓的升力曲线。在小攻角(α<12°)工况下,改形翼型的升力系数稍小,然而当攻角(α>12°)时,其升力系数明显提高,最高可达37%。改形翼型由于其前后缘沿展向呈正弦波浪型变化,在不同截面处的呈现出明显不同的尾迹结构,从而导致其表面自由剪切层发生扭曲。这种三维涡在其产生、发展以及推移过程中的相互作用,使得其三维尾迹涡结构在失速区能得到很好的控制,从而达到延迟流动分离及减小失速影响的目的。深入研究前后缘波浪型结节改形风机翼型尾迹结构的流动分布及物理特性等,对于揭示前后缘结节改形风机翼型流动控制机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4.
1台使用了8 000 h的小松PC200-7型挖掘机,工作中出现整机速度较慢,且工作1 h后还常出现发动机失速(俗称"憋车")现象。初步推断故障原因可能是:主溢流阀出现故障;PPC阀(比例压力控制阀)压力较低;LS阀(主泵压力感知阀)或PC阀(主泵压力和排量调节阀)调整不当或失效;主泵伺服阀活塞节流孔堵塞或卡滞;液压泵内部缸体、柱塞磨损较重,内泄量较大。  相似文献   
105.
风力发电机的碳管是叶尖扰流器和叶片主体的连接轴,现场维护工作中发现风力机气动刹车的碳素纤维管失效事故日益增加。从理论上调查碳管折断的影响因素,并通过GH Bladed对一台800kW的发生过失效事故的机型进行验算,验算结果证明,动态失速和叶尖扰流器的转动速度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6.
喘振现象常见于大型轴流风机、离心压缩机等,但纺丝冷却空调因其系统的特殊性,送风机喘振现象偶有发生。根据风机失速机理,结合纺丝冷却空调系统的特点,分析了喘振的成因,提出了喘振问题的预防与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7.
基于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对某电站轴流风机旋转失速工况下的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基于有限元分析方法结合流固耦合理论,利用Ansys软件对旋转失速工况下的风机叶轮进行流固耦合研究.结果表明:风机进入旋转失速状态后,叶轮内存在一个与叶轮旋转方向相同的失速团;叶轮的等效应力分布主要受离心力载荷的影响,旋转失速对叶轮等效应力分布的影响较小,叶轮的最大等效应力小于材料的屈服强度,未达到屈服状态;气动力载荷对叶轮的总变形量有显著影响,旋转失速发生后,失速团中心所在区域的总变形量最大,较设计工况下增大了72.2%.  相似文献   
108.
本文针对大唐华银金竹山火力发电分公N600MW机组一次风机多次发生的失速事件,对失速时现象,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从燃料因素、设备因素、操作因素及理论等各方面阐述了一次风机失速的原因,并通过改进措施,排除隐患,使一次风机运行的可靠性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09.
由于电站常用的G4-73型离心风机在气流掠过翼型时流速较低,雷诺数与航空翼型的差异较大,因此有必要对G4-73型离心风机翼型失速性能进行研究。对翼型附近网格采用局部加密,运用FLUENT软件对不同冲角下气流的流动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发现风机叶片翼型失速发生在非工作面。通过分析冲角与分离点位置的关系,以及由失速区域的流动情况得出:为保证风机安全运行,冲角应小于-20°;大冲角的情况下,处于翼型吸力面在X方向上相对翼型总弦长C的位置X/C=0.5处的漩涡最强烈,此漩涡将危及风机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10.
申强 《山西电力》2011,(5):43-45
分析了轴流风机的运行特点,指出失速和喘振是影响其安全运行的主要因素,并从理论概念和形成机理上进行了说明。根据它们的特性表现规律,明确了其区别与联系。在对可能造成失速和喘振现象发生的原因分析中,提出有效地防范措施。以某电厂现场实际事故处理为例,通过参数变化,表现出风机发生失速和喘振时的非正常工况,并总结出有针对性地调节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