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6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9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27篇
化学工业   140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8篇
建筑科学   20篇
矿业工程   4篇
能源动力   49篇
轻工业   135篇
水利工程   9篇
石油天然气   32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1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刘芬  丰平仲  朱顺妮  王博  王忠铭 《化工进展》2020,39(11):4668-4676
探究煤化工烟道气中毒性成分对微藻的影响是利用微藻固定煤化工烟道气CO2实现减排的关键。本文利用不同浓度的NaHS、Na2SO3和NH3·H2O培养Chlorella pyrenoidosaC. pyrenoidosa),以探究煤化工烟道气主要毒性成分H2S、SO2和NH3气体水溶物的毒性。实验结果表明:NaHS、Na2SO3和NH3·H2O浓度分别低于1mmol/(L·d)、40mmol/(L·d)和7mmol/(L·d)时对C. pyrenoidosa生长无抑制作用,而且Na2SO3[<40mmol/(L·d)]会显著促进 C. pyrenoidosa的生长;NaHS 添加4mmol/(L·d)时会在生长初期抑制C. pyrenoidosa的生长,NH3·H2O添加35mmol/(L·d)则会直接造成藻细胞的破碎死亡。与对照组相比,NaHS和Na2SO3浓度分别低于1mmol/(L·d)、10mmol/(L·d)时对C. pyrenoidosa的细胞成分无影响;NaHS添加4mmol/(L·d)使藻蛋白含量提高7.13%;Na2SO3添加40mmol/(L·d)使藻蛋白降低13.45%,总糖含量提高42.90%;NH3·H2O的添加会使藻蛋白含量降低,总糖含量提高。微藻生物质整体蛋白质含量较高,可作为蛋白饲料来源。研究结果表明,C. pyrenoidosa对煤化工烟道气中的主要毒性气体有较好的耐受性,利用煤化工烟道气培养微藻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92.
在固体材料表面黏附成膜是微藻细胞的一种生理特性。近些年基于微藻生物膜的生物过程,如生物膜贴壁培养和防附着技术受到了很多关注。微藻在固体材料表面的黏附受藻细胞与材料表面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影响,建立黏附强度与材料表面性质参数间的关系对于通过材料选择来强化或控制微藻生物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工作的目的是揭示和明确材料亲疏水性对微藻黏附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双酚A环氧(EP)树脂表面亲疏水改性的方法。通过将亲水性的二乙醇胺(DEA)或疏水性的聚甲基聚硅氧烷(PMHS)加入到EP树脂中反应,EP树脂表面水接触角在36.80?~98.34?范围内可通过加入不同量的DEA或PMHS实现任意可调,材料的表面水接触角与DEA或PMHS加入量之间有线性关系。重要的是这种改性方法获得的材料,其形貌、结构、表面粗糙度等表面性质几乎没有变化,从而在研究和关联微藻黏附量与材料表面亲疏水性(表面水接触角)之间的关系时可以排除亲疏水性之外的其他表面性质的影响;其次,考察了小球藻和栅藻在不同亲疏水性材料表面的黏附行为,结果表明小球藻和栅藻在亲水性和疏水性材料表面均能黏附成膜,但在亲水性材料表面黏附更多更快;建立了微藻最大黏附容量与材料表面接触角之间关联关系,表明微藻最大黏附容量随材料表面水接触角的增大而线性降低,栅藻的表面黏附容量比小球藻大。  相似文献   
93.
开发了一种基于手机的便携式藻类显微与智能识别系统,可实现水体中微藻种类和密度的现场检测。显微装置借助手机相机模块获取藻类显微图像,基于yolov5目标检测模型设计一款手机APP,调用手机拍摄的微藻显微照片进行目标藻类的识别与分析,经过训练和学习,其识别精确率可达0.94。在梯度实验中,便携式显微镜视场可见微藻数量与微藻密度有较好的线性相关性,R2为0.979。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实现水体中微藻的现场检测和水华监测,为监测水华发展状况、水华预警和微藻研究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94.
研究了几种有机碳源对Nannochloropsis sp.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Nannochloropsis sp.具有混合营养生长的能力,葡萄糖对其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乙醇对藻细胞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乙酸钠不能促进其生长,而乙酸、草酸、甘氨酸则抑制其生长.在含30mmol/L葡萄糖的培养基中培养8d后,该藻细胞生长的最大生物量干重可达550mg/L是光自养培养条件下(最大生物量干重为392mg/L)的1.4倍.通过测定该藻细胞的光合放氧速率发现,该藻细胞在自养和混养条件下,最大净光合放氧速率几乎不变,混养条件下的暗呼吸速率、光补偿点高于自养条件,而光饱和点低于自养条件.  相似文献   
95.
3种酚酸对4种水华微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定藻细胞密度,分析邻苯二酚、没食子酸和焦性没食子酸的自氧化时间,研究了此3种酚酸对水华束丝藻、颤藻、实球藻和衣藻等4种水华微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酚酸质量浓度超过3.2 mg/L时,3种酚酸对此4种微藻的生长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没食子酸和焦性没食子酸对4种微藻的抑制作用比邻苯二酚更为显著。3种酚酸的自氧化测定结果表明,没食子酸和焦性没食子酸在2 h时完全消失;邻苯二酚的自氧化时间较长,约为8 d。根据上述结果,推测此3种酚酸对4种水华微藻的抑制作用很可能与其自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96.
采用准平行光束仪对梅尼小环藻、谷皮菱形藻、钝脆杆藻、小球衣藻、镰形纤维藻、斜生栅藻、铜绿微囊藻和卵形隐藻等8种微藻进行辐射,确定剂量反应关系,研究紫外线对它们的作用效果及特点。结果表明,紫外线对梅尼小环藻、谷皮菱形藻、镰形纤维藻、斜生栅藻、铜绿微囊藻和卵形隐藻均具有一定的灭活作用,灭活率随着紫外线剂量的增加而提高,在剂量为400mJ/cm2时它们的灭活率分别为15.5%、26.9%、50.4%、6.9%、64.3%和19.8%;低剂量的紫外线对钝脆杆藻和小球衣藻细胞生长有促进作用,在剂量大于300mJ/cm2时有灭活作用,在剂量为400mJ/cm2时的灭活率分别为15.7%和6.2%。藻细胞个体大小不是影响紫外线灭活效果的原因,藻的种类、藻细胞壁的有无及其成分的不同等可能是造成不同灭活效果的原因。  相似文献   
9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工业水平不断提高,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重金属废水的排放量越来越大,使水体重金属污染越来越严重。目前,常用的重金属污染水体处理技术又存在处理成本高、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等缺点。微藻作为水体中常见的微生物,对重金属具有一定的吸附作用,利用其处理水体中的重金属具有经济、高效等特点。大量研究表明,微藻能够有效去除水体中的重金属,但温度、重金属浓度、pH值、水体中其他阳离子等因素对重金属处理效果有很大的影响。综述了微藻处理重金属污染水体的研究现状、影响因素及其去除重金属的机理,为进一步研究微藻处理重金属污染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8.
利用水网藻对微藻的抑制作用净化源水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围养水网藻并利用其代谢物抑制周围微藻的生长,同时采用人工收获水网藻的方式去除N、P等营养物质,是一种有效净化水源地水质的生态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99.
动态简讯     
王熙庭 《天然气化工》2012,(3):4+13+47+54
<正>美国-以色列公司启动印度的微藻生物柴油项目微藻基生物柴油生产商World Health Energy Holdings(WHEN)今年计划在印度启动两个工业项目,目标是2013年销售收入超2亿美元。第一个项目是与印度的Prime公司合作,养殖1 km2微藻,成本  相似文献   
100.
利用微生物生产生物燃料,其生产工艺要达到工业化生产还存在诸多问题。笔者综合叙述了发酵生产过程中遇到的生物质的预处理、生物燃料的提取纯化、微生物回收和胞内脂肪的提取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