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0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34篇
电工技术   9篇
综合类   57篇
化学工业   10篇
金属工艺   6篇
机械仪表   26篇
建筑科学   39篇
矿业工程   24篇
能源动力   6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23篇
石油天然气   23篇
武器工业   21篇
无线电   5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3篇
冶金工业   4篇
原子能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2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531.
描述移动智能网的概念、特征、体系结构和概念模型 ,介绍最新的移动智能业务及其操作原理 ,最后对移动智能网的业务建设问题进行了充分探讨  相似文献   
532.
本文全面而概要地介绍了智能网的发展动力、核心思想、基本体系结构、发展方向,旨在让读者对智能网概念有一个完整而清晰的了解。  相似文献   
533.
基于智能 CAD 系统的产品建模方法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研究了基于智能CAD系统自顶向下的产品建模方法,以胶印机凸轮连杆机构为例,以变量设计技术为基础,建立了该机构的概念模型、装配模型和零件模型。不仅实现了运动仿真、结构仿真和工作点运动规律的输出,而且,通过模型与变量、变量与变量之间的关联,建立了它们之间的设计参数双向传递机制,实现了三种模型的联动设计,为并行设计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534.
535.
为提高汉江流域的降水预报能力,利用1960~2021年的降水资料和探空资料,分析了汉江流域暴雨的区域特征,通过典型过程选取、关键天气系统辨识等方法建立了汉江流域典型暴雨的天气学概念模型。选取了2022年汉江流域上中游暴雨过程,采用天气学原理辨识中高低层关键天气系统的配置及位置进而对暴雨天气学概念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1)汉江流域上中游及汉江流域暴雨多发生在5~10月,汉江流域下游暴雨多发生在3~10月,夏季暴雨发生频率均高于秋季,且汉江流域下游暴雨及大暴雨日数最多。因此,可根据暴雨的特点将汉江暴雨划分为流域型暴雨、上中游型暴雨和下游型暴雨。(2)针对汉江流域型暴雨,建立了槽前切变低涡型、低空切变急流型、槽及两高辐合型、高空深槽型4种天气学概念模型;针对汉江上中游型暴雨,建立了低空切变急流型和两高辐合型两种天气学概念模型;针对汉江流域下游型暴雨,建立了槽前切变型、偏南气流型、槽后切变型3种天气学概念模型。(3) 2022年汉江流域上中游暴雨过程验证结果符合汉江流域上中游低空切变急流型概念模型。  相似文献   
536.
井间渗透率的确定可用于油藏描述及储层平面非均质性评价,对油田开发决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估算井间渗透率的常规方法为生产动态测试,由于操作复杂、价格昂贵,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针对该问题,利用水电相似原理,建立井间渗透率与注水量分配系数的关系式,结合能够获取注水量分配系数的容阻模型,提出一种利用注采数据估算井间渗透率的新方法。运用数值概念模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并将其应用于渤中25南油田E07井组。结果表明,油井E18方向井间渗透率估算值最大,与示踪剂监测中油井E18方向前缘推进速度最快相符,另外,该方向井间渗透率估算值为5 192×10~(-3)μm~2,与示踪剂解释结果5 616×10~(-3)μm~2基本一致。所提出的方法将容阻模型的应用范围从注水量分配系数的估计拓展到井间渗透率的估算,可更为简便快捷地研究油藏平面非均质性。  相似文献   
537.
李宏宇 《机床与液压》2023,51(19):65-71
针对机电产品普遍存在的动态需求适应性差、设计阶段离散、设计周期长等问题,在设计理论与方法论创新的基础上,应用数字孪生技术对机电产品设计阶段进行研究,提出由需求分析、概念模型演化、结构模型演化、参数模型演化、孪生模型验证组成的机电产品设计域数字孪生演化方法,在以上3个演化中分别对相关模型使用了设计-评价-反馈-迭代的优化方法。以曳引式电梯为例,在孪生模型验证过程中,使用电梯的振动数据进行对比与迭代,完成并验证了机电产品设计域数字孪生演化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