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6225篇
  免费   31496篇
  国内免费   20210篇
电工技术   51218篇
技术理论   11篇
综合类   47499篇
化学工业   52928篇
金属工艺   33285篇
机械仪表   66254篇
建筑科学   91529篇
矿业工程   29810篇
能源动力   17305篇
轻工业   40350篇
水利工程   35750篇
石油天然气   28445篇
武器工业   7925篇
无线电   39289篇
一般工业技术   42990篇
冶金工业   25755篇
原子能技术   5367篇
自动化技术   42221篇
  2024年   3992篇
  2023年   15335篇
  2022年   14664篇
  2021年   18297篇
  2020年   17176篇
  2019年   19684篇
  2018年   8654篇
  2017年   14755篇
  2016年   17072篇
  2015年   20757篇
  2014年   39612篇
  2013年   31679篇
  2012年   35751篇
  2011年   34423篇
  2010年   31052篇
  2009年   31767篇
  2008年   44220篇
  2007年   38354篇
  2006年   26072篇
  2005年   26540篇
  2004年   22332篇
  2003年   19064篇
  2002年   16758篇
  2001年   15129篇
  2000年   12787篇
  1999年   10843篇
  1998年   9858篇
  1997年   9300篇
  1996年   8673篇
  1995年   8031篇
  1994年   7002篇
  1993年   6112篇
  1992年   5570篇
  1991年   4886篇
  1990年   4605篇
  1989年   4547篇
  1988年   767篇
  1987年   478篇
  1986年   318篇
  1985年   232篇
  1984年   188篇
  1983年   199篇
  1982年   160篇
  1981年   102篇
  1980年   72篇
  1979年   24篇
  1965年   6篇
  1959年   14篇
  1957年   4篇
  1951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81.
针对异构计算节点组成的大规模多状态计算系统的容错性能分析问题,提出了一种计算系统容错性能的评估方法。该方法采用自定义的两级容错性能形式化描述框架进行系统描述,通过构造多值决策图(Multi-value Decision Diagram,MDD)模型对系统进行容错性能建模,并基于构造的模型高效地计算出部件故障的条件下计算系统在特定性能水平上运行的概率,减少了计算的冗余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模型的大小和构建时间上均优于传统方法。该方法的提出将对系统操作员或程序设计者具有重要意义,使其确保系统适合预期应用。  相似文献   
82.
PWR堆芯燃料组件非线性梁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描述燃料组件的非线性特性,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燃料组件横向梁模型,并引入迟滞模型,用于模拟燃料组件横向变形时的非线性效应。计算结果表明:该非线性梁模型能够更准确地获得组件的弯曲变形和受力,有助于开展燃料组件事故分析。   相似文献   
83.
84.
85.
86.
87.
88.
89.
《石油化工应用》2020,(1):123-124
中国科学家首次在实验上证实了水结冰过程中“临界冰核”的存在,并给出了“临界冰核”的尺寸和过冷温度的关系,从而证实了“经典成核理论”的预言。研究成果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低温下水结冰的现象再常见不过,但微观层面上“水变冰”的具体过程却不为人所知。近百年前,科学家吉布斯等人基于热力学原理,提出相变的“经典成核理论”,认为如水结冰这类相变需经过一个成核过程,水过冷形成小冰核,仅当形成的冰核偶然超过临界尺寸(即“临界冰核”)时,相变才能自发发生。  相似文献   
90.
不同给液方式对铜电解过程中有重要的影响,不同的循环方式会影响槽内温度分布、电解液成分及阳极泥沉降等,因此,根据铜电解生产不同情况的需要,分析对比了多种给液方式在贵冶电解车间的应用,总结了这几种给液方式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