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8篇
  免费   189篇
  国内免费   150篇
电工技术   4篇
综合类   120篇
化学工业   572篇
金属工艺   20篇
机械仪表   101篇
建筑科学   45篇
矿业工程   599篇
能源动力   19篇
轻工业   225篇
水利工程   29篇
石油天然气   232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14篇
一般工业技术   69篇
冶金工业   173篇
原子能技术   54篇
自动化技术   40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93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88篇
  2015年   96篇
  2014年   138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119篇
  2011年   133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不同织物服装的卫生性和舒适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纤维的吸湿性。纤维材料在加工、储藏和使用过程中,总是暴露于一定的湿度和温度环境中,由于许多纤维材料对湿度很敏感,因此在加工过程中它们的形状、尺寸会发生改变。另外制品的力学性能也与纤维和纱线的吸湿率成函数关系,这种情况在很大程度上  相似文献   
12.
用EXAFS方法研究了重金属Zn(Ⅱ)在δ-MnO2上吸附的微观结构及吸附机制。在pH5.50,0.1M硝酸钠介质中,吸附-解吸实验表明Zn(Ⅱ)在δ-MnO2上的吸附可逆性很高.EXAFS结果表明,δ-MnO2表面上吸附态Zn2 以六配位的水合离子八面体形式存在。八面体的水合Zn^2 离子与δ-MnO2的结构单元MnO6八面体通过共用O原子结合,形成角-角结合的弱吸附.Zn-O平均原子间距为2.071A,Zn-Mn平均原子间距为3.528A。同一条等温线上随着吸附量增加,角-角结合的弱吸附形式基本上没有变化。Zn(Ⅱ)在δ-MnO2上较高的吸附可逆性是由于吸附态Zn(Ⅱ)与δ-MnO2以弱吸附的角-角形式结合所导致的。  相似文献   
13.
14.
15.
无氰解吸工艺生产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保东 《黄金》2003,24(6):40-42
结合生产实践讨论分析了影响载金炭解吸工艺指标的主要因素,介绍了无氰解吸工艺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6.
17.
吉林油田炼油厂RFCC装置吸收稳定系统的干气中C3以上组分含量较高,损失大量的液化气,通过改造解吸塔的进料方式,吸效降低了解吸塔的温度,降低了干气中C3以上组分的含量,提高了液化气的收率,每年可增加经济效益280多万元。  相似文献   
18.
陶玉梅 《煤矿安全》2004,35(8):15-17
文章考查测定了煤钻屑瓦斯解吸指标△h2 的各个影响因素 ,并得出了其相关系数。根据其相关性推算出煤层瓦斯基础参数和临界值 ,同时提出了在瓦斯有关参数测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SMF-425树脂吸附和解吸铼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研究了SMF-425型阴离子交换树脂在弱酸体系中吸附、解吸铼的性能和机理,结果表明,[H^ ]在0.1~1.0mol/L范围内,对铼的吸附有利,吸附平衡服从Freundish吸附等温式,吸附反应吸热,温度越高越有利于吸附。每g干树脂对铼的静态和动态饱和吸附容量分别为169.31mg、175.43mg。用2mol/L硫氰酸铵作淋洗剂,流速为2mL/min时,淋洗效果较好,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黄陇煤田低阶煤甲烷解吸滞后规律并定量评价解吸滞后,采集郭家河井田3号煤层煤样(GJH3)、大佛寺井田4号煤层煤样(DFS4)与黄陵二矿井田2号煤层煤样(HL2),采用液氮吸附与等温吸附/解吸试验,分析其孔隙结构特征与吸附/解吸特征,基于Langmuir方程与热力学计算结果,定量评价解吸滞后与吸附/解吸前后吸附热差异.结果表明:(1)温度相同时,煤样吸附能力大小顺序为DFS4,HL2,GJH3,煤样残余吸附量大小顺序为HL2,GJH3,DFS4,温度对残余吸附量的影响略有区别,温度并非与残余吸附量呈线性负相关关系,因此需要综合考虑温度对解吸的影响.(2)DFS4,GJH3,HL2的解吸滞后系数为0.4~0.6,其中,20℃时HL2解吸滞后系数最大,吸附/解吸可逆性较差;GJH3解吸滞后系数最小,吸附/解吸可逆性最好;解吸滞后系数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吸附/解吸可逆性随温度升高变好.(3)解吸时的等量吸附热均大于吸附时的等量吸附热,解吸需要从体系外吸收热量,吸附和解吸过程的能量差异可能是解吸滞后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