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8篇
  免费   189篇
  国内免费   150篇
电工技术   4篇
综合类   120篇
化学工业   572篇
金属工艺   20篇
机械仪表   101篇
建筑科学   45篇
矿业工程   599篇
能源动力   19篇
轻工业   225篇
水利工程   29篇
石油天然气   232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14篇
一般工业技术   69篇
冶金工业   173篇
原子能技术   54篇
自动化技术   40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93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88篇
  2015年   96篇
  2014年   138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119篇
  2011年   133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81.
建立了一种有效的、低能耗的从梳状弱碱性(MKF-D30X)树脂上解吸丁二酸的工艺。考察了解吸剂用量(体积)、解吸温度、分段解吸及分段循环解吸对MKF-D30X树脂解吸附丁二酸的影响。结果表明,MKF-D30X树脂对溶液中的丁二酸(25 mg·ml-1)有很好的吸附作用,吸附量高达425 mg·(g干树脂)-1。当解吸温度为50℃,每个阶段用10 ml、1.0 mol·L-1 HCl解吸剂,两阶段解吸3 g吸附饱和的树脂,第1阶段解吸得到的丁二酸浓度可高达52.4 mg·ml-1,将丁二酸浓度提高到原液浓度的209.6%;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分段循环解吸,不仅可以维持第1阶段获得的高浓度丁二酸,且可同时获得第2阶段2倍收率的高浓度丁二酸,达到了高浓度、高效率解吸丁二酸的目的。另研究表明,分段循环解吸液再作为解吸剂,其中丁二酸的浓度对丁二酸解吸效果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2.
本文主要论述页岩气研究目的和意义,并对页岩气藏的基本特征进行初步分析。首先,和常规天然气藏不同,页岩气成因较为复杂。其次,对页岩气的储存机理进行了研究,页岩气的吸附过程与解吸过程对页岩气在页岩中的储存有较大影响,在温度相同时,页岩气的吸附与解析曲线不重合,且过程不可逆。再次,研究了页岩气的存在方式,主要有游离在基质中的气体,溶解在地层流体中得气体和以吸附状态存在于页岩气中的气体。页岩气以游离体态和吸附状态两种形式存在于页岩中,其中吸附状态所占比例较大,而且不同的地质条件,页岩气的存在形式不同。  相似文献   
83.
徐娜  靳菁  刘媛 《广东化工》2014,(7):14-16
砷污染是地下水污染中的严重威胁之一。菱铁矿是砷吸附材料的一种,碳酸亚铁是菱铁矿中的主要成分之一。文章将菱铁矿与Fe2O3作对照,分别进行了静态试验和动态试验,初步探究了时间、温度、pH对砷在菱铁矿中的吸附解析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Fe2O3的吸附明显比菱铁矿好;pH在2到11范围内变化时,菱铁矿对砷的吸附曲线成M形;温度在20℃到40℃范围内变化时,菱铁矿对砷的吸附没有明显的变化;随着时间的变化,在前8个小时内,菱铁矿对砷的吸附速度较快,8小时之后,吸附曲线趋于平缓,说明最佳吸附时间是8小时。在解析实验中,在0.01 mol/L到0.5 mol/L范围内,随着NaOH浓度的增大,砷的解析率逐渐增大,其中在0.5 mol/L的时候达到最大,为50%。  相似文献   
84.
《煤矿安全》2017,(12):12-15
以安徽淮北杨柳煤矿所产烟煤为实验样品,通过高压气体解吸吸附仪与煤岩体工业成分分析仪联用,探究煤体低温氧化过程中煤岩体组分的动态演变规律和煤体对甲烷解析吸附特征的演化规律。实验表明:随着煤体氧化温度的增加,内部灰分和固定碳含量基本保持不变,而水分和挥发分含量持续降低,但水分含量的减少主要集中在30~130℃,而挥发分含量的减少主要集中在130~230℃;不同氧化温度下煤体对甲烷吸附量也不同,吸附能力与氧化温度大体呈现出负相关的关系,即随着氧化温度的增加,煤体对甲烷的吸附能力逐步降低;不同氧化温度下煤体对甲烷解吸后的甲烷残存量也不同,煤体中甲烷残存量氧化温度的增长呈现出先减小后逐步增加的趋势,在氧化温度为80℃附近出现甲烷残存量最小值。  相似文献   
85.
煤层低压注气有效影响半径测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注气置换解吸煤层瓦斯来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是一种创新性的瓦斯突出防治新思维,目前正处于初始研究阶段。煤层注气半径是注气钻孔参数设计的最基本技术参数。利用流量法对新景矿煤层低压注气有效半径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注气压力为0.3 MPa时,注气有效影响半径为0.9 m。  相似文献   
86.
研究了氨基硅油TSF4708在棉平针织物和毛圈织物上的吸附和解吸动力学及其分布,并将其动力学数据和分布数据与季铵化的增强剂Magnasoft SilQ进行了对比。TSF4708的吸附与质量浓度有关。在最初200 s内,有80%的TSF4708吸附在棉平针织物和毛圈织物上。EDX映射和共聚焦拉曼光谱显示在纤维表面及纤维内部有2μm厚的高质量浓度元素硅层。阴离子洗涤剂存在下的吸附试验发现,相同条件下,TSF4708比Magnasoft SilQ解吸的量更多。  相似文献   
87.
该文叙述了一种部件精密装配后的一种安全解吸控制技术,从产品的物理特性、结构特点、精密装配后的技术状态、安全解吸技术思路及拆卸装置、配气计算、试验方法和配气的自动控制做了详细地介绍,并对安全解吸的效果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88.
采用钻屑瓦斯解吸指标膆2值方法,通过试验分析瓦斯抽放钻孔周围煤体的瓦斯流场规律,确定钻孔瓦斯抽采有效影响半径.  相似文献   
89.
《Planning》2022,(3):509-512
为了深入研究地勘环境下的煤岩瓦斯的解吸过程,有效的计算瓦斯损失量,准确测试煤岩瓦斯含量,设计制作了地勘环境煤岩瓦斯解吸过程模拟实验装置,该装置具备真空脱气、恒温控制、吸附测试、地勘环境解吸模拟等功能,可有效的开展地勘环境水、泥浆、空气等复杂介质条件下的瓦斯解吸过程模拟,对于探究瓦斯损失的补偿机制,准确测试瓦斯含量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90.
对吸附在高庙子(GMZ)膨润土上的Cr(III)进行解吸实验,研究振荡时间、解吸溶液离子强度、温度和pH值等因素对解吸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高庙子膨润土上Cr(III)的解吸过程较易发生;Cr(III)的解吸动力学过程较吸附过程慢,实验条件下解吸过程在3 h后达到平衡;当使用0.1 mol/L HCl、1 mol/L NaCl和1 mol/L CaCl 2作为解吸液时,Cr(III)的最终解吸率分别达89.4%,56.5%和77.2%;增大解吸溶液的离子浓度能够促进解吸过程的发生;pH值对Cr(III)解吸过程有重要影响;吸附/解吸过程较符合Freundlich等温模型。GMZ膨润土在处理Cr(III)废水时具有较好的再生能力,可以多次重复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