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1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10篇
化学工业   4篇
建筑科学   278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11篇
轻工业   2篇
水利工程   12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无线电   1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篇
冶金工业   1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2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81.
《建筑结构》2020,(7):8-8
2014年5月,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防震减灾技术推广委员会联合《建筑结构》期刊共同创立了《减震技术》,并邀请周福霖院士担任编辑委员会主任委员,任庆英、周云和王学东担任副主任委员。其内容主要有防震减灾的技术发展趋势、减隔震结构研究、工程设计案例、软件开发应用、产品资讯、行业规范等。《减震技术》2014年为半年刊,从2015年改为季刊。《减震技术》是《建筑结构》的副刊,随《建筑结构》正刊一起发行。  相似文献   
82.
防震减灾中的人与自然关系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忠良 《工程研究》2009,1(1):19-24
基于对目前围绕地震预报问题的公众理解的反思,本文讨论了防震减灾中的人与自然关系问题,提出应正视现阶段地震预报的困难和科学能力的限度,按照“预防为主”的现代防灾理念,学会“与地震的不可预测性共处”,从而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  相似文献   
83.
84.
张瀑 《四川建筑》2010,30(3):1-1
1976年的唐山地震将唐山夷为平地,人员死亡24万;5·12汶川地震造成了9万多的人员死亡、失踪,经济损失达8000多亿,2010年玉树地震导致了2000多人死亡。县城80%建筑倒塌。每一次灾害后,我们都努力前行,我国从1978年颁布第一部抗震设计规范以来,1989年、2001年、2008年分别进行了修订,2010年新的抗震设计规范又将诞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自然灾害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更加巨大。每一次标准的修订对于设防的目标或要求都进一步提高,它反映了社会各个方面对建筑防震减灾认识的提高。  相似文献   
85.
<正>2010年9月25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见》指出,防震减灾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要切实提高城乡建筑物抗震能力。  相似文献   
86.
钱钢 《中州建设》2009,(10):38-38
“5·12”地震距今已经一年。痛定思痛,应进行全面反思总结。其中,对震前若干年中的防震减灾工作,有必要认真“复盘”。  相似文献   
87.
本刊讯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于2009年5月1日起施行。近日,中国地震局、国务院法制办、国家发展和改革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民政部、卫生部、公安部等七部门联合召开了全国贯彻实施《防震减灾法》电视电话会议。  相似文献   
88.
《振动与冲击》2012,(23):202
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防震减灾工程技术推广委员会、西南交通大学和四川省土木建筑学会共同主办的"第七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暨纪念汶川地震五周年学术研讨会"将于2013年5月10-12日在西南交通大学召开。本次会议主题为"防震减灾的经验、技术与发展方向"。具体内容包括:(1)震害调查、分析与经验总结及发展  相似文献   
89.
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8.0级大地震,给了我们太多的震撼,太多的沉重和太多的感动。如今,地震灾害已过去一年,地震荡起的尘土已渐渐落定,灾害给我们创下的伤口在逐渐的愈合,心中荡起的情感波澜已逐渐平复。痛定思痛,在这场空前的大灾难中,还有哪些我们需要汲取的教训?在这次大地震中,防震减灾工作者承受了巨大的压力,经历了空前的考验,特别是灾区第一  相似文献   
90.
德阳市农居地震安全工程在汶川大地震中经住考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时房屋等建筑物的倒塌和严重破坏,是造成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最重要的直接原因之一。房屋等建筑物的质量好坏、抗震性能如何,直接影响到受灾的程度。2008年5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