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7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9篇
机械仪表   13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1篇
武器工业   8篇
无线电   44篇
一般工业技术   8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2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介绍了电磁式时分制头盔显示的工作原理,给出了瞄准计算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最后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改进后的效果。  相似文献   
52.
机载陀螺稳定平台控制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介绍陀螺稳定平台基本构型和惯性稳定隔离原理的基础上,简要分析了影响陀螺稳定平台稳定精度的因素,并对稳定控制回路进行了分析建模,分析了经典PID控制算法存在的不足,针对经典PID控制算法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提出了基于RBF神经网络辩识的模型参考白适应控制算法.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克服了经典PID算法存在的不足,能够...  相似文献   
53.
动载体光电平台视轴稳定精度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提出一种动载体光电平台视轴稳定精度的检测方法.介绍了光学测量原理,讨论了光电平台视轴稳定精度检测系统的实施路线,并对该系统使用的自准直光学成像系统、高速数字CMOS相机和光斑检测算法进行了研究.由安装在光电平台照准架上的平面反射镜反映光电平台视轴指向角度的变化,用高速数字CMOS相机采集图像,并通过计算图像之间归一化的...  相似文献   
54.
为了能够通过弹目视线角计算目标的有效反射面积,提出了一种弹目视线角的计算方法。首先定义两个弹目视线角,并对两视线角的含义进行了深入的描述;然后通过分析影响弹目视线角的多种因素,利用坐标转换提出一弹目视线角的计算方法;最后,通过针对导弹坐标、目标坐标及目标三姿态角对两视线角的影响进行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同时,对研究目标的有效反射面积开展,进而实现对目标的有效跟踪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5.
在室内环境下,针对传统的基于到达时间、到达时间差和信号强度的定位算法受多径和非视距的影响不能满足定位精度需要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超宽带信号,由神经网络重构出视距传播距离,再利用Taylor算法进行目标定位的方法。结果表明对于训练数据和非训练数据,该方法的定位均方根误差都在1 m以下,能有效提高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56.
两轴陀螺稳定系统中陀螺安装的几种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两轴陀螺稳定是移动作战平台保持瞄准具、火炮、雷达或通信天线等稳定常采用的一种方式。陀螺安装的方式不同,则载体姿态的角速度补偿量也不同。从稳定和测姿原理上建立了系统的数学模型,归纳出陀螺安装三种不同方法。通过移动载体卫星电视接收系统实例说明了安装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57.
Terahertz (THz) communication is being considered as a potential solution to mitigate the demand for high bandwidth.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z band is relatively different from present wireless channel and imposes technical challenges in th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communication systems. Due to the high path loss in THz band, wireless THz communication can be used for relatively short distances. Even, for a distance of few meters (>5m), the absorption coefficient is very high and henc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ystem is poor. The use of multiple antenna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has gained overwhelming interest during the last two decades.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MIMO) Spatial diversity technique has been exploited in this paper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in terahertz b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Bit Error Rate (BER) is considerably improved for short distance (<5m) with MIMO. However, as the distance increases, the improvement in the error performance is not significant even with increase in the order of diversity. This is because, as distance increases, in some frequency bands the signal gets absorbed by water vapor and results in poor transmission. Adaptive modulation scheme is implemented to avoid these error prone frequencies. Adaptive modulation with receiver diversity is proposed in this work and has improved the BER performance of the channel for distance greater than 5m.  相似文献   
58.
该文针对欠驱动无人艇的编队跟踪控制问题,考虑模型参数不确定和外界风浪流干扰的影响,设计了基于LOS的算法。首先,为了使三艘无人艇保持协同,设计了协同一致性控制算法,并且所有的跟随者之间的通信网络是无向的,保证每艘无人艇之间都能互相通信。其次,基于LOS算法,设计了偏航控制器和艏摇控制器,使得无人艇可以在洋流干扰下实现路径跟踪。针对控制器中的未知参数,设计了基于自适应算法的观测器,对未知参数进行估计。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9.
针对自主研发的危险环境消防侦察机器人展开研究。此机器人为履带式车身,装载一3自由度机械,高清侦察相机固定在机械臂末端。研究内容为在已知环境下自主规划机械臂规避障碍物,并调节相机视轴方向,实现对环境重点区域的锁定。首先对机械臂建立指数积(POE)正运动学模型,使用Minkowski和与三维凸包检测算法作为碰撞检测算法,使用蒙特卡洛方法在构型空间采样。再通过采样数据匹配末端视角方向,在末端建立虚拟连杆,使用碰撞检测算法保证实现视线无遮挡。仿真实验证明,使用此算法能够快速将相机视轴锁定至重点区域并保证无遮挡,且机械臂末端相机处于最佳位姿。  相似文献   
60.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problem of modeling and controlling pursuer convoy in three-dimensional space. The guidance laws applied for convoy, the velocity pursuit, the deviated pursuit and the proportional navigation, steer the pursuer using the rate of line-of-sight (LOS) between successive pursuers. On the basis of the differential equations for the range, the pitch angle of LOS and the yaw angle of LOS between successive pursuers, the guidance laws are proposed to derive decentralized control strategy for pursuer convoy. The results concerning the pursuer convoy are rigorously proven. Simulations are conducted to demonstrate the feasi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control strateg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