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9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7篇
电工技术   32篇
综合类   38篇
化学工业   64篇
金属工艺   10篇
机械仪表   25篇
矿业工程   4篇
能源动力   10篇
轻工业   5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武器工业   3篇
无线电   144篇
一般工业技术   69篇
冶金工业   6篇
原子能技术   5篇
自动化技术   7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81.
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ρ-t特性测试仪,研究了不同Co2O3/Co3O4掺杂量对BaCoⅢxBi1-xO3(x=0.02, 0.04, 0.06, 0.08) 和BaCoⅡx/3CoⅢ2x/3Bi1-xO3(x=0.02, 0.04, 0.06, 0.08)热敏陶瓷的物相、显微结构及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BaCoⅢxBi1-xO3和BaCoⅡx/3CoⅢ2x/3Bi1-xO3的基本相均为钙钛矿结构的连续固溶体;Co2O3/Co3O4的含量能直接影响电学性能.试样的室温电阻率ρ25和B25~85值均随着Co2O3/Co3O4的增加呈现先下降后回升的趋势;BaCoⅢ0.06Bi0.94O3陶瓷展现出较好的NTC特性,其ρ25和B25~85值分别为12.19 Ω·cm和717 K;BaCoⅡ0.02CoⅢ0.04Bi0.94O3也获得了良好的NTC特性,其ρ25和B25~85值分别为12.32 Ω·cm和1069 K.  相似文献   
82.
针对目前NTC型热敏电阻的出场量程无法满足-100℃~150℃的空间工作温度要求,提出了对MFS1-1热敏电阻在-100℃~-20℃温度范围内的阻值进行标定.采用比较试验方法动态测量B4型与MFS1-1型热敏电阻对应温度的阻值,通过最小二乘法拟合热敏电阻阻值与材料常数B值曲线方程,经过拟合值与试验值对比发现算术平均误差小于0.1%.  相似文献   
83.
利用传统陶瓷工艺制备了掺杂(Bi0.5Na0.5)TiO3(BNT),CaCO3和Mn(NO3)2的钛酸钡基无铅PTC陶瓷材料(Bi0.5Na0.5)xBa1–xTiO3-yCaCO3-0.000 2Mn(NO3)2(x=0.005,0.020,0.040,0.080;y=0,0.02,0.04,0.06,0.08),研究了BNT和CaCO3的掺杂量对所制陶瓷微观结构和导电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试样的晶格常数比c/a、居里温度tC以及室温电阻率ρ25均随着BNT掺杂量的增加而增大;CaCO3的加入能有效降低样品的室温电阻率。当x=0.080,y=0.06时所制得材料的性能最好,其室温电阻率为7×102.cm,居里温度高于150℃,升阻比(ρmax/ρmin)达到103。  相似文献   
84.
采用湿化学法制备了磷锑共掺氧化锡Sn1-3xSbxP2xO2+6(x=0.004,0.010,0.030,0.050)材料.利用XRD、SEM、电阻-温度特性测试系统和交流阻抗技术对所制氧化锡材料的物相组成、微观结构及导电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x=0.004和0.010时,所制氧化锡材料由纯四方结晶相组成,但在x≥0.030时,材料中出现了微量的P2O5和SnP2O7杂质相;所制氧化锡材料的电阻-温度特性具有负温度系数(NTC)效应,选主要是晶粒效应和晶界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最后利用能带理论对该材料的NTC导电机理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85.
传统功率模块的过温保护通常采用外置NTC热敏电阻的方式进行,当检测到温度高于过温保护点时,认为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温度过高,封锁脉宽调制(PWM)输出。该过温保护方式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两个问题:过温保护点无法根据散热条件自动调整,风机不运行或风道阻塞时可能无法有效保护功率模块。这两个问题严重影响产品的可靠性,如果不能有效解决,产品本身将会存在安全隐患。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保护策略,通过计算温度曲线斜率,判断风机是否正常运行,同时对过温保护点进行调整,通过实验验证,该保护策略效果良好,提高了产品可靠性。  相似文献   
86.
设计电池的不正确安装实验,研究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PTC)对电池安全防护行为的影响,验证了安装PTC可提高电池的安全防护。制作不同肩高的电池,研究封装肩高对电池安全性能的影响。电池肩高越低,封装压力越高,导致电池安全性能降低。通过对PTC的模拟压力实验,研究封装压力与PTC防护性能的关系,证明电池封装压力过大会导致PTC防护性能下降。优化选择实验表明,选择动作快、压力下过载防护能力强的PTC,可以应对电池的高封装压力。  相似文献   
87.
采用温度补偿技术,是提高LED照明灯工作寿命的有效措施。阐述大功率LED的温度补偿方案及温度补偿的基本原理,分别介绍了LED驱动器、HB-LED驱动控制器的温度补偿电路设计。  相似文献   
88.
马颖 《电子世界》2013,(2):39-40
Multisim仿真软件中没有热敏电阻模型,通过应用Multisim 11.0元件库中的基本电阻元件结合热敏电阻的温度特性,介绍了设置PTC、NTC的仿真近似模型的方法,将该热敏电阻模型应用于小冰箱的制冷控制电路中,对其温控系统进行了相应的参数扫描仿真分析,实现了预期的温控功能,从而验证了该模型建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89.
丁林 《电子测试》2013,(20):9-10
采用热电制冷器实现对光电探测器G5852的恒温控制,探测器内部温度由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测量。通过对热电制冷器工作原理的分析,设计了基于LT1013的线性驱动电路和基于ADN8830的PWM驱动电路,并分别对电路在设定温度为-25℃时进行了测试。  相似文献   
90.
采用磁场辅助固化工艺,制备了纳米碳包镍/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用SEM观察了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测量了复合材料的直流电学特性,考察了磁场强度、纳米粒子含量、温度对电性能的影响。在无磁场情况下固化时,纳米粒子在环氧树脂中均匀分布;而施加磁场后,纳米粒子在基体中以纤维状线性排列;施加的磁场越大,纤维组织发育得越粗壮,获得的复合材料的电阻率越小。复合材料的I-U曲线呈现非线性特征,表明电导机制依赖于导电粒子之间的隧道传递,电阻率随温度上升而下降,显示奇怪的负温度系数(NTC)效应,且可由填料含量、磁场强度调节。为解释NTC起源,提出一个修正的量子隧道模型。根据该模型,复合材料的NTC效应归因于占统治地位的电子热活化隧道传递;另一方面,环氧树脂的低膨胀率促成了这一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