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961篇
  免费   1786篇
  国内免费   1570篇
电工技术   1048篇
技术理论   6篇
综合类   2198篇
化学工业   6193篇
金属工艺   2588篇
机械仪表   1374篇
建筑科学   3068篇
矿业工程   2077篇
能源动力   3604篇
轻工业   1397篇
水利工程   3666篇
石油天然气   12913篇
武器工业   95篇
无线电   154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937篇
冶金工业   2413篇
原子能技术   520篇
自动化技术   1678篇
  2024年   62篇
  2023年   484篇
  2022年   903篇
  2021年   1144篇
  2020年   1040篇
  2019年   916篇
  2018年   794篇
  2017年   1073篇
  2016年   1222篇
  2015年   1162篇
  2014年   2112篇
  2013年   2521篇
  2012年   2898篇
  2011年   3404篇
  2010年   2469篇
  2009年   2585篇
  2008年   2366篇
  2007年   2725篇
  2006年   2733篇
  2005年   2493篇
  2004年   2117篇
  2003年   1948篇
  2002年   1575篇
  2001年   1402篇
  2000年   1170篇
  1999年   1014篇
  1998年   805篇
  1997年   698篇
  1996年   584篇
  1995年   506篇
  1994年   417篇
  1993年   214篇
  1992年   182篇
  1991年   123篇
  1990年   118篇
  1989年   102篇
  1988年   51篇
  1987年   48篇
  1986年   32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20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01.
洼60-H26水平井套铣打捞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洼60-H26井是一口中曲率水平井,设计井深1 922 m,由于地面条件的限制,设计采用三维井眼轨道。该井水平段在钻至井深1 801 m时,发生卡钻事故。在卡钻事故处理过程中,采用测卡、爆炸松扣技术取出上部钻具后,应用了不同规格的套铣管对被卡钻具进行套铣,采用间歇式套铣方式实现了大斜度井段(45°-90°)的安全套铣,采用短套铣管完成了时水平井段内φ215.0 mm稳定器的套铣,采用φ228.6 mm套铣管成功套铣水平井段被卡LWD仪器,最后通过震击器震击成功解卡。详细介绍了洼60-H26水平井卡钻事故的处理过程,分析了在水平段处理卡钻事故的难点。该井处理卡钻事故的经验,对以后水平井施工中处理井下事故、打捞贵重仪器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02.
高压对气井套管接头螺纹接触应力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高温高压气井对螺纹密封性的要求要比油井更为严格。对于高压气井中的整个管柱,每一段处于不同的力学环境中,发生泄漏的可能性也不同,因此研究压力对气井套管接头螺纹接触应力的影响,对高压气井套管的合理使用尤为重要。利用弹塑性有限元分析方法,建立了API偏梯型螺纹套管接头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气井压力对套管接头接触应力的影响,提供了研究压力对套管接头螺纹接触应力影响的方法。对于井口压力或井底压力超过34MPa的高压气井,应选用气密性良好的特殊螺纹接头,建议采用金属对金属的螺纹接头套管,以加强螺纹部位的连接强度和密封性能。  相似文献   
103.
根据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特点,从宏观性、全局性、综合性和协调性提出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和评价了中线工程对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影响、水资源优化配置与可持续利用、增强综合国力和地区竞争力、促进京津华北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进行了中线工程对宏观经济、区域经济发展,社会公平、城市化进程、改善生活质量等社会发展,以及水环境保护、生态完整性与重要敏感生态问题、移民与可持续发展等宏观影响的评价研究,提出了保护水环境、生态修复、防护与保护的战略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4.
针对目前石油钻采用清蜡绞车总体结构设计不合理以及实用性不强等技术难题,研制开发了自喷井电动清蜡绞车。该绞车的核心部件包括过载保护安全装置、牙嵌离合器轴套、自动/手动互换装置、计量装置以及密封装置。在清蜡绞车自动工作中,当清蜡刮刀遇到较大阻力时,清蜡绞车将接收到反馈信号,可实现智能停车,自动转换为手动状态,以便操作人员检查和排除故障,从而确保了操作的安全性,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1000余台电动清蜡绞车的现场应用表明,该产品可以大大降低原油的开采成本,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5.
针对目前国内小直径管井下注剂设备配套工具不完整,不能满足现场使用要求的情况,研制了井下注剂用小直径管起下装置。该装置采用可正反向旋转的液马达驱动主轴的方案,通过同步齿轮带动链条,夹紧机构使链条上的夹块夹住小直径管,由液压系统实现整个操作与控制,从而使装置上下运动。井场模拟试验表明,井下注剂用小直径管起下装置可完全满足小直径管起下作业的要求,且可避免小直径管管体的变形和损坏。  相似文献   
106.
WuM1-1羽状分支水平井充气钻井液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WuM1-1井由1口多分支水平井和1口采气的直井组成。该井斜井段短,井斜率在30°/100 m以上,主井眼和10个分支井段总进尺6182 m,98%以上在煤层中钻进,煤层脆、压实性较好,更易发生掉块。为满足钻井对井壁稳定性、润滑性、井眼净化以及煤层保护等的要求,采用钾铵基聚合物防塌钻井液进行充气欠平衡钻井,在钻进中保持钻井液有合适的粘度、切力,选用合适的注气压力和注气量以及当量钻井液密度;每钻完一个立柱坚持循环几分钟,上下划眼一次,并泵入CMC高粘钻井液,配合有效使用固控设备,尽量使井眼干净;复配使用粉末状固体润滑剂和液体润滑剂。该钻井液性能稳定,易于维护,悬浮携岩能力强,润滑性好,井眼畅通,保证了WuM1-1井安全、快速、优质施工。该井在煤层钻进中无阻卡现象,井壁稳定,没有出现井壁掉块或井垮现象,水平连通一次成功,10口分支井悬空侧钻一次成功,只用57 d即顺利完井,比该地区常规钻井快49倍。  相似文献   
107.
不稳定试井解释常见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分析以往不稳定试井解释资料,对试井解释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杜绝此类错误再次发生.建议在解释时,综合考虑其它资料信息,减少主观臆断,以期得到准确解.  相似文献   
108.
Accidents in different complex sociotechnical systems are rarely compared using the same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risk management. We conducted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wo Canadian public health disasters involving drinking water distribution systems, the North Battleford Cryptosporidium parvum outbreak in April 2001 and the Walkerton E. coli outbreak in May 2000. Both accidents resulted from a complex interaction between all levels of a complex sociotechnical system. However, the low-level physical and individual factors differed in the two cases, whereas, the high-level governmental and regulatory factors tended to be the same. These findings may have implications for the design of public policies to minimize risk in complex sociotechnical systems.  相似文献   
109.
To determine three‐dimensional fiber orientation states in injection‐molded short‐fiber composites, a 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e (CLSM) is used. Since the CLSM optically sections the specimen, more than two images of the cross sections on and below the surface of the composite can be obtained. Three‐dimensional fiber orientation states can be determined by using geometric parameters of fiber images obtained from two parallel cross sections. For experiments, carbon‐fiber‐reinforced polystyrene is examined by the CLSM and geometric parameters of fibers on each cross‐sectional plane are measured by an image analysis. In order to describe fiber orientation states compactly, orientation tensors are determined at different positions of the prepared specimen. Three‐dimensional orientation states are obtained without any difficulty by determining the out‐of‐plane angles utilizing fiber images on two parallel planes acquired by the CLSM. Orientation states are different at different positions and show the shell–core structure along the thickness of the specimen. Fiber orientation tensors are predicted by a numerical analysis and the numerically predicted orientation states show good agreement with measured ones. However, some differences are found at the end of cavity. They may result from the fountain flow effects, which are not considered in the numerical analysis. © 2003 Wiley Periodicals, Inc. J Appl Polym Sci 88: 500–509, 2003  相似文献   
110.
天然气勘探开发具有高温、高压、高风险,安全技术及管理难度大等特点,通过实例分析天然气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应采取的关键安全技术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