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25篇
  免费   295篇
  国内免费   135篇
电工技术   100篇
技术理论   3篇
综合类   1083篇
化学工业   391篇
金属工艺   64篇
机械仪表   140篇
建筑科学   4395篇
矿业工程   77篇
能源动力   69篇
轻工业   550篇
水利工程   52篇
石油天然气   165篇
武器工业   6篇
无线电   187篇
一般工业技术   391篇
冶金工业   256篇
原子能技术   8篇
自动化技术   1118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108篇
  2020年   114篇
  2019年   100篇
  2018年   83篇
  2017年   105篇
  2016年   120篇
  2015年   187篇
  2014年   761篇
  2013年   411篇
  2012年   603篇
  2011年   733篇
  2010年   704篇
  2009年   748篇
  2008年   714篇
  2007年   728篇
  2006年   588篇
  2005年   401篇
  2004年   290篇
  2003年   249篇
  2002年   219篇
  2001年   179篇
  2000年   141篇
  1999年   113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9篇
  1979年   4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4篇
  1962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ways in which therapists function as attachment figures for patients. Patients in long-term psychoanalytic therapy answered questionnaires about their feelings about their therapists and their closest personal relationships. Components of attachment prominent in the therapeutic relationships were looking up to the therapist and feeling the therapist was responsive to emotional needs. Stronger attachment to therapists was associated with greater frequency and duration of therapy, a stronger working alliance, and greater security of the patients' attachment style, as well as with the gender of the patient and therapist. Using attachment theory to understand psychoanalytic relationships emphasizes the unique importance of a therapist to a patient and can offer new perspectives on both therapeutic and attachment processes. (PsycINFO Database Record (c) 2010 APA, all rights reserved)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讨论现代箱包设计的风格定位及其流行趋势。  相似文献   
13.
根据石河子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居住建筑发展的历史,为当地设计了功能较全,布局合理,实用性强的住宅楼。通过设计实践对住宅设计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4.
Olsen is right to note what can be done with a good theory and the right machine. His particular theory, however, is not transferable to literary studies. If we need a new model, I would suggest that cognitive science can provide a few interesting ones. I have begun to do some work based on David Marr's VISION, in which he hypothesizes two levels of processing within the visual module. My speculation has been on the parallel existence of distinguishable levels of conceptual or language organization which would correspond to the viewer and object centered perspectives Marr describes for vision. I propose to explore the possibility that we may find here the model for the existence of stylistic individualism within overarching historical stylistic generalizations, and even more, that this may be what feminists are searching for when they try to resist being coopted by the masculine language of objectivity. Ellen Spolsky teaches English literature and literary theory and is the Director of the Lechter Institute for Literary Research at Bar-Ilan University, Israel. Her latest book is Gaps in Nature: Literary Interpretation and the Modular Mind(SUNY Press, 1993).  相似文献   
15.
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美学批评方法 ,结合多种批评理论 ,对《太阳之歌》诗集进行全面、系统、多角度的读解 ,肯定了它的艺术成就 ,指出它是现实主义的绚丽花朵  相似文献   
16.
简述土壤源热泵基本工作原理、埋管形式、优势及实用性,工程实例介绍北京九华山庄二期土壤热泵系统的设计、施工、调试情况,阐述了选择复合式系统的理由。  相似文献   
17.
再论异重流和均质流动的一些相似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振国 《水利学报》2007,38(2):129-135
在对上层静止下层流动的异重流和均质明渠流之间相似关系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将这一成果推广,给出了上层流动下层静止的异重流和均质明渠流之间的一些相似关系,并将结果应用于二维重叠式排取水口的水深计算,结果与前人的实验一致。考虑到实际的重叠式排取水口都是三维的,所以本文利用前人的实验结果,进一步给出了三维重叠式排取水口高度及水深的计算方法,所得结果揭示了排水口温差水跃的形成机理和形成条件。  相似文献   
18.
剖析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中的突出问题。提出“推进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运用市场经济原则经营运作是重要途径;加强对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监督管理是关键;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企业内部权力制衡机制是重要基础”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自现代主义建筑艺术创作理论之后,建筑创作表现出一直被怀疑为某种程度的哗众取宏。在这些繁杂的理论争论中,我们面临着如何迈向21世纪新历程的挑战?如何面对电脑、信息和新技术的冲击,避免建筑创作中人的主创作用的消蚀,是建筑创作迈向21世纪的重要课题。本篇文章主要从建筑艺术哲学角度,分析了当今建筑创作的现状和特征,提出没有任何规范约束的个性创作自由,将使21世纪建筑创作思维充满活力与生机。  相似文献   
20.
我国建筑涂料技术进步简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以下诸方面简述我国建筑涂料的技术进步:⑴新品种涂料的研制开发;⑵加强对配套材料及施工技术的研究;⑶超细填料在涂料中的应用;⑷计算机自动配色技术;⑸产品标准的修订;⑹建筑涂料的实用范围扩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