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883篇
  免费   4518篇
  国内免费   1669篇
电工技术   1057篇
综合类   8345篇
化学工业   4889篇
金属工艺   1120篇
机械仪表   1302篇
建筑科学   32252篇
矿业工程   2000篇
能源动力   697篇
轻工业   949篇
水利工程   5023篇
石油天然气   743篇
武器工业   266篇
无线电   1254篇
一般工业技术   3549篇
冶金工业   1118篇
原子能技术   219篇
自动化技术   2287篇
  2024年   100篇
  2023年   394篇
  2022年   1096篇
  2021年   1318篇
  2020年   1345篇
  2019年   969篇
  2018年   1045篇
  2017年   1376篇
  2016年   1574篇
  2015年   1936篇
  2014年   3956篇
  2013年   2883篇
  2012年   4434篇
  2011年   4868篇
  2010年   3710篇
  2009年   4392篇
  2008年   4144篇
  2007年   4941篇
  2006年   4038篇
  2005年   3537篇
  2004年   2723篇
  2003年   2429篇
  2002年   2050篇
  2001年   1660篇
  2000年   1388篇
  1999年   1067篇
  1998年   753篇
  1997年   742篇
  1996年   488篇
  1995年   381篇
  1994年   310篇
  1993年   221篇
  1992年   187篇
  1991年   135篇
  1990年   100篇
  1989年   87篇
  1988年   92篇
  1987年   55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9篇
  1980年   43篇
  1979年   9篇
  1975年   4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3 毫秒
51.
纤维混凝土在水工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士恩  申永坚 《人民珠江》2002,(2):23-26,32
概述改性混凝土垢发展情况,介绍纤维混凝土在国内外水工建筑物上的应用实例,提出钢纤维增强钢筋混凝土水工建筑结构强度计算方法。包括受弯构件正截面强度,斜截面抗剪强度的计算;重点介绍了网状钢纤维增强混凝土(FOC)在水工建筑物上的应用,包括在渡槽,闸门,小型拦河坝,轻型岸型等工程上的应用实例,T新梁正斜截面的强度计算,板材承载力计算的方法。  相似文献   
52.
混凝土渠道糙率原型观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糙率是渠道水力设计的关键技术参数之一,其值的准确选取决于已建工程原型观测成果的类比。选择3条不同衬砌特性的混凝土渠道进行糙率原型观测,对观测方法及步骤做了较详细描述;计算出了3条渠道的糙率,对其存在误差进行了分析探讨,可为今后进一步开展相关课题研究积累经验并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53.
钢纤维喷射混凝土作为面板材料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孙役 《水力发电》2002,(10):33-35
钢纤维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型增强材料,以其较好的受力变形特性在水利水电,交通,海岸防护,港口及军事等诸多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针对混凝土面板堆石坝面板的受力变形特点,为改善水布垭面板堆石坝面板的受力条件,提高其防渗能力,同时方便施工,现提出采用钢纤维喷射混凝土作为水布垭面板堆石坝面板材料的新构想,并通过对钢纤维喷射混凝土的物理力学特性及堆石坝面板受力变形进行分析,为钢纤维喷射混凝土在水布垭面板堆石坝面板中的实际应用提出了建议方案。  相似文献   
54.
文中介绍了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的概念、优越性,并结合山西省万家寨联接段引黄工程的实际施工,总结出了穿越各种地下管线的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55.
56.
温度场有限元分析的接缝单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朱伯芳 《水利水电技术》2005,36(11):45-47,61
目前混凝土坝的仿真分析正从单坝段仿真向全坝仿真发展,因而需要采用接缝单元,笔者给出三种温度场接缝单元的计算模型:有限厚度接缝单元、近零厚度接缝单元及简化接缝单元.  相似文献   
57.
尼尔基水利枢纽工程主坝为碾压式沥青混凝土心墙砂砾石坝(导流明渠段采用浇筑式沥青混凝土心墙),此种坝型在我国北方寒冷地区是首次采用。通过对原材料、沥青混凝土制备和现场铺筑的质量控制,经采用无损检测和钻孔取芯样对成墙质量的检验,工程优良率达到100%,并创造了多项国内施工记录,为国内沥青混凝土心墙施工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58.
文章在通过对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对在界河倒虹吸施工中预应力混凝土裂缝所采取的预控措施。  相似文献   
59.
A lubrication-flow model for a free film in a corner is presented. The model, written in the hyperbolic coordinate system ξ = x 2y 2, η = 2xy, applies to films that are thin in the η-direction. The lubrication approximation yields two coupled evolution equations for the film thickness and the velocity field which, to lowest order, describes plug flow in the hyperbolic coordinates. A free film in a corner evolving under surface tension and gravity is investigated. The rate of thinning of a free film is compared to that of a film evolving over a solid substrate. Viscous shear and normal stresses are both captured in the model and are computed for the entire flow domain. It is shown that normal stress dominates over shear stress in the far field, while shear stress dominates close to the corner.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October 2005 with corrected page numbers.  相似文献   
60.
Corner detection is a low-level feature detection operator that is of great use in image processing applications, for example, optical flow and structure from motion by image correspondence. The detection of corners is a computationally intensive operation. Past implementations of corner detection techniques have been restricted to software.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n efficient very large-scale integration (VLSI) architecture for detection of corners in images. The corner detection technique is based on the half-edge concept and the first directional derivative of Gaussian. Apart from the location of the corner points, the algorithm also computes the corner orientation and the corner angle and outputs the edge map of the image. The symmetrical properties of the masks are utilized to reduce the number of convolutions effectively, from eight to two. Therefore, the number of multiplications required per pixel is reduced from 1800 to 392. Thus, the proposed architecture yields a speed-up factor of 4.6 over conventional convolution architectures. The architecture uses the principles of pipelining and parallelism and can be implemented in VLS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