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53篇
  免费   799篇
  国内免费   302篇
电工技术   1298篇
综合类   769篇
化学工业   254篇
金属工艺   175篇
机械仪表   402篇
建筑科学   2145篇
矿业工程   235篇
能源动力   202篇
轻工业   106篇
水利工程   347篇
石油天然气   242篇
武器工业   32篇
无线电   603篇
一般工业技术   379篇
冶金工业   263篇
原子能技术   25篇
自动化技术   1077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96篇
  2022年   217篇
  2021年   257篇
  2020年   244篇
  2019年   174篇
  2018年   150篇
  2017年   204篇
  2016年   249篇
  2015年   267篇
  2014年   481篇
  2013年   367篇
  2012年   579篇
  2011年   638篇
  2010年   487篇
  2009年   506篇
  2008年   494篇
  2007年   549篇
  2006年   434篇
  2005年   431篇
  2004年   306篇
  2003年   282篇
  2002年   248篇
  2001年   188篇
  2000年   156篇
  1999年   119篇
  1998年   83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6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 毫秒
91.
高速公路施工区车辆强制换道耗时生存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高速公路施工区车辆强制换道行为及其影响因素,采用生存分析中的半参数分析方法建立强制换道耗时的乘法风险率模型.通过无人机拍摄采集高速公路施工区的车辆换道耗时及其影响因素数据,最终确立换道耗时Cox比例风险模型,对换道耗时数据进行Cox回归建模分析.结果表明:近77%的换道车辆在10 s内完成换道;小型车和中型车经养护施工区的换道耗时未发现显著性差别;对于相同的换道耗时,平峰期的累积生存率明显低于高峰期和过渡时期,而高峰期的累积生存率最高.建立的强制换道耗时生存模型可有效的定量分析车型和交通时段对高速公路施工区车辆换道行为的影响,可为高速公路施工区交通管理控制及车辆换道行为建模及仿真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2.
装配式套筒连接CFST柱-RC梁节点抗震性能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结合装配式节点和钢管混凝土(CFST)柱-钢筋混凝土(RC)梁节点各自优点,提出新型装配式套筒连接CFST柱-RC梁节点.为探讨该类节点抗震性能,对8个足尺劲性装配式套筒连接CFST柱-RC梁节点进行了低周往复荷载试验研究,考察了柱轴压比、梁柱连接角度(45°、90°)、梁柱位置(中间节点、边节点)对该类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对节点破坏形态、失效机制、滞回性能、骨架曲线、位移延性和耗能能力进行分析.采用ABAQUS程序建立节点的精细有限元模型,验证了其正确性.研究表明:该类节点具有"强钢管混凝土柱-弱钢筋混凝土梁"、"强节点-弱构件"的理想失效机制和较高承载力,试件加载至3~4.5倍屈服位移时因套筒位置附近纵筋拉断而破坏;节点耗能能力较强,变形能力较好,45°节点的平均位移延性系数3,90°节点的平均位移延性系数4.  相似文献   
93.
为了得到准确可靠的阀厅连接金具温升模型,运用模糊系统结合蚁群算法的方法进行建模。在分析基本蚁群算法与梯度下降法优缺点的基础上,将两种方法结合形成改进蚁群算法,即在基本蚁群算法基础上应用梯度下降算法。通过试验得到的训练数据分别用基本蚁群算法、梯度下降算法、改进蚁群算法训练模糊系统,改进蚁群算法的收敛效果优于其他两种方法;通过试验得到的测试数据对4种方法所得的模型进行测试,由改进蚁群算法训练模糊系统所得模型的测试效果是最好的。结果表明,若能通过试验得到足量训练数据,用改进蚁群算法训练模糊系统的方法对阀厅连接金具的温升进行建模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4.
摘要:针对喷涂机器人在大曲率组合曲面的面片上喷枪轨迹间的组合与连接问题,结合曲面拟合理论与喷枪建模方法,建立喷枪轨迹优化模型,提出一种满足大曲率组合曲面上喷枪轨迹首尾衔接的算法程序。首先,基于曲面拟合理论将大曲率组合曲面转换为自然二次曲面面片组合,建立涂层增长模型,对组合曲面上不同类型自然二次曲面面片交界处的喷枪轨迹进行优化;其次,基于该模型运用交换子和交换序列的思想,设计出实现喷涂大曲率组合曲面的喷枪轨迹组合与连接的新算法,并编写相应的算法程序,实现喷涂轨迹的全局优化;最后,通过某一种汽车外壳的喷涂实验,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算法程序的可行性,实现了对大曲率组合曲面的连续性喷涂。  相似文献   
95.
基于集对分析联系数的合肥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科学指导合肥市水资源综合规划与管理,在综合分析水资源承载力与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系统相互关系的基础上,从支撑力、压力、调控力子系统选取13项指标,建立合肥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集对分析联系数评价模型对合肥市2011-2016年水资源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合肥市2011-2015年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等级为3级,2016年为2级,整体形势严峻,承载能力较差,但已有所改善,发展趋势良好;运用减法集对势理论,确定指标人均水资源量、产水模数、植被覆盖率、人口密度、水资源开发利用率、生态用水率是导致合肥市水资源承载力不足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6.
悬臂梁段不同拼接方式下延性节点静力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装配式钢结构的抗震问题,提出3种适用于模块化装配式钢框架的带Z字形悬臂梁段拼接的梁柱节点,通过拼接区的滑移或者削弱梁段的塑性变形实现节点良好的延性性能.为减少强震作用对梁柱连接焊缝的破坏,对3种不同的节点提出了各自的抗震设计要求.在对3组试件进行足尺静力试验的基础上,对节点进行了单调加载有限元分析.获得了节点的弯矩-转角曲线以及节点的破坏模式,并和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得到了接触面摩擦力和螺栓拉力的变化规律.通过推导的简化计算公式对节点的初始转动刚度、滑移荷载和屈服荷载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节点静力加载的破坏模式为靠近拼接区域的悬臂梁下翼缘或者削弱梁段单独或者同时发生较大的局部屈曲变形,节点在破坏前经历了充分的塑性变形,属于延性破坏,3种试件都有良好的延性性能和塑性转动能力.节点简化计算公式得到的结果和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97.
根据实际运行中发生的一起导致主变差动保护动作的故障,分析了不同接地情况下对小电流接地系统运行的影响,给出了线路电流互感器不完全星形接线时,互感器中性线断线对线路保护的影响,对调度和变电运维人员处理相关异常情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8.
新型PEC柱-钢梁端板连接组合框架层间抗震机理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良好的抗倒塌性能是维系结构在大震下的必要整体性、实现“大震不倒”抗震设防水准的关键所在。为研究新型卷边PEC柱-钢梁外伸端板连接组合框架结构的层间抗震机理,按1:2缩尺设计了1榀组合框架层间子结构模型试件并进行水平低周往复荷载试验。基于试验现象和测试数据,分析了试件结构的破坏过程与破坏模式、滞回特性、刚度退化、耗能能力、变形模式等抗震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试件结构最终破坏模式为端板附近梁截面充分屈服形成塑性铰的理想塑性破坏机构;试件整体与层间位移延性系数μu=3.74和最大等效黏滞阻尼系(ζeq)max=0.325,具有良好抗震延性和耗能能力;试件结构整体性好、水平抗侧刚度沿高度分布均匀,水平位移分布规律表现为理想的倒三角弯剪型变形模式;试件结构整体与层间侧移和节点转角均超过大震层间侧移限值1/30,即试件结构具有良好的抗倒塌能力。  相似文献   
99.
针对复杂自由曲面中直纹组合曲面上喷涂机器人喷枪轨迹优化及轨迹连接问题,基于曲面面片造型与智能算法理论,建立了喷枪轨迹优化数学模型,提出一种满足直纹曲面上喷枪轨迹首尾衔接的算法程序。首先,通过曲面特征定义直纹曲面,并对直纹曲面造型处理后建立复合喷涂直纹圆弧面片的喷枪数学模型;其次,选择直纹组合面片交界处的喷枪轨迹为优化对象,依据该模型对直纹曲面及直纹组合面片上的喷枪轨迹进行优化,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最后,依据轨迹优化模型,设计算法程序并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该算法程序的可行性与优越性,实现了对直纹组合曲面的连续性喷涂。  相似文献   
100.
为解决实际工程中GFRP管长度不足的问题,需要将两个或两个以上GFRP管拼接起来,并保证拼接处的力学性能,设计了基于钢筋、钢板锚筋及钢管连接件的拼接GFRP管钢筋混凝土试件,并通过试验,研究了拼接GFRP管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当加载到35%Pu(极限荷载)左右时,在GFRP管的表面出现白纹;当加载到65%Pu左右时,GFRP管开始产生套箍约束作用,继续加载,套箍约束作用继续存在.拼接试件的破坏以GFRP管的断裂为标志,破坏发生在距构件端部250 mm处,而对比试件的破坏发生在沿试件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试验所设计的3种连接方式均能够保证拼接GFRP管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试件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