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04篇
  免费   925篇
  国内免费   719篇
电工技术   302篇
综合类   1231篇
化学工业   399篇
金属工艺   319篇
机械仪表   940篇
建筑科学   2529篇
矿业工程   568篇
能源动力   222篇
轻工业   134篇
水利工程   675篇
石油天然气   1219篇
武器工业   57篇
无线电   450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16篇
冶金工业   186篇
原子能技术   77篇
自动化技术   624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206篇
  2021年   226篇
  2020年   261篇
  2019年   233篇
  2018年   225篇
  2017年   322篇
  2016年   346篇
  2015年   344篇
  2014年   517篇
  2013年   540篇
  2012年   668篇
  2011年   704篇
  2010年   557篇
  2009年   590篇
  2008年   525篇
  2007年   684篇
  2006年   614篇
  2005年   534篇
  2004年   425篇
  2003年   363篇
  2002年   323篇
  2001年   272篇
  2000年   235篇
  1999年   221篇
  1998年   184篇
  1997年   146篇
  1996年   126篇
  1995年   95篇
  1994年   76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9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5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991.
大张坨储气库储层注采渗流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大张坨地下储气库是陕京输气管道的配套工程,保障天然气的调峰需要和供气安全,是由一个正在进行循环注气开发的凝析气藏改建而成的。为了保证地下储气库的长期使用寿命,需要研究在反复强注强采过程中气层的孔渗变化情况,为此开展了不同覆压条件下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反复测试实验和气水往复驱替实验。不同覆压孔渗测试实验结果证实,在储气库运行压力变化范围内孔隙度和渗透率变化幅度不大,而且这种变化基本上是可逆的。气水往复驱替实验结果证实,在气水两相反复驱替过程中气相有效渗透率呈下降的趋势,而且随着驱替次数的增加,两相共流区缩小,残余水下的气相渗透率和残余气下的水相渗透率都呈下降趋势。因此,只要将注采井选择在气藏构造的高部位,就能控制气水两相反复驱替造成的储层渗透率降低,这样不仅能够实现少井高产的目的,而且能够保证该储气库正常使用。这得到储气库运行实践的佐证。  相似文献   
992.
介绍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切纸机位移测量系统。该系统以AT89C2051单片机为核心,实现了对切纸机刀具位置、进刀量以及进刀次数的实时测量,完成了多位测量结果的快速显示和测量结果的掉电保护。该系统测量准确、使用方便,大大提高了切纸机位移测量的精确度和工人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993.
淡水驱替过程中的岩石电阻率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范宜仁  刘兵开 《测井技术》1998,22(3):153-155
在注水开发油区和地层水多变的油区,电性参数解释非常困难,从岩石物理的角度进行了模拟油田水淹过程的实验室驱替测量,得出增饱和油及淡水水淹的减饱和油两个过程中岩心的电性参数变化规律,为地层含油性评价提供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994.
齐40块稠油油藏聚合物驱可行性室内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别用人造岩心和人造均质平面模型,在实际油层条件下研究了辽河油田齐40稠油油藏实施水驱及聚合物驱的室内驱油效率及驱替特征。在驱油实验中用核磁共振成象技术研究了稠油油藏水驱和聚合物驱的驱油机理。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稠油油藏在蒸汽吞吐后实施聚合物驱是可行的;聚合物驱主要通过扩大波及范围和增加坟差来提高驱油效率,聚合物驱后仍有大量的残余油滞留在孔隙介质中。  相似文献   
995.
 现有坝体变形一维多测点分布混合模型在分解相应的温度和时效分量上存在不足, 然而运用理论计算与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可以确定温度分量, 从而分解出时效分量。实例计算结果表明上述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996.
一种评价导管架焊接接头韧性的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按照英国BS7448标准,介绍了裂纹尖端张开位移(简称CTOD)试验方法,并用这种试验方法,评价了番禺项目导管架厚板焊接接头的韧性。结果表明:CTOD试验评价焊接接头韧性,效果良好;CTOD试验可作为焊接工艺认可试验;被评价的两项焊接工艺用于导管架建造,焊后允许不进行热处理,缩短了建造工期,降低了成本。  相似文献   
997.
相似理论在微观物理模拟实验中的应用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油田开发后期,微观物理模拟实验是研究剩余油形成机理的一种重要手段,蚀刻模型由于其仿真性好,设计灵活方便,从而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相似理论是进行模型实验所遵循的基本理论,蚀刻模型除了要与模拟岩心保持孔隙结构相似外,还应遵循其它相似准则。该文从渗透率和渗流速度两个不同的角度推导了蚀刻模型的另外两个相似准则,在这两个相似准则的指导下,蚀刻模型的设计更加灵活,实验结果也应该能更好反映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998.
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试验效果评价研究   总被引:40,自引:7,他引:33  
自1993年以来,大庆油田先后开展并结束了5次三元复合驱矿场试验。为评价试验效果,在第3次试验即杏二区西部三元对复合驱结束后钻了杏2-2-检试1密闭取心检查井,从井网、注采关系及取心目的层PⅠ3层的空间分布上看,该井是很有代表性的。对杏树岗油田北部PⅠ3层密闭取心检查井水驱与三元复合驱的驱油效率对比分析表明,两种不同的驱替方式具有相同的驱油效率,说明三元复合驱的优越性并没有显示出来,所以仅从提高采出程度对三元复合驱效果作简单评价是远远不够的。  相似文献   
999.
为适应马岭高含盐油藏聚合物驱油需要,建立了以10%水解度和30%浓度的水溶胶聚丙烯酰胺为配液原料的聚合物配注站,部分克服了国产干粉聚合物分子量偏低的缺点。流体流变学计算结果和矿场配注实践表明,本配注站流程设计合理,所配聚合物溶液的主要技术指标符合聚合物驱替地质方案要求。在新岭266单井试注中,已累计配注600~1000mg/L聚合物驱油剂溶液18308m3,注入压力由9MPa上升到14.5MPa,井组综合含水率上升趋势已得到控制,日产油量开始回升,已初步显示出聚合物驱油效果  相似文献   
1000.
孤东油田馆上段驱油效率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利用特殊岩心分析、碳氧比等资料研究了孤东油田馆上段驱油效率,该段水驱最大驱油效率为0.646,三元复合驱最大驱油效率为0.735,目前驱油效率仅0.367。驱油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储层孔隙结构均质程度低,油水粘度比高达93,润湿性为亲水-中性润湿,油水界面张力高达21.1mN/m。孤东小井距三元复合驱过程中油水界面张力可以降至1×10-3mN/m以下,可见提高驱油效率的有利方向是开展三元复合驱降低油水界面张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