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37篇
  免费   2258篇
  国内免费   1563篇
电工技术   596篇
技术理论   6篇
综合类   2765篇
化学工业   1368篇
金属工艺   801篇
机械仪表   1161篇
建筑科学   5957篇
矿业工程   1138篇
能源动力   505篇
轻工业   955篇
水利工程   1278篇
石油天然气   1781篇
武器工业   460篇
无线电   888篇
一般工业技术   3429篇
冶金工业   593篇
原子能技术   471篇
自动化技术   606篇
  2024年   77篇
  2023年   272篇
  2022年   579篇
  2021年   765篇
  2020年   714篇
  2019年   602篇
  2018年   593篇
  2017年   663篇
  2016年   764篇
  2015年   804篇
  2014年   1208篇
  2013年   1211篇
  2012年   1393篇
  2011年   1770篇
  2010年   1274篇
  2009年   1357篇
  2008年   1261篇
  2007年   1280篇
  2006年   1257篇
  2005年   1132篇
  2004年   897篇
  2003年   765篇
  2002年   709篇
  2001年   623篇
  2000年   522篇
  1999年   449篇
  1998年   327篇
  1997年   250篇
  1996年   244篇
  1995年   185篇
  1994年   134篇
  1993年   124篇
  1992年   107篇
  1991年   113篇
  1990年   69篇
  1989年   57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5篇
  1980年   18篇
  1979年   12篇
  1966年   3篇
  1965年   4篇
  1964年   3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61.
周益春 《光电工程》1992,19(3):8-12
本文在文献[1]和[2]的基础上,考虑动态靶目标是受载结构的影响,综合考虑大气吸收、散射、湍流及热畸变效应对激光传输的影响,计算了连续激光引起高空中动态靶目标的破坏阈值。  相似文献   
62.
小南海水库地震堆积坝体生产性试验灌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元弘 《大坝与安全》2007,(2):63-70,73
通过生产性试验灌浆研究,进一步证明地震堆积坝体具有良好的可灌性,帷幕灌浆能够解决坝体的渗漏问题.采用硬质合金或金刚石钻头泥浆护壁、分段回转钻进的钻孔方法和孔口封闭、自上而下分段、孔内循环式的灌浆方法,灌注水泥粘土浆液,适当提高中排孔的灌浆压力,对堆积坝体进行帷幕灌浆在技术上是可行的;采用三排帷幕,按渗漏分布现状进行灌浆孔的布置,最大孔距3.5m,深入基岩1.0m,可以形成完整、连续、可靠的防渗幕体,满足坝体防渗要求;采用潜孔偏心锤跟管钻进、多级孔径套管护壁钻进等施工工艺,可以解决检查孔的钻进问题;采用静水头压水试验,测试成果可以真实地反映地层的透水特性.从试验灌浆资料和质量检查分析,试验灌浆效果明显,达到了指导帷幕灌浆设计和施工的目的.  相似文献   
63.
为加快徐加固子深层天然气的勘探开发步伐,缩短深层气井的建井周期,在升深2-17井进行了充气钻井试验。介绍了络合铝聚合物充气钻井液技术的现场应用概况及效果以及井漏的发生与处理过程、钻井液起泡的解决措施。在现场试验过程中,络合铝聚合物钻井液性能稳定,具有较强的抑制性和较好的流变性能,流性指数控制在0.7左右,具有良好的携屑和稳定井壁能力,而且粘度较低,基本上控制在33~52s之间,满足了现场充气和脱气的需要;该钻井液抗温可达180℃,润滑性能较好,在钻井过程中无粘卡显示,在深井欠平衡井眼稳定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不同的气液比条件下,可以在0.83~1.08g/cm。之间实现对当量密度的调节;与常规钻井工艺相比,充气钻井可以使机械钻速提高30%~50%;在钻进过程中实现了充气和点火同时进行,达到了欠平衡钻井工艺技术的要求,为进一步开展气体钻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4.
屠华隆 《现代铸铁》2007,27(3):18-19
较详细地介绍了我国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由来,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性质以及做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原因;特别阐述了大中型铸造企业建设或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所包含的十二项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65.
以花岗岩类的硬质岩作为建筑物基础持力层,具有承载力高、稳定性好,抗震性强的特点,被许多重要建筑物所采用,尤其是沿海地区的高层建筑物。但往往此类基岩的层面不够“平整”,基岩层面的变化对基础的设计、施工,尤其是桩基础影响很大。本文通过对某高层建筑进行地基勘察的实例,总结了花岗岩地区风化岩层的几个特征及其在工程勘察中需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66.
质量成本是指企业为保证产品质量而支出的一切费用,以及产品质量未达到规定的标准而造成的一切损失的总和。开展质量成本研究工作是企业深化质量管理和成本管理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7.
曙光油田超稠油井套管损坏的机理和防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卫忠 《钻采工艺》2003,26(2):55-56
超稠油特殊的油藏特点决定了其生产周期短、注汽频繁、出砂、汽窜、超覆现象严重,以及套管质量等因素的影响,套管损坏较为严重。对曙光油田超稠油井套管损坏的规律和机理进行了研究,并从钻井和完井工艺的完善、套管钢级和射孔工艺的选择、采油生产参数的确定、注汽管柱隔热效果的提高、防治砂工艺等方面,对套管损坏提出了预防措施和对策。并对套管损坏井制定了修复再利用方案。  相似文献   
68.
Modelling of fatigue damage progression and life of CFRP laminate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 progressive fatigue damage model has been developed for predicting damage accumulation and life of carbon fibre‐reinforced plastics (CFRP) laminates with arbitrary geometry and stacking sequence subjected to constant amplitude cyclic loading. The model comprises the components of stress analysis, fatigue failure analysis and fatigue material property degradation. Stress analysis of the composite laminate was performed by creating a three‐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model in the ANSYS FE code. Fatigue failure analysis was performed by using a set of Hashin‐type failure criteria and the Ye‐delamination criterion. Two types of material property degradations on the basis of element stiffness and strength were applied: a sudden degradation because of sudden failure detected by the fatigue failure criteria and a gradual degradation because of the nature of cyclic loading, which is driven by the increased number of cycles. The gradual degradation of the composite material was modelled by using functions relating the residual stiffness and residual strength of the laminate to the number of cycles. All model components have been programmed in the ANSYS FE code in order to create a user‐friendly macro‐routine. The model has been applied in two different quasi‐isotropic CFRP laminates subjected to tension–compression (T–C) fatigue and the predictions of fatigue life and damage accumulation as a function of the number of cycles were compared with experimental data available in the literature. A very good agreement was obtained.  相似文献   
69.
Two-stage fatigue loading of woven carbon fibre reinforced laminate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 brief review of the models used to predict the cumulative fatigue damage in FRP composites is presented. Two‐stage fatigue loading of a [0/90,± 452,0/90]s quasi‐ isotropic woven carbon fibre/epoxy resin laminate was evaluated at stress ratio R = 0.05 and the failure mechanisms investigated using x‐radiography after each loading stage. The results are presented in terms of fatigue strength and damage growth and are compared with those in the literature. A low‐to‐high loading sequence is more damaging than a high‐to‐low one and the Palmgren‐Miner linear damage rule may no longer be valid for this kind of material, as previously reported.  相似文献   
70.
疲劳/蠕变复合作用下聚苯乙烯的交互损伤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了在疲劳/蠕变复合作用下聚苯乙烯的损伤交互作用,结果表明,在疲劳/蠕变复合作用下聚苯乙烯存在疲劳和蠕变的交互损伤,其断裂寿命比纯疲劳或纯蠕变的断裂寿命低;断裂机制是疲劳循环载荷松动和活化了分子链或链段,从而促进蠕变运动和断裂,并且,疲劳/蠕变的交互损伤程度与温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