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66篇
  免费   1618篇
  国内免费   806篇
电工技术   2970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1388篇
化学工业   709篇
金属工艺   975篇
机械仪表   853篇
建筑科学   339篇
矿业工程   626篇
能源动力   258篇
轻工业   473篇
水利工程   115篇
石油天然气   804篇
武器工业   343篇
无线电   2399篇
一般工业技术   1423篇
冶金工业   496篇
原子能技术   189篇
自动化技术   1329篇
  2024年   53篇
  2023年   251篇
  2022年   309篇
  2021年   445篇
  2020年   465篇
  2019年   353篇
  2018年   312篇
  2017年   433篇
  2016年   505篇
  2015年   575篇
  2014年   847篇
  2013年   809篇
  2012年   996篇
  2011年   1125篇
  2010年   831篇
  2009年   877篇
  2008年   756篇
  2007年   915篇
  2006年   837篇
  2005年   689篇
  2004年   553篇
  2003年   535篇
  2002年   418篇
  2001年   295篇
  2000年   319篇
  1999年   211篇
  1998年   161篇
  1997年   147篇
  1996年   144篇
  1995年   112篇
  1994年   91篇
  1993年   56篇
  1992年   63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2篇
  1965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51.
双室工频感应炉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晓春  熊家政 《工业炉》2003,25(3):24-26
介绍了双室工频感应炉的工作原理,炉子主要结构及其技术特征。  相似文献   
52.
高温延缓型有机硼OB-200交联压裂液的性能与应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报道了实验考察高温延缓型有机硼交联剂OB 200在5g/L羟丙基瓜尔胶水基压裂液中的各项性能及其影响因素的结果,简述了在7口井上应用该压裂液的情况。OB 200/HPG压裂液在pH=11.5、温度5~35(40)℃时交联时间长达4.7~5.6min;不加破胶剂的压裂液在温度115~135℃时,8h内可完全破胶液化,讨论了OB 200体系的自动破胶机制;在135℃、170s-1条件下剪切2h,压裂液粘度>120mPa·s;高速(500s-1)剪切后,在低速下(80s-1)粘度可恢复到初始值的94.5%(95℃下)或70.0%(135℃下);在95~135℃滤失小,滤失系数为6.93×10-4~9.81×10-4m/(min)1/2;残渣含量低,135℃下破胶20h后为319mg/L,而对比硼酸盐压裂液(90℃)和有机钛压裂液(135℃)分别为364和457mg/L;在人造岩心上测得渗透率伤害率在5.74%~9.66%,平均7.32%,而对比有机钛压裂液为24.07%~29.98%,平均27.09%。在中原油田桥口和户部寨地区7口井2706~3769m井段用该压裂液压裂,施工成功率100%,获得了油、气增产效果。图5表4参3。  相似文献   
53.
Finite element methods for dynamic analysis employing elements with drilling degrees of freedom are presented. The formulation is based on a variational principle in which displacements and rotations are interpolated independently. The issue of zero masses corresponding to rotational degrees of freedom is addressed and techniques for defining consistent and lumped rotational mass matrices are presented.  相似文献   
54.
谢小帆  王菊霞 《南方金属》2004,(4):35-37,42
介绍了韶钢第五轧钢厂自动分槽器的设计与应用.  相似文献   
55.
助剂SJT-B是10%的磷硅酸盐胶体溶液,含有Na^+和K^+、SiO3^2-和PO4^3-等离子,在活化状态下一部分SiO3^2-和PO4^3-生成具5个负电荷的聚磷硅酸根链状阴离子,后者可结合Ca^2+、Mg^2+而形成纳米磷硅酸盐胶态粒子,避免结垢并防止金属腐蚀。以助剂SJT-B代替NaOH,用大庆油田回注污水配制SJT-B/烷基苯磺酸盐/聚合物三元复合溶液,取SJT-B浓度为1.0-8.0 g/kg,石油磺酸盐浓度为0.5-4.0 g/kg,聚合物浓度为1.2 g/kg,按排列组合法得到25个实验配方。对照NaOH/石油磺酸盐/聚合物溶液组成为12/3.0/1.2 g/kg,初配黏度(45℃,7.34s^-1)27.3 mPa·s,界面张力(45℃)3.20×10^-3mN/m。初配各实验配方溶液黏度31.2-44.8 mPa·s,45℃老化30天后黏度降低率2.71%-36.97%;初始界面张力最低值1.13×10^-3mN/m,最高值4.34×10^-2mN/m,在界面活性图上,10^-3mN/m超低界面张力区出现在高SJT-B和烷基苯磺酸盐区,老化后该区扩大。筛选出的SJT-B/石油磺酸盐/聚合物体系组成为4.0/3.0/1.2 g/kg,其初始黏度为37.1 mPa·s,老化后黏度降低3.77%,初始界面张力1.79×10^-2mN/m。图2表3参8。  相似文献   
56.
提出了一种计算积分方程的新方法——改进的逐次逼近解法 (MSAM) ,并用该方法计算了轴对称二维井间电磁场。与传统的逐次逼近解法 (SAM)相比 ,该方法收敛性强 ,应用范围广 ,可适用于高电导率对比地层。由于不必进行直接的大型矩阵求逆运算 ,因此与积分方程的直接解法 (IE)相比 ,该方法计算速度更快 ,所需内存更少。采用矩阵求逆方法计算了成层介质中的二维 Green函数 ,并对含 Green函数的积分进行了简化 ,从而加快了计算速度。数值计算结果显示 ,在地层电导率对比度达到 2个数量级时 MSAM仍收敛 ,且计算结果与直接求解积分方程的结果一致 ,因此 MSAM是一种有效的计算轴对称二维井间电磁场的方法  相似文献   
57.
纯梁油田两种破乳剂联用的高含水原油热-化学破乳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纯梁油田各油气所产原油的油质(含蜡量),含水率及油温不同,将13种商品破乳剂用于纯梁各油区原油及混合油的破乳,筛选出了4种性能优良的破乳剂。将这4种破乳剂两两复配,用于混合油的破乳,最后筛选出以改性咪唑啉为起始剂的高聚物类破乳剂BSH-06和以改性树脂为起始剂的嵌段聚醚类破乳剂BCL-405。实施了联合使用这两种破乳剂的原油热-化学破乳脱水现场试验;在纯东集油计量站,在油温35℃,原油含蜡15%-20%的高含水量油中加入BSH-06,在纯西集油计量站,在油温55℃,原油含量20%,乳化水含量高的原油中加入BCL-405,加量100-80mg/L,在长3-4km的管道输送过程中破乳,在原油处理站两种原油混合后进入一级,二级沉降罐,沉降时间约4h,油水分离,原油含水降至≤0.5%,可以不再进行电脱水而直接外输,脱出污水含油量<100mg/L。这种不同原油各用合适的破乳剂管道破乳,混合沉降脱水的热-化学破乳脱水技术,已在纯梁油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8.
微重力落塔电磁悬吊、释放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微重力落塔电磁悬吊、释放、提升机构的关键技术,电磁释放过程的特性分析以及微重力落塔实际试验的情况。分析说明:悬吊、释放性能的好坏决定了试验落舱的微重力水平,也是微重力落塔试验能否成功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59.
基于莫尔层析技术,诊断了从不同喷嘴喷出的对称与非对称不完全膨胀气流的密度分布。给出了实验结果,并对该结果分析后,得到几个重要结论,最后,就系统的应用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60.
施加复合电磁搅拌对A357合金微观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半固态加工技术中,电磁搅拌是最早应用于制备非枝晶浆料的方法之一,同时也是半固态触变压铸技术最早获得工业应用的重要技术基础之一。采用自行开发的电磁搅拌器,研究了多种不同电磁搅拌方式在不同工艺条件下,单独施加或复合施加对A357合金微观组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单一施加旋转感应电磁搅拌时,浆料径向组织很不均匀;单一施加无芯感应电磁搅拌。当搅拌电流较小时,径向组织也不均匀,增大电流,浆料质量有明显改善;采用(旋转感应+无芯感应)复合电磁场进行复合电磁搅拌时,可在电流较小时获得满意的浆料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