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91篇
  免费   528篇
  国内免费   241篇
电工技术   131篇
技术理论   4篇
综合类   6419篇
化学工业   876篇
金属工艺   413篇
机械仪表   555篇
建筑科学   2072篇
矿业工程   86篇
能源动力   39篇
轻工业   226篇
水利工程   124篇
石油天然气   62篇
武器工业   3篇
无线电   817篇
一般工业技术   608篇
冶金工业   1049篇
原子能技术   15篇
自动化技术   3261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67篇
  2022年   251篇
  2021年   392篇
  2020年   318篇
  2019年   240篇
  2018年   180篇
  2017年   159篇
  2016年   271篇
  2015年   402篇
  2014年   1007篇
  2013年   800篇
  2012年   1005篇
  2011年   1223篇
  2010年   1249篇
  2009年   1245篇
  2008年   1091篇
  2007年   1001篇
  2006年   994篇
  2005年   844篇
  2004年   751篇
  2003年   825篇
  2002年   686篇
  2001年   374篇
  2000年   365篇
  1999年   228篇
  1998年   103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15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8篇
  1972年   8篇
  1964年   9篇
  1958年   9篇
  1957年   19篇
  1956年   8篇
  1955年   19篇
  1954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以现代学徒制为载体,加快构建校企双元育人机制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新要求。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发展趋势,保障校企双元育人的有效落实,需要将校企共建命运共同体、共建高水平专业和课程标准、共建育人队伍、共建共享教学资源作为双元育人机制的建设主线。在此基础上提出注重顶层设计、坚持立德树人目标、完善职教师资培养体系、打造高水平实训基地等校企双元育人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02.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are among the many public and private sector entities that have committed to long-term sustainability goals in response to the threat of climate change. A key challenge for these institutions is establishing a commitment to make targeted investments in renewable energy technologies in support of emissions reduction goals. Such strategies require a vision to simultaneously coordinate strategic investments in renewable energy technologies with tactical operational decisions to achieve the desired benefits. In this paper, we formulate and solve a least-cost renewable energy capacity investment planning model to determine pathways to achieve emissions reduction strategies. Specifically, we apply our model to Rutgers University to evaluate its target of 100 % carbon neutrality. Using these insights, we share recommendations on how these strategies can be executed. This research serves as a springboard for administrators to assess and deploy their emissions reduction strategies, while ensuring system and financial constraints are satisfied.  相似文献   
103.
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是产教融合、校企共建的重要载体,是培养满足社会应用型人才需求的有效平台。以校企合作联盟的方式建立旅游专业综合实践教育基地,可以充分利用旅游联盟优势,全面发挥集旅游、酒店、餐饮等为一体的教学、实习、就业体系,可以更好地为旅游人才的全面发展服务,可以更好地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复合型旅游人才。  相似文献   
104.
将信息化教学应用于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学中,可丰富教学素材、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从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教师信息技术知识缺乏等方面分析信息化背景下职业院校体育教学困境的基础上,从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有效指导、利用信息化教学进行有效放松、利用信息技术了解教学的实际效果、构建体育信息化教学环境、提升职业院校体育教师的信息化处理能力等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05.
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里凸显出来。可是,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部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却趋于淡化,这使大学生难以担负起历史的重任。对于部分大学生重才而轻德的现象,高等教育应该承担一定社会责任,这种社会责任就在于强化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06.
论新型高层次人才及其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层次人才在当今社会有其特定的内涵、特殊的作用,现代科技和社会对高层次人才有着新的需求及要求。科技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离不开新型高层次人才。新型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及其作用的充分发挥,主要依靠符合时代发展要求、注重复合型知识结构和精品倍出的现代高水平高等教育。为此,教育理念、人才培养观、培养模式、培养重心应实现相应转变。  相似文献   
107.
高等教育服务是一个具有时代特征的历史现象 ,在当前显露出全球化背景下经济行为与文化行为互动性特征 ,站在综合国力提升和国际竞争力增强的战略高度审视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长远影响至关重要。通过政府规制改革 ,建立起本国能够负责任地采纳并被其他成员国创造性地适应的高等教育及其服务贸易发展模式是各国政府的重要责任  相似文献   
108.
张謇的女性教育思想是对“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超越,同时,其后期的教育思想对前期也有超越。张謇女性教育思想的主要源流是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另一方面,西方文化亦是其重要来源,张謇对二者兼收并蓄并进行整合,其女子教育思想呈现着既旧又新、既传统又现代的特征。张謇创办的各种女校,奠定了中国近现代女性教育体系的基础。其独特的女性教育思想,在中国女性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9.
早在20世纪初期,张謇就紧紧抓住职业教育的本质,提出“工学结合”的思想,并且在实践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他提出的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办学、紧密结合学生的生存发展需要办学、在校企紧密联系中办学、在做与学的紧密结合中办学等教育思想和发展举措.在当时是一种十分先进的教育理念,对于当代职业教育的发展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0.
In the context of the electronic learning (E-learning) methodology, mobile learning (M-learning) focuses on the use of portable technology (such as mobiles or tablets) and the mobility of students. E-learning, and particularly M-learning, can be implemented 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 pedagogical methodologies for chemical engineering teaching and learning. We can consider that the vast majority of undergraduates own personal mobile devices nowadays. Moreover, many case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M-learning is an effective methodology to capture students’ attention and to actively engage them in the learning process. In most cases, lecturers have reported an improvement in both academic performance and qualifications and have expressed a favourable opinion towards this type of initiative in surveys. In line with the increasing interest in the incorporation of E-learning, this review discusses cases studies based on M-learning within the field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teaching through different technological platforms and apps which can be installed or directly used on mobile devices. All the platforms described in this work offer a free version, emphasizing the possibility of extending this methodology within the university with no need for additional economic resourc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