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51篇
  免费   975篇
  国内免费   166篇
电工技术   406篇
综合类   427篇
化学工业   4097篇
金属工艺   275篇
机械仪表   132篇
建筑科学   403篇
矿业工程   156篇
能源动力   1130篇
轻工业   595篇
水利工程   6篇
石油天然气   151篇
武器工业   68篇
无线电   128篇
一般工业技术   707篇
冶金工业   329篇
原子能技术   17篇
自动化技术   165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121篇
  2022年   226篇
  2021年   348篇
  2020年   331篇
  2019年   282篇
  2018年   216篇
  2017年   320篇
  2016年   279篇
  2015年   278篇
  2014年   507篇
  2013年   497篇
  2012年   585篇
  2011年   663篇
  2010年   450篇
  2009年   459篇
  2008年   408篇
  2007年   549篇
  2006年   472篇
  2005年   392篇
  2004年   343篇
  2003年   284篇
  2002年   215篇
  2001年   192篇
  2000年   173篇
  1999年   120篇
  1998年   105篇
  1997年   80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3篇
  195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ABS阻燃与抑烟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ABS树脂的阻燃、抑烟性等性能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共混、添加复合阻燃剂、抑烟剂的方法可以有效地获得阻燃、抑烟性及其他性能皆优的ABS树脂体系。  相似文献   
72.
采用水热法在蒙脱土(MMT)表面原位生长层状双氢氧化物(LDH),获得了层状双氢氧化物@蒙脱土(LDH@MMT)。通过XRD、SEM、FTIR对LDH@MMT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LDH和MMT通过氢键复合在一起,呈花状结构。将其引入花椒籽油(ZBMSO)中制得层状双氢氧化物@蒙脱土/改性花椒籽油(LDH@MMT/MZBMSO),TEM结果表明:LDH@MMT均匀分散在MZBMSO中。将其应用于皮革加脂工艺,结果表明:与MZBMSO加脂坯革相比,当LDH@MMT的质量占ZBMSO的12%时,LDH@MMT/MZBMSO加脂坯革阻燃性能明显提高,加脂坯革氧指数由22.8%提升至28.3%,有焰燃烧时间由87 s减少到43 s,热释放速率降低了43.6%,总热释放速率降低了73.6%,产烟速率降低了63.5%;LDH@MMT包裹在坯革纤维表面,形成的“曲折路径”可减缓热量及烟气的释放,燃烧后在纤维表面形成致密碳层进一步阻隔坯革燃烧过程中释放的热量、烟气,并隔绝氧气,从而提升了加脂坯革的阻燃抑烟性能。  相似文献   
73.
本文介绍了几种典型的边缘检测算法,对它们各自的特点进行了比较。对梭式窑内的一幅原始图像,可用边缘检测算法提取火焰图像的边缘。  相似文献   
74.
石油化工管道阻燃保温材料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酚醛泡沫塑料的生产工艺和性能,讨论酚/醛比、催化剂对树脂性能的影响以及树脂固含量、固化剂、密度对泡沫塑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酚/醛摩尔比为1:1.5-2.0、采用复合催化剂时,树脂性能较好;固含量较高时,泡沫塑料性能好;泡沫塑料密度增大,强度提高,但保温性能变差。所研制的酚醛泡沫塑料耐燃、少烟、无毒,可用作石油化工管道保温材料。  相似文献   
75.
制备了酚醛泡沫和聚氨酯泡沫,并研究了酚醛硬泡与聚氨酯硬泡的热稳定性及燃烧性能。结果表明:和聚氨酯泡沫比较,酚醛泡沫的热失重小,热释放速率和热释放总量低。因此酚醛泡沫的热稳定性和阻燃性能明显优于聚氨酯泡沫。  相似文献   
76.
阻燃聚酯纤维生产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主要介绍了聚酯用阻燃剂的种类、特点 ,阻燃聚酯纤维的生产方法 ,并归纳了国内外主要生产厂家 (公司 )的阻燃聚酯纤维生产工艺特点。概述了目前我国及西欧地区的阻燃法规和标准 ,并对我国阻燃聚酯纤维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7.
In this article, the kinetics of thermal decomposition of unsaturated maleic–phthalic polyester resins, flame‐retarded with zinc hydroxystannate, was studied by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at different heating rates. At the first stage, it was found, on the basis of isoconversional analysis by the methods of Friedman and of Ozawa–Flynn–Wall, that the value of the (apparent) activation energy (E) characteristically changes in three steps during the degradation. Further kinetic studies using nonlinear regression methods revealed the best fits for both pristine and stabilized resins. It was observed that the course of E versus the degree of conversion (α) during degradation of zinc hydroxystannate‐containing resins (α > 0.8) was characterized by higher values of E—this phenomenon can be explained in terms of the flame‐retardation action of zinc hydroxystannate, which is believed to operate primarily in the condensed phase. At the next stage, kinetic analysis by the nonregression method was performed to find the kinetic model [f(α) function] of the decomposition process; hence, for pristine resin, the best fit was found for the Avrami–Yerofeeyev model (nuclei growth), and for stabilized samples, the nth‐order function with catalysis proved to be the best approximation. The obtained kinetic parameters in the form of E, the preexponential factor A, and the model function f(α) allow a prediction of the polyester resin's thermal behavior in an extrapolated range of degree of conversion, time, and temperature. © 2003 Wiley Periodicals, Inc. J Appl Polym Sci 88: 2851–2857, 2003  相似文献   
78.
磷酸三苯酯/热塑性酚醛树脂在PC中协效阻燃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磷酸三苯酯(TPP)和热塑性酚醛树脂(PF-T)复配阻燃聚碳酸酯(PC),探讨了TPP/PF-T不同配比以及阻燃剂添加总量变化对整个体系的阻燃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C/TPP/PF-T质量比为80/10/10时,体系的氧指数达到46%,阻燃级别达到UL94V-0级;TPP/PF-T的协效作用机理为热解过程中PF-T与TPP发生酯交换反应而形成稳定的网状结构,抑制了TPP的挥发,提高了体系的热稳定性及阻燃性能。  相似文献   
79.
刘玲 《中国塑料》2005,19(6):91-93
采用线形低密度聚乙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作为复合材料主体,表面处理过的氢氧化镁(Mg(OH)2)为主阻燃剂,以微胶囊化红磷和自制硅类阻燃剂为核心的复合阻燃剂为阻燃增效剂,重点探讨了Mg(OH)2和复合阻燃剂的阻燃效果。结果表明,Mg(OH)2与复合阻燃剂并用具有良好的协同效应,当Mg(OH)2用量40份,复合阻燃剂5~7份时,可获得较高的氧指数,垂直燃烧试验通过FV0级,且材料抗静电能力提高,力学性能、加工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80.
阻燃剂的现状和发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潘健传  陈桧华  兰芳 《广东化工》2007,34(2):46-47,50
本文综述了当前国内阻燃剂的发展和应用现状,并讨论了阻燃剂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