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27篇
  免费   1456篇
  国内免费   474篇
电工技术   1005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709篇
化学工业   497篇
金属工艺   244篇
机械仪表   1151篇
建筑科学   519篇
矿业工程   196篇
能源动力   152篇
轻工业   237篇
水利工程   135篇
石油天然气   181篇
武器工业   85篇
无线电   1036篇
一般工业技术   1672篇
冶金工业   91篇
原子能技术   15篇
自动化技术   1231篇
  2024年   72篇
  2023年   286篇
  2022年   292篇
  2021年   408篇
  2020年   460篇
  2019年   406篇
  2018年   413篇
  2017年   411篇
  2016年   412篇
  2015年   404篇
  2014年   501篇
  2013年   446篇
  2012年   517篇
  2011年   484篇
  2010年   373篇
  2009年   387篇
  2008年   351篇
  2007年   394篇
  2006年   347篇
  2005年   310篇
  2004年   249篇
  2003年   199篇
  2002年   151篇
  2001年   151篇
  2000年   126篇
  1999年   113篇
  1998年   100篇
  1997年   88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41.
李赫  张啸  张丽明  闫鹏飞 《工矿自动化》2012,38(11):101-103
分析了传统的大采高采煤机挡矸装置的结构原理、技术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设计并进行了仿真分析。通过增加油缸数量、加强加厚顶护板、将刚性连接改为柔性连接、增设分流集流阀等手段,实现了对挡板的动态调节和支护,有效地提高了挡矸装置的可靠性和采煤机的开采效率。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挡矸装置受力更均匀,挡板能承受的力更大。  相似文献   
42.
柔性两轮机器人是一种不稳定、非线性、强耦合系统。该系统的突出特点是在机器人的腰部装有柔性的机体结构,能够更好地模拟人和动物的生物动力学特性,具有更好的仿生性质,同时,系统的控制难度显著增大,为使机器人能够平衡直立运动,且具有较强的鲁棒性,提出了非线性PD的姿态平衡控制方法,实现了机器人的姿态平衡,并同时设计了PID航向差动控制结构驱动左右轮电机,使机器人能够完成直线行进、自旋、环绕等多种运动平衡模式。实验结果表明,机器人具有优良的平衡能力和机动性能,从而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3.
We have successfully reduced threshold voltage shifts of amorphous In–Ga–Zn–O thin‐film transistors (a‐IGZO TFTs) on transparent polyimide films against bias‐temperature stress below 100 mV, which is equivalent to those on glass substrates. This high reliability was achieved by dense IGZO thin films and annealing temperature below 300 °C. We have reduced bulk defects of IGZO thin films and interface defects between gate insulator and IGZO thin film by optimizing deposition conditions of IGZO thin films and annealing conditions. Furthermore, a 3.0‐in. flexible active‐matrix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was demonstrated with the highly reliable a‐IGZO TFT backplane on polyimide film. The polyimide film coating process is compatible with mass‐production lines. We believe that flexible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displays can be mass produced using a‐IGZO TFT backplane on polyimide films.  相似文献   
44.
陈程  刘伟  梁彪 《计算机仿真》2012,(8):59-63,149
关于反射镜支撑稳定性优化设计问题,离轴抛物面反射镜作为空间光学遥感器的重要光学元件,面形精度直接影响遥感器性能。针对反射镜所处环境,组件一阶频率要求高,设计了一种反射镜背部中心单点挠性支撑结构,并利用拓扑优化技术对反射镜进行了轻量化设计。为了结构设计的合理性,采用有限元技术对反射镜组件进行了模态分析、结构强度分析、谐响应分析及热环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反射镜在重力作用下最大面形误差RMS=1.16nm;在±10℃温度载荷作用下最大面形误差RMS=11.46nm;反射镜组件一阶频率为574.19Hz。使挠性支撑结构具有良好的静、动态特性和热尺寸稳定性,满足反射镜面形要求。  相似文献   
45.
介绍了等离子电弧加热金属薄板柔性成形的特点,分析了等离子电弧柔性成形的机理.通过实验,得出了扫描次数、电弧电流、扫描速度、电弧高度、薄板厚度等参数对弯曲变形的影响规律.该规律对于提高弯曲效率、改善表面质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6.
张涛    霍然  刘景  李逸鸿  霍黎明 《陕西电力》2021,(9):1-7,55
智能软开关(SOP)可控制潮流、提供无功补偿,进而改善配电网电压、降低网损。因此,针对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接入配电网后电能质量下降问题,采用K-means算法构建风-光典型场景,同时建立了基于SOP、可投切电容器的含高渗透率分布式电源的主动配电网优化运行模型。该模型以电压偏差、系统网损最小以及系统运行成本最低为目标,综合考虑了能源利用率及系统运行稳定性。最后利用基于参考点的非支配排序方法的多目标优化算法(NSGA-III)进行求解,输出Pareto最优解集,并采用改进的IEEE 33节点系统对所建立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47.
基于双有源桥拓扑结构的能量传输机理,通过融合直流自耦变压器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拓扑演绎规律,提出了具有高传输效率和高运行可靠性的推挽式直流自耦变压器。分析了推挽式直流自耦变压器的工作机理、控制策略和系统参数对运行特性的影响。通过采用特定拓扑结构的四绕组变压器并结合推挽式工作模式,推挽式直流自耦变压器内部的特定四绕组变压器可由2个相同的单相双绕组变压器等效代替分析,极大简化了稳态控制策略的设计难度。PSCAD/EMTDC仿真验证了推挽式直流自耦变压器的技术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48.
为验证利用可控硅将大功率电阻快速投入交流系统的耗能装置能否在投运后安全可靠运行,从而解决张北柔直工程双极性接线故障状况下过负荷造成的线路和设备损毁问题,该工作通过PSCAD电磁暂态仿真软件建立了张北换流站交流耗能装置的电路模型;然后对耗能装置的运行特性进行了分析,并模拟了过剩风能与耗能装置分组投切时系统的电压电流;最后讨论了耗能装置故障状况对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耗能装置可以快速有效地消纳过剩功率,且当其故障时不会对系统造成威胁。可见交流耗能装置设计合理,可将其投运在柔性直流系统中。  相似文献   
49.
采用两种不同材料的硅胶管和弹性骨架制作了柔性关节,对其进行静力学实验,得出了在相同气压下的弯曲角度和夹持力,并建立了柔性关节形变模型,获得了其气压下的形变特性。研究结果表明: 硅胶胶管邵氏硬度越小,其剪切弹性模量和弹性模量越小,其硅胶管制的柔性关节柔性和力学特性越好。该研究为弹性硅胶管在气动人工驱动器的应用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0.
为了减少海上集装箱货物运输中风浪造成的损坏,提出刚柔混合驱动主动式波浪补偿并联机构. 基于刚柔混合并联机构的动定平台的矩阵旋转原理和几何封闭法建立位置逆解数学模型;利用空间几何原理构建机构位置正解数学模型;利用求导法则对位置逆解进行求导,建立速度雅可比矩阵与加速度的二阶影响矩阵;基于绳子是柔性变形体推导出系统刚度矩阵,探究影响系统刚度的因素和增加系统刚度的原则. 利用数值模拟仿真对运动学和系统刚度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位置正逆解的输入输出误差不超过实际误差的2.25%;发现理论仿真曲线和样机仿真曲线较吻合,误差不超过7.4%,验证了运动学模型的正确性;根据刚度矩阵发现刚度影响因素对系统刚度的影响规律. 通过对绳驱动刚柔混合驱动波浪补偿并联机构的实验验证,发现该机构的补偿效果均高于90%. 证明研究结果为刚柔混合主动式波浪补偿并联机构的运动和机构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