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814篇
  免费   5128篇
  国内免费   2488篇
电工技术   2207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3540篇
化学工业   14622篇
金属工艺   1456篇
机械仪表   3240篇
建筑科学   4360篇
矿业工程   2978篇
能源动力   2731篇
轻工业   10788篇
水利工程   727篇
石油天然气   20472篇
武器工业   267篇
无线电   600篇
一般工业技术   1926篇
冶金工业   1283篇
原子能技术   141篇
自动化技术   1091篇
  2024年   213篇
  2023年   732篇
  2022年   1553篇
  2021年   1971篇
  2020年   2088篇
  2019年   1948篇
  2018年   1612篇
  2017年   2061篇
  2016年   2333篇
  2015年   2213篇
  2014年   3823篇
  2013年   3901篇
  2012年   4636篇
  2011年   4722篇
  2010年   3398篇
  2009年   3177篇
  2008年   2817篇
  2007年   3622篇
  2006年   3787篇
  2005年   3275篇
  2004年   2869篇
  2003年   2692篇
  2002年   2346篇
  2001年   1957篇
  2000年   1734篇
  1999年   1439篇
  1998年   1138篇
  1997年   1001篇
  1996年   792篇
  1995年   609篇
  1994年   483篇
  1993年   312篇
  1992年   291篇
  1991年   220篇
  1990年   146篇
  1989年   105篇
  1988年   71篇
  1987年   67篇
  1986年   32篇
  1985年   65篇
  1984年   60篇
  1983年   42篇
  1982年   26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17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5篇
  195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机械-射流破岩耦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旋转钻井破碎井底岩石中仍是以机械破岩为主,理论与实践证明,射流辅助破岩是提高钻井破岩效率的重要途径,但它们的耦合特性研究极少。文章基于渗流场与应力场的耦合理论分析,进行了机械与射流破岩耦合特性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射流压力和水楔作用对岩石渗流场、应力场具有重要作用,耦合作用比非耦合作用的破岩效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在实验条件下,砂岩的耦合作用提高破岩效率40%左右,灰岩的耦合作用提高破岩效率20%左右。  相似文献   
82.
仝坤  王琦 《特种油气藏》2006,13(2):98-100
针对辽河油区超稠油采油污水的特点,采用Fenton试剂催化氧化,对采油污水处理进行研究。实验研究及现场应用结果表明,此方法对污水的CODCr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处理后污水经过简单生化,进一步降解污染物,能够实现稳定迭标排放,且具有能耗低、运行成本低和操作简单等特点。  相似文献   
83.
稠油蒸汽吞吐过程中加热半径与井网关系的新理论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综合评价了稠油蒸汽吞吐过程中加热半径计算的3种经典模型,并推导出了稠油蒸汽吞吐过程中最大加热半径计算公式,首次采用Buckley-Leverret方程计算了热水带的加热半径,其结果与油田开发实际符合较好.同时,首次提出了稠油蒸汽吞吐在多轮次加热过程中的一种新理论:在1~4周期蒸汽起到了扩大加热半径的作用,随着周期增多而加热前缘向外扩展作用减小,蒸汽主要起重复加热油层的作用.本文导出的新模型公式及提出的新理论,对于不同类型稠油油藏蒸汽吞吐的井距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4.
油水井措施经济效益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油气藏产量下降,经济效益变差的情况,为提高油气井产量,提高油气藏采收率,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确定出了油水井措施效益分析时的各个参数的选定和取法,并建立了措施经济效益评价方法,为实施油水井进一步开发制定相应的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5.
稠油油藏在开发过程中常遇到出砂、出水的问题,开采时分别进行防砂、堵水、调剖3种措施给地层带来了伤害。一次性实现防砂、堵水、调剖的工艺技术,可节约费用,减少对地层的伤害。调堵防材料在防砂的同时具有较好的调剖(堵水)效果,能实现调剖堵水防砂一体化,将该材料注入需要改造的油层,充实地层的大孔喉,颗粒胶结膨胀封堵大孔喉,并改变流体的流动通道起到调剖的作用。  相似文献   
86.
胡小强 《特种油气藏》2006,13(4):24-26,30
运用层序地层学的方法,利用地震岩性反演手段,对东濮凹陷胡状集北部沙一下段盐岩透镜体形成古环境、盐湖层序结构模式以及盐岩透镜体所在区域油气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认为:岩性透镜体是湖泊中心或斜坡带底部发育的盐类扇体,其盐间薄层白云岩、泥质白云岩和砂岩为有利的勘探目标;对研究区寻找隐蔽油气圈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7.
东营凹陷王庄-宁海地区流体包裹体分析与流体充注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利用流体包裹体分析技术,系统地分析了东营凹陷王庄-宁海地区覆盖所有含油层位的流体包裹体样品。包裹体荧光观察和均一温度特征分析揭示了包裹体发育期次为5期,说明该区油藏存在5次流体充注过程;据此确定了备期烃类的成藏期次。东营组沉积时期和明化镇组沉积末期的油气运聚均在成藏后遭受大气淡水淋滤和降解作用。沙三段原油可能经历至少2期稠油化作用。荧光观察进一步证实该区主要发生2期充注、2期成藏。  相似文献   
88.
介绍了世界上第1套上流式反应器技术(UFR)在胜利炼油厂渣油加氢脱硫(VRDS)装置的生产运行情况。结果表明:UFR技术可以极大地优化VRDS装置的运转,减少装置运转的苛刻度,有效地延长装置运转周期,提高装置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9.
济阳坳陷新近系地层油藏特征--以太平油田为例   总被引:12,自引:8,他引:4  
由于河流相沉积受控于古地貌形态,并在凸起边缘部位形成地层超覆圈闭,因此济阳坳陷新近系具有良好的油气成藏条件。太平油田主要含油层段为新近系馆陶组下亚段,根据构造演化、沉积储层特征及油源对比分析,认为“网毯式”输导体系是该油田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古地貌控制了地层的分布和储层的发育程度;地层超覆边界控制了各砂层组的含油性,从而形成了典型的地层油藏组合。  相似文献   
90.
三重介质油藏干扰试井压力动态特征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在建立三重介质油藏试井解释模型的基础上,对该类油藏的干扰试井压力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井筒储存、表皮系数、窜流系数以及弹性储容比对观测井井底压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表皮系数对观测井的井底压力没有影响,而井筒储存是否会对观测井井底压力造成影响取决于井筒储存系数的大小以及激动井和观测井之间的距离,窜流系数和弹性储容比对观测井井底压力的影响与单井试井的结果相类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