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81篇
  免费   1027篇
  国内免费   766篇
电工技术   253篇
综合类   1002篇
化学工业   2221篇
金属工艺   787篇
机械仪表   397篇
建筑科学   644篇
矿业工程   689篇
能源动力   495篇
轻工业   689篇
水利工程   205篇
石油天然气   4331篇
武器工业   222篇
无线电   527篇
一般工业技术   916篇
冶金工业   530篇
原子能技术   114篇
自动化技术   952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70篇
  2022年   289篇
  2021年   387篇
  2020年   411篇
  2019年   324篇
  2018年   312篇
  2017年   377篇
  2016年   404篇
  2015年   384篇
  2014年   625篇
  2013年   894篇
  2012年   808篇
  2011年   888篇
  2010年   681篇
  2009年   697篇
  2008年   622篇
  2007年   748篇
  2006年   815篇
  2005年   713篇
  2004年   602篇
  2003年   576篇
  2002年   517篇
  2001年   471篇
  2000年   370篇
  1999年   325篇
  1998年   269篇
  1997年   227篇
  1996年   201篇
  1995年   173篇
  1994年   127篇
  1993年   87篇
  1992年   68篇
  1991年   64篇
  1990年   76篇
  1989年   54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7篇
  1977年   3篇
  1964年   5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3篇
  195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简要介绍了井下电视在大港油田水源井水井结构检测、井管故障检测、指导落物打捞、水源井验收、地层结构检测及水源井地层受力分析等方面的应用情况,及应用井下电视检测所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2.
提高深井硬地层钻井速度技术难点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乌龙1井地层为南方海相沉积,地层古老、岩石硬度大、研磨性强、可钻性差、地层倾角大(最大为80°)井斜难以控制、蹩跳钻严重,制约了该地区深井钻井速度。文章介绍了解决提高钻井速度这一瓶颈问题,从深井优快钻井及其配套技术、硬地层钻进的钻头优选、优化钻井参数、引用新技术、新工艺、新工具等方面进行了探索,钻井速度有了大幅度地提高,对类似井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3.
钻井液作为与油层首先接触的外来流体极易对油层造成损害,做好钻井液保护油层工作在整个油层保护系统工程中非常重要.针对华北油田宝力格油田的储层物性,室内从岩心的敏感性评价入手,开展了钻井液保护油层技术的研究.通过对油层封堵技术的研究,研制出了适合于该油田储层特征的油层保护剂,结合现场钻井液施工的特点,制定了便于现场操作的保护油层施工措施.该技术自2002年开始,在二连地区宝力格油田共实施162口井.采取油层保护措施的井,完善井为86%,说明该钻井液技术在宝力格油田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4.
西部地区深井井身结构设计技术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科学合理地确定井身结构及钻井液密度是深井超深井钻井的关键环节之一,其基础是准确建立地层孔隙压力、地应力、破裂压力、坍塌压力的钻前预测剖面。分析了西部地区目前深井井身结构的缺点和进行井身结构应考虑的问题,介绍了深探井井身结构的设计方法,并针对西部复杂地区的地层特点,建议采用3种增加技术套管的井身结构方案。塔河油田钻井实践表明,采用这3种井身结构方案后,深井机械钻速得到提高,钻井周期缩短,而且降低了钻井成本。  相似文献   
35.
吐哈油田部分区块地层压力系数小于0.9,常规水基压井液对储层伤害大,若使用油基压井液成本高,环境污染严重。通过实验优选出了一种低密度水基微泡沫压井液。该压井液具有密度低、泡沫强度高、稳定性好、携砂能力强等优点。现场应用表明,低密度微泡沫压井液稳定时间大于48 h,密度在0.70~0.99 g/cm3之间可调,抗油污染能力强,抗油大于8%,抗温在100℃以上,岩心污染后渗透率恢复值大于80%;并且施工方便,成本低,具有储层保护能力,使用微泡沫压井液的井表皮系数在0.20~2.34之间。  相似文献   
36.
Depletion and hillock formation were examined in-situ in a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during electromigration of bamboo Al interconnect segments. Hillocks formed directly at the anode ends of the segments by epitaxial addition of Al at the bottom Al/TiN interface. Depletion occurred nonuniformly from the cathode end and stopped once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leading void and the hillock reached the critical length for electromigration at the given current density. A modified equation for the drift velocity is proposed, which includes the effect of nonuniform depletion and predicts that interconnects with nonuniform depletion are more reliable than those with uniform depletion.  相似文献   
37.
研制出了具有保护储层效果的无固相压井液,其基液配方为0.5%LG-1-1+0.4%LG-2+1%小阳离子+0.1%其它。此外还研究开发出了无机盐增溶剂LG-3,加入LG-3可加宽低成本无机盐的使用范围,很大程度地降低压井液配液成本和单井综合成本。该压井液密度在1.0-2.5g/cm^3之间可调,具有无固相、滤失量低、抑制性强等特点,抗温能力在120℃左右。室内性能评价结果表明,无固相压井液对高渗储层岩心的渗透率损害率平均为4.0%,对低渗储层岩心的渗透率损害率平均为2.9%,说明该体系对储层具有很好的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38.
聚合物降解产物伤害与糖甙键特异酶破胶技术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综述了钻井,完井,尤其是水力压裂作业中产生的多糖类聚合物伤害和应用糖甙键特异酶破胶,解除多糖类聚合物伤害的技术。第一节报道了聚合物降解产物造成的伤害,指出冻胶破胶液粘度低并不代表压裂液已从充填裂缝中充分返排,氧化破胶剂和普通酶破胶剂不能使多糖类聚合物充分降解,产生的大分子量,水不溶的降解产物可对地层造成伤害,消除伤害的办法是采用对糖甙键有特异性的各种水解酶作压裂液破胶剂或伤害地层处理剂。第二节报道了各种聚合物(纤维素,瓜尔胶,淀粉)糖甙键特异酶降解聚合物的机理。第三节报道了糖甙键特异酶(主要针对瓜尔胶)的应用性能测试及结果,包括岩心流动实验,含糖量和分子量测定,传导性测试。第四节介绍了糖甙键特异酶消除聚合物伤害和用作压裂液破胶剂的现场应用,包括选井原则,实施工艺要点及3个典型井例。  相似文献   
39.
微波处理对离体黄瓜子叶生根和根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辐射功率200W微波(2450MHz)处理6~16,明显促进离体黄瓜子叶生根.根长和根鲜重增加。不同辐射强度和辐服时间对离体黄瓜子叶生根有不同影响。用TTC法测定,微波处理后与根活力相关的OD值比对照体增加了。用温箱模拟FISO微波炉功率为200W的温度,不同处理时间处理离体黄瓜子叶,没有发现促进生根。说明在一定条件下,微波辐射处理离体黄瓜子叶促进生根.主要是微波的辐射效应。  相似文献   
40.
构造作用对油气生成和运聚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有机质从埋藏开始,就处于极其复杂的地球物理化学场中,环境提的能量,一是热量,二是机械能,机械能,主要是通过机械力作用传递给系统的,另外还以机械波的形式赋予系统一定的机械能。当发生断褶构造运动时,机械力对油气运移的影响尤为突出,它经能量的迁移转化,促成了包括机械力降解和地应力驱动等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制造了一次次高效的成油(生运)事件,本文以突变论为着眼点,按照改造控制建造的思路,大胆提出构造运动制造生排烃事件,成就含油气系统的假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