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04篇
  免费   612篇
  国内免费   251篇
电工技术   91篇
综合类   664篇
化学工业   911篇
金属工艺   186篇
机械仪表   90篇
建筑科学   1976篇
矿业工程   291篇
能源动力   67篇
轻工业   249篇
水利工程   491篇
石油天然气   96篇
武器工业   15篇
无线电   134篇
一般工业技术   424篇
冶金工业   175篇
原子能技术   34篇
自动化技术   273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91篇
  2022年   217篇
  2021年   224篇
  2020年   242篇
  2019年   145篇
  2018年   185篇
  2017年   254篇
  2016年   273篇
  2015年   288篇
  2014年   356篇
  2013年   327篇
  2012年   393篇
  2011年   393篇
  2010年   327篇
  2009年   398篇
  2008年   293篇
  2007年   320篇
  2006年   306篇
  2005年   248篇
  2004年   161篇
  2003年   137篇
  2002年   124篇
  2001年   102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Recycled PET/organoclay nanocomposites were prepared by melt intercalation process with several amounts (1, 3, and 5 wt %) of clay modified with quaternary ammonium salt (DELLITE 67G) dispersed in a recycled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rPET) matrix. The resultant mechanical properties (modulus and yield strength) of the nanocomposites were found to be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rPET. Wide angle X‐ray scattering (WAXS)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measurements have shown that although complete exfoliation was not achieved, delaminated clay platelets could be observed. Thermal analysis did not show significant changes in the thermal properties from those of recycled PET. Mechanical testing showed that nanocomposite properties were superior to the recycled PET in terms of strength and elasticity modulus. This improvement was attributed to nanoscale effects and strong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rPET matrix and the clay interface, as revealed by WAXS and TEM. © 2007 Wiley Periodicals, Inc. J Appl Polym Sci 104: 1839–1844, 2007  相似文献   
52.
2,2-双(2-噁唑啉)与苯酐联用改性回收PET的动态热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扩链剂2,2 双(2 噁唑啉)(BOZ)与苯酐(PA)联用改性回收PET,系统地考察了增黏改性后回收PET动态流变性能和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BOZ与PA联用的改性效果明显优于单用BOZ改性回收PET体系;但因扩链剂的加入,在PET分子链中引入的柔性链段而导致聚合物弹性模量下降。  相似文献   
53.
高温大颗粒气固流化床流化行为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光  徐德龙  范海宏 《化学工程》2007,35(1):16-19,63
通过数值模拟,对内含直径为3 mm流化颗粒的二维高温流化床开展了研究。其中欧拉途径被用于描述气相运动,而对颗粒相描述则采用拉格朗日途径。采用离散单元法跟踪颗粒在不同时刻位置和速度。结果表明:与300K时相比,1 000 K高温床的临界流化风速有所提高,压降脉动及床层最大膨胀比明显降低。1 000 K时,流化数提高至1.67,高温床内可见到大尺寸的气泡。在气泡之外上、下2个区域中处于气泡对称轴上的颗粒,水平速度具有相反的方向;而y方向上,这二部分颗粒群的速度均向上并大致在10-1m/s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54.
为解决半溶剂法发射药双螺杆成型工艺中预混捏合后物料形状及大小的差异悬殊,导致双螺杆挤出成型机吃料困难、挤出速度不均匀问题,将民用行业适于湿固体物料用粗碎机,通过主要工作参数及安全技术措施的改进,加工出一台适于高黏弹火药用的粗碎设备CSZZ-200。通过代料和真料实验,验证了装置性能。结果表明,经该粗碎机粗碎后的粒料,外形尺寸相对均匀,粒问不黏连,经双螺杆挤出后,挤出速度均匀稳定,解决了双螺杆挤出机中的喂料和出料不均匀问题。  相似文献   
55.
试验研究了骨料品种、骨料粒径对透水混凝土主要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骨料粒径的情况下,由碎石骨料配置的透水混凝土总孔隙率和透水系数明显大于卵石骨料配置的透水混凝土,碎石的强度变化幅度比卵石的变化幅度明显;随着骨料粒径的增大两种骨料配置的透水混凝土的孔隙率、透水系数均有所增大,在同一配合比情况下,随着骨料粒径的增大透水混凝土的强度呈非线性变化,且存在最佳粒径尺寸。  相似文献   
56.
通过轻骨料混凝土LC30,LC40与普通混凝土C30,C40的对比试验,研究了同等强度等级下轻骨料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得出了不同强度等级的轻骨料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将试验结果与规程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其差异,进一步给出下降段的应力应变曲线方程.  相似文献   
57.
为有效解决造纸法烟草薄片抄造回水循环使用易腐化变质而造成产品存在酸异味的问题,根据循环水质参数间相关性关系,从表征循环水中有害物质含量的角度出发,优选出电导率、氨氮作为循环水限制性参数,有效克服了行业中对抄造循环水盲目排放而带来的吨纸耗水大和产品质量隐患的问题,实现了抄造回水有效循环利用的目标。从造纸法烟草薄片感观吸味出发,建议循环水氨氮含量控制≤4.0mg/L。  相似文献   
58.
为克服现有计量型扫描探针显微镜(SPM)测量范围小、测量速度低的不足,提出了快速共焦显微镜和SPM结合的大量程、高速、可溯源扫描显微镜,实现了一种大行程纳米定位系统,用于显微镜的扫描定位。系统包括伺服电机驱动的两维机械位移台和压电陶瓷(PZT)驱动的三维柔性铰链微动台,具有双伺服环运动控制机制,由双频激光干涉测量系统进行反馈和溯源。为抑制系统噪声,提高定位精度,设计了数字切比雪夫滤波器,将噪声减小85%。在100 mm×100 mm×20μm行程内,系统具有优于5 nm的定位精度和2 nm的分辨率。  相似文献   
59.
为了探索综合利用废弃混凝土和废弃轮胎2种废弃材料的可行性,研究了掺加废橡胶微粒的再生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橡胶微粒的掺入改善了新拌再生混凝土的工作性,显著减小了橡胶集料再生混凝土的密度,但其强度随之降低,与橡胶集料混凝土相近.经聚合物改性,水泥水化产物和橡胶微粒之间形成一层聚合物膜"桥",改善了水泥石结构形态,提高了橡胶集料再生混凝土的延性.  相似文献   
60.
ATP系统的粗跟踪平台外框架对内框架的耦合作用以及内框架自身的不平衡所引起的加速度干扰是影响空间光通信系统光信号跟踪性能的重要因素。针对方位跟踪通道中的内框架系统结构,提出了应用一种混合自适应控制方法,该方法在设计自适应控制器时采用离散与连续相结合的方法,并将耦合作用和加速度干扰转换为对象的未建模动态进行处理。最终的仿真结果表明,被控对象在具有未建模动态和干扰的情况下,采用混合自适应控制算法能够获得较高的跟踪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