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6篇
化学工业   63篇
金属工艺   8篇
机械仪表   4篇
能源动力   4篇
轻工业   15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无线电   25篇
一般工业技术   21篇
冶金工业   2篇
原子能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81.
马义人  张荣华 《广东化工》2013,40(18):64-65,61
文章主要介绍了超分子光化学反应,即光化学反应应用于超分子体系。详细讨论了在超分子体系下光诱导电子转移过程中所涉及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原理。同时,在电子转移过程中介绍了Marcus理论以及量子力学理论。  相似文献   
82.
采用射频(RF)磁控溅射法制备稀土掺杂铁氧化物La0.3Sr0.7FeO3(LSFO)薄膜。电阻-温度关系表明,薄膜在测量温度范围内呈现半导体导电特性,其主要源于Fe3+和Fe5+离子的电荷有序排列,同时薄膜在250K时发生电荷有序态转变。激光作用诱导薄膜电阻减小,且光致电阻相对变化在190K时取得极大值为56.3%。利用变程跳跃模型对电阻温度曲线进行分析讨论,表明激光作用的内在机制是激光辐照诱导电子退局域化。  相似文献   
83.
模拟大脑中的神经突触是实现下一代计算机——类脑神经形态计算的关键一步。为了利用光子模拟神经突触的可塑性进而发展全光人工神经突触器件,文章开展了基于可控光诱导抑制效应的硫系非晶态半导体人工神经突触的实验研究。分析了材料化学组分和抽运光功率对该人工神经突触的调控作用,描述了该人工神经突触的可塑性。结果表明掺入不同杂质的硫系非晶态半导体平面波导具有不同的可控光诱导抑制过程,且抑制深度受控于抽运光功率的变化。基于这些特性,该人工神经突触展现出了配对脉冲易化功能、短程抑制功能、长程抑制功能,具有良好的可塑性。  相似文献   
84.
基于非饱和光诱导延迟荧光的光合能力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饱和光诱导延迟荧光(DF)进行植物光合能力快速检测方法中存在的耗电量大、可持续工作时间短的问题,以水稻叶片为样品,实验分析了不同非饱和光与饱和光诱导下DF衰减动力学曲线及强度间的关系,用自制的便携式叶片在位DF检测系统测定样品DF强度,并与广泛使用的LI-6400光合速率测定仪测量的样品光合能力进行对比测试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非饱和光与饱和光诱导DF的衰减动力学曲线具有相同的衰减趋势;曲线下面积有很好的线性相关性;非饱和DF强度与光合能力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因此,非饱和光诱导DF光强度可以作为表征植物光合能力的手段。  相似文献   
85.
光诱导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是在紫外/可见光照下实施的可控自由基聚合反应,可用于合成分子结构可控的功能性高分子材料。通过改变光照时间、强度和频率等因素来研究聚合反应动力学。光诱导ATRP反应中过渡金属催化剂质量分数实质性地降低至100 μg/g以下,使可控自由基技术的工业应用成为可能。从光源、催化剂、配体及引发剂等方面综述了直接/间接光诱导ATRP反应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86.
以己二胺哌啶(HMBTAD)为原料合成了新型受阻胺类光返黄抑制剂--己二胺哌啶氮氧自由基(HMB-TEMPO),详细研究r合成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以及HMB-TEMPO在粉单竹BCTMP中的应用.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以乙醇为溶剂,H2O2与HMB-TAD摩尔比为4.0:1,温度70℃,反应总时间10 h,其中H2O2滴漏时间3~4 h,催化剂Mg(OH)2用量为1.0%,产率达91%以上.与外购商品返黄抑制剂4-OH-TEMPO的对比实验表明,HMB-TEMPO具有较好的性质和返黄抑制效果,更适合竹子化机浆的光诱导返黄抑制.  相似文献   
87.
桉木光诱导氧化降解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尾叶桉(Eucalyptusurophylla)木粉在光照射下其木素和多聚糖的变化行为.研究表明,在光照射下木素及木素结构单元中的甲氧基含量降低,多聚糖含量降低,铜价升高.UV分析可知,木素光降解产物中羰基或与苯环共轭的乙烯双键结构较多.经GC-MS分析鉴定出尾叶桉SCMP浆40种低分子量木素光氧化降解产物,其中丁香基型占58.10%,愈疮木基型占18.75%,其它占21.93%,主要降解产物包括丁香醛、2-羟基-3-丁香基丙酸、3,4-二羟基苯甲酸,2-丁香基乙醇、丁香酸、丁香酸和香兰素等.另外也研究了光降解过程中木素自由基变化行为。ESR分析测定表明,光照射产生的自由基在纯的氮气或二氧化碳中相对稳定,在空气或氧气中游离基迅速衰减,从而证实光诱导氧化作用是木材或富含木素化学机械浆光降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8.
李能能  马继奎 《半导体技术》2018,43(7):540-544,549
基于n型晶体硅太阳电池,分析了经光辐照后电池各性能参数的变化,探究了n型晶体硅太阳电池光诱导衰减机理.使用工业化设备在大面积(156 mm×156 mm)n型单晶硅片上制备太阳电池.利用太阳光谱模拟仪对制备的太阳电池进行光照处理,对比各阶段太阳电池电性能参数.结果表明,光照时会导致太阳电池表面减反射膜SiN:H/Si界面处积聚大量固定电荷,增大界面态密度,破坏电池表面钝化层结构,导致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产生较大衰减,35 kWh/m2光辐照后n型硅太阳电池效率衰减3.6%.在380℃低温退火处理后电池效率基本可恢复到初始状态.内量子效率测试结果表明光辐照后电池短波区域响应减弱,前表面界面效应导致电池效率发生较大衰减.  相似文献   
89.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获得了2-吡嗪腈(2-CP)在气相中的电子吸收光谱,通过实验获得了2-CP在水、甲醇、乙腈和环己烷中的紫外吸收光谱和共振拉曼光谱。在B3LYP/6-311+G(d,p)计算水平上,发现A-带和B-带的电子跃迁主体为π→π^*。A-带共振拉曼光谱指认为6个基频的振动模式及其泛频和组合频,其中υ16(N1/N4面内弯曲振动),υ14(吡嗪环呼吸振动),υ10(C2C7伸缩振动+C3H9面内弯曲振动)的基频、泛频和组合频对拉曼光谱强度的贡献最大。在B-带,2-CP的结构反应动力学主要沿着υ5(C2C3/C5C6对称伸缩振动)和υ14(吡嗪环呼吸振动)反应坐标展开。A-带与B-带的主要贡献振动模的强度不同,结果表明,A-带与B-带的激发态反应动力学的结构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0.
用溶胶-凝胶(Sol-gel)法制备La0.7Sr0.3.MnO3(LSMO)靶材,用脉冲激光沉积(PLD)法在LaAlO3a(012)基片上沉积出厚度约为187 nm的LSMO薄膜,研究了真空退火对薄膜的输运和光诱导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薄膜的相变温度随着退火时间的增加而降低,薄膜的电阻率升高.在低温金属相光照使电阻率降低,在高温绝缘相光照则使电阻率升高.随着退火时间的增加,光电导(△p)先增大而后减小,在真空条件下退火40 min的薄膜光电导(△p)达到最大值为0.013 Ωcm.根据双交换作用解释了薄膜光电导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