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186篇
  免费   1934篇
  国内免费   1037篇
电工技术   3066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1805篇
化学工业   3220篇
金属工艺   961篇
机械仪表   2714篇
建筑科学   4583篇
矿业工程   1828篇
能源动力   764篇
轻工业   2307篇
水利工程   776篇
石油天然气   814篇
武器工业   243篇
无线电   5647篇
一般工业技术   1833篇
冶金工业   1214篇
原子能技术   166篇
自动化技术   4215篇
  2024年   307篇
  2023年   1103篇
  2022年   1012篇
  2021年   1296篇
  2020年   1116篇
  2019年   1263篇
  2018年   556篇
  2017年   716篇
  2016年   895篇
  2015年   1231篇
  2014年   2743篇
  2013年   1891篇
  2012年   2190篇
  2011年   2179篇
  2010年   1956篇
  2009年   2214篇
  2008年   2178篇
  2007年   1752篇
  2006年   1479篇
  2005年   1407篇
  2004年   1117篇
  2003年   1034篇
  2002年   762篇
  2001年   678篇
  2000年   589篇
  1999年   419篇
  1998年   370篇
  1997年   332篇
  1996年   263篇
  1995年   261篇
  1994年   192篇
  1993年   135篇
  1992年   134篇
  1991年   112篇
  1990年   99篇
  1989年   100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0 毫秒
41.
严杰文  魏纯 《中国计量》2020,(1):40-41,70
改革开放发展以及区域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产业发展更加呈现出区域性、集群分布的特点。产业集成度发展越来越高,对于产业链中检测的共性需求,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品过程控制,企业对产品全寿命周期的监控等,还没有系统的技术承担力量,或大部分均由企业自己承担解决。为有效提升集群产业转型升级,助力企业创新水平提升,培养一批质量效益一流的世界级产业集群,国家在战略层面提出计量技术新概念——产业计量,希望计量能通过量值技术建立产业链、生产环节以及产品使用周期内的质量监控体系。  相似文献   
42.
43.
44.
奥陶系灰岩+厚隔水层夹薄层灰岩+煤层的地层结构模式是我国石炭二叠系煤田带压开采的典型存在形式。尽管隔水层巨厚,由于其中夹有薄层灰岩含水层,导致深部开采时突水灾害仍然频发。由于突水系数的局限性,依据隔水层厚度、底板破坏带高度与奥灰导升带高度之和、突水系数将底板隔水层类型综合划分为极薄、薄、中、厚及巨厚5种类型,淡化突水系数在极薄、厚及巨厚隔水层中的应用。阐述了薄层灰岩在串连奥灰与煤层形成水害的独特作用,定义了深部底板奥灰及薄灰水害概念及突水模式,总结了其五维度特征,概括为充水水源的总源递进、充水通道的面状分散、充水强度的台阶增长、充水时间的滞后出水、充水水源水质的交换吸附,阐明了奥灰水渗透、扩容、压裂、导升经薄灰中转储运形成面状散流的突水机理,提出了相应的突水危险性评价公式P_03σ_3-σ_1-P_p+R_m。针对巨厚隔水层且传统井下底板加固甚至区域治理仍无法完全控制深部突水的现状,创新了全时域与全空域四维度奥灰及薄灰水害的"全时空"综合防治理念,空域上井上下相结合、奥灰及薄灰多层次区域治理与井下薄灰钻孔探治验相结合的全空间多层次立体网状防控布局,创建了全空域立体交叉网络探查、治理、验证、补充的"全空域"立体防治模式,形成了条件评估、探治验补、检验评价、监测保障的全时域"四位一体"技术质量控制流程,创立了"四位一体"立体网状全时空深部底板奥灰及薄灰水害防治方法。以邯邢矿区梧桐庄井田2603工作面为工程案例,确定奥灰顶面以下40~60 m和20~30 m、薄灰大青和山伏青灰岩为目标实施多层段地面超前区域治理及补充治理,配合野青和山伏青为目标井下补充治理和验证,形成立体网络治理;采用奥灰薄灰水文地质条件评估确定治理目标,用地面区域探查治理、补充探查治理以及传统井下查缺补漏验证前期治理效果,以治理效果检验、底板完整性评价、突水危险性评价、涌水量预测、排水能力评价等全面评估能否回采工作面,回采过程中采取水文监测、微震系统、矿压系统等综合监测手段紧盯薄层灰岩关键层,实现了工作面安全回采。  相似文献   
45.
煤矿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矿井水,不仅造成水资源的大量浪费,而且还威胁着矿区生态环境。本文综述了我国常见矿井水的常规处理方法,以及将矿井水视为水资源的可持续矿井水水处理与资源化技术,首次提出以“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对矿井水进行全时空处理,并着重阐述了矿井水分级处理、分质利用技术,反渗透浓水处理与资源化技术,煤泥处理与资源化技术,以及重金属回收与利用技术等,对煤矿区矿井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6.
该文利用色集事先分配法、构造染色法、反证法探讨了完全三部图K4,4,p (p≥1008)的点可区别IE-全染色问题,确定了K4,4,p (p≥1008)的点可区别IE-全染色数。  相似文献   
47.
48.
Full-Skip TFM(FSTFM)是在全聚焦成像技术(TFM)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超声相控阵后处理成像技术. 文中分别采用TFM,FSTFM这两种算法分别对典型的对接焊缝模拟试件中的上表面微小裂纹(垂直表面扩展,深度约1 mm)进行了成像检测. 结果表明,在TFM的成像中,无法观察到裂纹的存在;而在FSTFM的成像中,裂纹的根部和尖端成像清晰可见. 同时根据FSTFM的成像结果,测量出裂纹的扩展深度,且具有较小的误差. 另外,文中通过试验验证了FSTFM对于有余高的对接焊缝的上表面微小裂纹的成像检测同样适用.  相似文献   
49.
采用全新自主研发工艺和设备,对代森锰锌生产工艺进行创新,得到较为纯净的"络合态"化合物。该化合物对作物幼苗、幼叶、幼果的安全性提高了;解决了普通代森锰锌和络合态代森锰锌在合成、干燥、物料输送、含氨废水处理及分析检测等方面的技术难题;生产及分析中的废物处理与利用水平国际领先。实现了废水、尾气全部循环利用,废渣回用,废水趋零排放,对环境无污染;实现了络合态代森锰锌连续化生产,此生产工艺具有节能、节水和生产安全性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50.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给生产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可以有效地解决一些难题。建筑物信息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在各行各业中给用户提供三维模型表述,文章介绍了BIM和GIS的特点和运用,在轨道交通中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不同阶段的建设都可以依据这种技术。交通是联系经济命脉的载体,通过不断地完善为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创造出最大的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