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94篇
  免费   1039篇
  国内免费   731篇
电工技术   177篇
综合类   1510篇
化学工业   1538篇
金属工艺   1251篇
机械仪表   2620篇
建筑科学   2006篇
矿业工程   741篇
能源动力   113篇
轻工业   423篇
水利工程   497篇
石油天然气   704篇
武器工业   153篇
无线电   38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88篇
冶金工业   685篇
原子能技术   57篇
自动化技术   317篇
  2024年   132篇
  2023年   387篇
  2022年   390篇
  2021年   470篇
  2020年   435篇
  2019年   481篇
  2018年   309篇
  2017年   391篇
  2016年   460篇
  2015年   461篇
  2014年   773篇
  2013年   622篇
  2012年   660篇
  2011年   701篇
  2010年   584篇
  2009年   628篇
  2008年   725篇
  2007年   631篇
  2006年   544篇
  2005年   544篇
  2004年   562篇
  2003年   427篇
  2002年   360篇
  2001年   359篇
  2000年   269篇
  1999年   301篇
  1998年   229篇
  1997年   235篇
  1996年   234篇
  1995年   197篇
  1994年   202篇
  1993年   173篇
  1992年   142篇
  1991年   136篇
  1990年   113篇
  1989年   119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作者对含金石英脉剪切带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此类脉形成的3阶段模式,既不可见金的早阶段,微粒金的中阶段和自然金的晚阶段。金的富集度随着剪切带的演化而逐渐增加。本文指出全球范围内许多重要的金矿床受含金剪切带的控制。提出的模式可以解释一些剪切带中金矿床矿化的演化特点。  相似文献   
92.
围堰工程中常用复合土工膜连接防渗墙作为防渗体系,其连接部位的土工膜常会出现结构性破坏而造成集中渗漏现象。依据高土石围堰防渗体系中复合土工膜的受力特点,利用自主研制的低摩阻叠环式双向静动剪切试验机,考虑土工膜无伸缩节、普通竖向伸缩节和U型槽伸缩节3种连接型式,构建复合土工膜与防渗墙接头的结构模型,开展复合土工膜与防渗墙连接的大型剪切试验,研究不同连接型式下复合土工膜的受力变形机理。结果表明:①无伸缩节、普通竖向伸缩节和U型槽伸缩节3种连接型式下,复合土工膜的应变均随着剪切位移的增大逐渐增大,随着距防渗墙距离的增大逐渐减小;②3种连接型式下模型土体的应力-应变关系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峰值应力变化不大;③无伸缩节连接时,靠近防渗墙位置土工膜的峰值应变为4×10-3,普通竖向伸缩节连接时,相同位置处土工膜的峰值应变为3.5×10-3,设置U型槽伸缩节后峰值应变为6.51×10-4,与前2种连接型式相比,U型槽伸缩节较大程度地降低了土工膜的峰值应变,可以有效解决复合土工膜在防渗墙接头处的应变集中问题。研究成果可为高土石围堰工程防渗体系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3.
目前反倾岩质边坡弯曲倾倒破坏分析方法仍以基于极限平衡理论的悬臂梁模型为主,但大多未考虑坡脚岩层的剪切破坏。为准确评价该类边坡的稳定性,建立考虑坡脚岩层剪切破坏的分析计算方法。首先,根据岩层变形破坏特征,将边坡分为后缘稳定区、中部弯曲倾倒区和前缘剪切区3个区域;其次,建立弯曲倾倒-剪切滑移破坏模式的稳定性分析方法;最后,通过工程实例验证,并进行参数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分析方法与工程实际符合性较好;边坡在倾角较陡、坡角较大时稳定性最差,坡角对边坡稳定性影响大于岩层倾角的影响;岩层厚度及层面内摩擦角增加有利于边坡稳定性,且会扩大坡脚剪切区范围。研究成果对反倾岩质边坡破坏的防治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4.
在北方寒区的输水渠道工程建设中,衬砌混凝土和基土接触面的剪切破坏对衬砌结构安全存在显著影响.文章研究通过室内模拟实验的方式,研究了不同土质类型下渠道混凝土衬砌和基土接触面的力学变化特征,对在寒区输水渠道工程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特别是利用砂土换填粉质粘土可以获得更好的地基防冻胀效果.  相似文献   
95.
利用改装的土石料大型剪切仪对土工膜-砂砾石界面开展循环剪切试验,获得土工膜界面在不同竖向压力下的滞回曲线、主干线和阻尼比曲线,建立相应的剪切劲度和等效阻尼比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对循环剪切试验开展有限元数值模拟,所得计算结果与试验值总体吻合较好,合理反映了土工膜界面循环剪切过程的非线性和滞后性,验证了所建土工膜界面本构模型的正确性。进一步将模型应用于土工膜防渗土石坝的抗震分析中,计算得到的坝面土工膜的动位移、加速度、动主拉应变和动主拉应力符合一般规律,表明所建本构模型用于土工膜防渗土石坝抗震分析是正确可行的。  相似文献   
96.
土与混凝土接触面剪切强度是研究土与混凝土接触面力学特性的重要参数,是解释土与混凝土相互作用问题的理论基础,为探究含水率、干密度及法向应力对粉细砂与混凝土接触面剪切强度的影响,开展不同含水率、干密度及法向应力工况下粉细砂与混凝土接触面直剪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三种试验因素对粉细砂与混凝土接触面剪切强度影响的主次顺序为法向应力>含水率>干密度;粉细砂与混凝土接触面剪切应力-剪切位移关系曲线在低法向应力下表现出应变软化特性,在高法向应力下呈现出应变硬化特性;粉细砂与混凝土接触面在高法向应力下形成一定厚度的剪切带,且剪切带厚度和面积随着法向应力的增加而增大;在一定干密度下,粉细砂-混凝土接触面剪切强度在不同法向应力作用下随含水率的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粉细砂最优含水率附近接触面剪切强度达到极大值,且这种变化趋势随法向应力的增大而愈发显著。  相似文献   
97.
本文综合运用CAXA电子图版、Pro/ENGINEER三维设计软件对不同柔轮壁厚的谐波减速器进行三维建模,并把波发生器和柔轮的装配体导入到ANSYS Workbench有限元软件中,对谐波减速器动态载荷的工况进行模拟仿真,得到不同壁厚柔轮的应力应变分布规律,为谐波减速器的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8.
转向摇臂轴(图1)是汽车转向器的重要零件之一,其变位扇齿部位需要与齿条无间隙啮合,必须对变位扇齿进行精确建模,以实现后期的装配分析和精密加工。变位扇齿为变位渐开线齿轮的一部分,其变位特征贯穿整个齿的轴向长度。以往在采用NX6.0进行三维造型时,若使用其基本设置绘制变位渐开线齿轮,需要设计者首先计算轮廓线上的数据  相似文献   
99.
小秦岭金矿田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的华熊地块北缘,发育有产出于不同走向剪切带内的金矿脉。但是,目前研究和认识对矿脉和剪切带、以及不同方向矿脉之间的构造关系并不清晰。选择小秦岭中部善车峪一带的典型NNE向矿脉开展构造变形与矿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NNE向金矿脉以右阶排列的石英脉透镜体为特征,主体产状为120°∠70°; 矿脉产出于与之近平行的左行逆冲剪切带内,并改造了早期近EW向剪切带,其所处构造应力场环境为近EW向水平伸展; 矿体的主要矿石矿物为方铅矿、黄铁矿、闪锌矿等多金属硫化物,这些金属矿物多呈条带状或条纹状沿剪切面理或小角度斜交的张剪性面理贯入,显示与左行逆冲变形同期形成的特征。构造变形序列和矿化特征对比分析显示,小秦岭地区NNE向矿脉叠加改造了近EW向矿脉,其构造应力场环境分别与早白垩世和晚三叠世区域应力场特征一致。前人对于岩浆作用、成矿流体和成矿时代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认为,小秦岭地区经历了印支期和燕山期两期构造与成矿作用的叠加,从而推测NNE向金矿脉应形成于燕山期陆内构造变形阶段,而近EW向矿脉可能形成于印支期华北板块和扬子板块碰撞拼贴阶段。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