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49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15篇
电工技术   101篇
综合类   76篇
化学工业   569篇
金属工艺   266篇
机械仪表   1199篇
建筑科学   86篇
矿业工程   139篇
能源动力   115篇
轻工业   157篇
水利工程   119篇
石油天然气   132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3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63篇
冶金工业   116篇
原子能技术   13篇
自动化技术   4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237篇
  2013年   151篇
  2012年   186篇
  2011年   202篇
  2010年   149篇
  2009年   166篇
  2008年   188篇
  2007年   141篇
  2006年   139篇
  2005年   167篇
  2004年   144篇
  2003年   135篇
  2002年   97篇
  2001年   101篇
  2000年   101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72篇
  1992年   55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5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Planning》2014,(20)
卧式筒形罐体普遍存在于电厂之中,现存普遍采用的径向定位方法存在依赖制造厂标识、测量不直接、精度偏低等缺点,本文介绍了一种改进方法,能够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并为该类设备径向找正提供了可靠的参考。  相似文献   
82.
《聚酯工业》2012,(6):63-66
<正>~~  相似文献   
83.
84.
解亚鹏  张震 《辽宁化工》2012,41(6):627-629,636
简要介绍油罐的定义、用途以及油罐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发展前途.对各类典型油罐的设计思路进行展开陈述,包括卧式油罐的设计,内容涵盖卧式罐的定义、用途、优缺点和设计部分;设计部分包括蝶形封头的设计、简体轴向应力计算、简体轴向弯矩计算等等.其次是立式油罐的设计,主要内容包括定点法计算罐壁厚度、罐壁的开孔补强、立式罐顶载荷的确定等.  相似文献   
85.
通过分析现行加油站卧式金属罐容积表检定方法存在误差大的原因,提出采用两套1000L标准金属量器、液位开关、液位仪、电磁阀、PLC等设备组成基于标准量器的卧式金属罐容积表自动校准系统,通过实液比对,得到一组累计容积和液位对应关系的数据,利用Excel表,对原罐表数据进行修正,实现了卧式金属罐容积的自动校准,提高了测量准确度。  相似文献   
86.
魏中军 《机电技术》2011,34(1):130-132
通过对卧式内燃锅壳式燃油锅炉的检验,指出了该类型锅炉检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同时推荐了卧式燃油锅炉检验方法和检验重点.  相似文献   
87.
机床是由众多零部件组成的复杂机构,在设计时,单独对某几个件进行分析,无法反应整机的性能,要想准确的了解整机的各部分强度等性能,必须借助于有限元分析技术才能实现。这种基于分析基础上的设计能极大的缩短产品方研制时间,减少研发费用。同时,在设计初期就引入这种分析技术,更有助于设计者发现设计上的缺陷和不足,及时改进和修正,并还可提出多种设计方案进行分析比较,最终获得合理的设计结果.  相似文献   
88.
针对李雅庄矿选煤厂煤泥水系统存在的问题,采用两段浓缩+卧式沉降离心脱水机工艺对煤泥水系统进行改造,从而调整了产品结构,保障了洗水质量,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9.
探讨卧式金属罐容量比较法标定数据的处理问题,重点论述利用Excel及VBA编制处理软件实现自动化处理过程,此外还提供了关键VBA代码以方便读者查询参考。  相似文献   
90.
对于与卫星平台卧式安装的长焦距离轴三反空间相机,由于地面与在轨状态环境条件不同引起平台接口与相机产生温度差,导致相机视轴漂移影响成像质量。为解决此问题,提出了将柔性连接座、刚性连接座和可解锁连接座配合应用的优化连接方式,实现了相机与平台在轨状态3点静定柔性连接,并在运载阶段利用可解锁连接座提高相机基频。利用有限元方法对优化连接方式进行验证,平台接口温度降低15℃引起次镜角度变化为9.62(安装位置跨距1.2 m),满足光学设计要求;同时运载阶段相机在X、Y、Z三方向频率响应基频分别为120 Hz、120 Hz、110 Hz,与全刚性连接情况相比无明显降低。利用试验工装模拟平台进行温度变化替代试验,平台在温度提高15 ℃情况下,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相符,且次镜转角实测值与仿真结果最大误差为9%。试验结果说明优化连接方式解决了卫星平台与相机在轨状态温度差引起的视轴漂移的问题,提高了相机的在轨环境适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