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13篇
  免费   453篇
  国内免费   535篇
电工技术   177篇
综合类   575篇
化学工业   215篇
金属工艺   528篇
机械仪表   227篇
建筑科学   432篇
矿业工程   168篇
能源动力   30篇
轻工业   48篇
水利工程   123篇
石油天然气   1057篇
武器工业   20篇
无线电   644篇
一般工业技术   615篇
冶金工业   184篇
原子能技术   38篇
自动化技术   420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14篇
  2022年   147篇
  2021年   166篇
  2020年   134篇
  2019年   156篇
  2018年   98篇
  2017年   133篇
  2016年   151篇
  2015年   153篇
  2014年   238篇
  2013年   223篇
  2012年   221篇
  2011年   253篇
  2010年   217篇
  2009年   259篇
  2008年   299篇
  2007年   281篇
  2006年   296篇
  2005年   240篇
  2004年   213篇
  2003年   187篇
  2002年   158篇
  2001年   132篇
  2000年   114篇
  1999年   97篇
  1998年   106篇
  1997年   112篇
  1996年   88篇
  1995年   102篇
  1994年   100篇
  1993年   61篇
  1992年   59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6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31.
UPC模型是"钻头与正交各向异性地层相互作用模型"的代名词,是1988年提出来的。利用UPC模型,可以确定钻头在各向导性地层中的实际钻进方向,可以推论典型地层及钻头的各向异性钻井特性;将它与底部钻具组合力学分析程序配合使用,便可进行井眼轨迹预测和控制计算。本文公布了关于UPC模型的推证材料,给出了它的矢量表达式,并阐明了它的物理意义,以便正确理解和应用该模型。钻头与横观各向同性地层相互作用模型,作为UPC模型的一个特例,在实际计算中较常用,本文对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以利于正确认识这类模型。  相似文献   
32.
李文林  王鳕 《石油物探》1995,34(3):51-62
本文介绍了含裂隙地层二维介质的三分量波动方程和吸收边界条件,叙述了不同裂隙性质地层的仿真单炮记录和横波叠加时间剖面的正演方法,给出了模型及实际的横波叠加剖面仿真实例。  相似文献   
33.
横波速度各向异性初步探讨:—多波勘探资料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纵波、SH 型横波资料处理和解释过程中,我们发现四川 HBC 地区地下介质普遍存在方向各向异性。当横波通过方向各向异性介质时,分裂成两个波:一个波的偏振方向与裂缝平行,叫快横波;另一个波的偏振方向与裂缝走向垂直,叫慢横波。采用相应的观测和处理方法,便可获得快横波和慢横波剖面。根据同一界面的快、慢横波的旅行时可以求得各向异性系数。同样,还可以利用 SH 波与转换波的速度比求取各向异性系数。各向异性系数的大小,反映了裂缝的发育程度。如果野外作了 X、Y 分量观测,室内又作了坐标旋转处理,那么,就可以进一步确定裂缝带的方向。如果未作上述工作,也可以根据构造线走向,大致确定裂缝带的发育方向。  相似文献   
34.
1992年,Amoco石油开采公司、Conoco有限公司、斯仑贝谢勘探开发公司和斯坦福大学合作,进行了油藏地球物理研究项目,旨在描述北Cowden油田的西得克萨斯CO2先导试验中Grayburg组的油藏特征变量。本项目的目的是通过超越旅行时层析X射线成角法描述油藏的非均质性及流动各向异性。本项目包括一系列综合测量工作,即:旅行时层析X射线成象、反射物成象、分析油藏连续槽波、研究用于裸眼井应力曲线估  相似文献   
35.
研究了焦耳退火和等温退火对Fe73.5Cu1Nb3Si13.5B9非晶丝巨应力阻抗效应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非晶合金丝经电流密度为 26 A*mm-2的焦耳处理后, 其阻抗最大变化率达到25%, 灵敏度为1.71%*MPa-1; 淬态样品在580 ℃等温退火0.5 h后, 其阻抗最大变化率达到67%, 灵敏度为0.85%*MPa-1. 这两种退火方法都可以明显改善Fe73.5Cu1Nb3Si13.5B9非晶合金丝的巨应力阻抗效应, 阻抗的最大变化率与退火过程中晶化导致的平均各向异性的改变有关, 而灵敏度的差异是由退火方法导致材料机械性能的差异带来的.  相似文献   
36.
通过力学性能测试和显微组织观察研究了2197合金组织和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2197合金具有中等强度,小的各向异性,强的热稳定性。该合金在T8状态下能获得最佳的强度和塑性配合,在T6峰时效状态以析出少量δ′相、θ′相和T_1相联合强化为主。在2197合金的相组成中,T_1相析出数量不占主导地位,Al_6Mn弥散质点的析出有利于减小各向异性。2197合金中Li含量较低,使其呈现较强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37.
本文描述了一种基于简单光源、双光电池和惠斯通电桥的新型偏振荧光化学分析传感器。这种传感器可测量荧光物质浓度和pH值,所用电子仪器简单,可用电池电源,测量精度高,应用范围厂,非常实用。  相似文献   
38.
以Y30H-1的SrM预烧料为原料,通过对二次添加剂、二次球磨及烧结曲线的调整,做出了Br≥380mT,Hcb≥240kA穖-1,Hcj≥250kA穖-1,(BH)max≥27.0kJm-3的干压各向异性锶铁氧体产品。  相似文献   
39.
用电子探针(EPMA)、 X射线衍射仪和20 T脉冲强磁场测试仪研究了RE2(CoFe)17-xTix(RE=Nd, La)的结构与磁性. 结果表明, Nd2Co17-xTix 经过1050 ℃×15 h均匀化处理, 在x=1时, Nd2Co17型化合物变成Nd(CoTi)12和Nd2(CoTi)7型化合物, 而呈现出单轴各向异性. 此时合金的饱和磁化强度为0.7 T, 各向异性场为2250.3 kA*m-1. 对La-Co-Fe-Ti 2∶17型合金的磁特性进行了研究. 随着铁含量的增加, 合金的饱和磁化强度明显增加, 但也明显地降低了各向异性场.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