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43篇
  免费   1133篇
  国内免费   921篇
电工技术   979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1489篇
化学工业   1698篇
金属工艺   2959篇
机械仪表   1974篇
建筑科学   1918篇
矿业工程   1533篇
能源动力   441篇
轻工业   1251篇
水利工程   533篇
石油天然气   2017篇
武器工业   259篇
无线电   455篇
一般工业技术   2372篇
冶金工业   1435篇
原子能技术   211篇
自动化技术   272篇
  2024年   125篇
  2023年   517篇
  2022年   509篇
  2021年   590篇
  2020年   551篇
  2019年   600篇
  2018年   284篇
  2017年   404篇
  2016年   480篇
  2015年   580篇
  2014年   1185篇
  2013年   867篇
  2012年   1039篇
  2011年   1066篇
  2010年   893篇
  2009年   954篇
  2008年   1199篇
  2007年   1051篇
  2006年   853篇
  2005年   913篇
  2004年   783篇
  2003年   651篇
  2002年   620篇
  2001年   583篇
  2000年   519篇
  1999年   460篇
  1998年   403篇
  1997年   406篇
  1996年   394篇
  1995年   406篇
  1994年   336篇
  1993年   316篇
  1992年   299篇
  1991年   286篇
  1990年   315篇
  1989年   253篇
  1988年   47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程康 《爆破器材》1993,(4):27-29
1 引言预裂爆破和光面爆破自问世以来,在铁道、水利、矿山、交通等部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目前控制断裂的方向归纳起来有三种:机械刻槽、聚能药罩和空孔效应。由于前两种需用专门设备,而且成本较高,无法在大规模生产中推广应用。人们在光面爆破试验中发现,爆炸应痢迹龋裕础薄溅病迹龋浴建的传播在邻近空孔周边产生应力集中,连心线方向最远点和最近点出现拉应力极大  相似文献   
62.
岩石爆破的逾渗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乾坤  杨永琦 《爆破》1996,13(2):7-11,24
本文在分析几种典型的岩石爆破损伤模型的基础上,发现岩石爆破损伤演化具有明显的逾渗效应。采用逾渗来描述岩石爆破损伤断裂这一动态过程是可行的,并提出了进一步可能的研究途径。  相似文献   
63.
本文从试验现象出发,建立了以数理统计为基础的混凝土受拉全过程曲线方程。研究表明,混凝土受拉应力应变全曲线是混凝土试件内部的粘结界面与水泥胶合物在外拉力作用下逐步断裂造成的。文章所建立的方法不仅可以解释许多试验现象,模拟混凝土受拉全曲线,而且还可以得出试验中难以测出的结果。  相似文献   
64.
调制了裂纹尖端的等应变条纹云纹图象,直观地描述了裂纹尖端的应变场,为裂纹尖端的应力应变分析和裂纹扩张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5.
66.
67.
68.
应用应力强度因子理论和J积分理论得到了材料断裂韧度J_(IC)和平面应变断裂韧度K_(IC)的试验方法,并对抽油杆材料35Mn2钢的机械性能进行大量实测。这项试验研究为评定抽油杆缺陷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9.
张学锋 《中国电梯》2004,15(13):52-53
电梯门是封闭电梯井道开口,防止发生剪切和坠落事故的重要部件。据统计,由于人员被运动的轿厢剪切或坠入井道的事故在整个电梯事故中占到40%以上,而且这些事故后果都十分严重,因此国家标准规定了防止发生人员剪切和坠落必须具备的安全保护装置。但由于电梯生产企业对国家标准的  相似文献   
70.
断裂沟通含油气盆地不同层位、不同时代的烃源岩和生储盖组合,成为连接烃源岩和各种圈阔的重要渠道,导致了多种类型的与断裂有关的油气藏的形成。柴达木盆地的断裂控烃特征明显,断裂上下盘油气差异聚集现象十分普遍,不同构造系统区具有不同的油气差异聚集机理和模式。其根本原因是断裂上下盘具有不同的地质特征和油气运聚成藏条件,它们往往是互为消长的关系。油气是富集在断裂的上盘,还是聚集在断裂的下盘,取决于具体的地质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