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90篇
  免费   595篇
  国内免费   375篇
电工技术   274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763篇
化学工业   3237篇
金属工艺   2186篇
机械仪表   574篇
建筑科学   783篇
矿业工程   311篇
能源动力   45篇
轻工业   1198篇
水利工程   83篇
石油天然气   252篇
武器工业   122篇
无线电   397篇
一般工业技术   1440篇
冶金工业   1833篇
原子能技术   101篇
自动化技术   60篇
  2024年   59篇
  2023年   195篇
  2022年   231篇
  2021年   240篇
  2020年   215篇
  2019年   256篇
  2018年   138篇
  2017年   213篇
  2016年   194篇
  2015年   247篇
  2014年   549篇
  2013年   409篇
  2012年   547篇
  2011年   563篇
  2010年   582篇
  2009年   597篇
  2008年   740篇
  2007年   741篇
  2006年   684篇
  2005年   705篇
  2004年   650篇
  2003年   649篇
  2002年   494篇
  2001年   441篇
  2000年   433篇
  1999年   303篇
  1998年   319篇
  1997年   328篇
  1996年   371篇
  1995年   306篇
  1994年   244篇
  1993年   221篇
  1992年   194篇
  1991年   206篇
  1990年   177篇
  1989年   172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81.
塑料用抗静电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介绍了塑料抗静电剂的特性、抗静电机理、使用方法、影响因素和效果评价。概述了抗静电剂的国内现状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2.
可再分散聚合物粉末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在乳化剂和水溶性高分子作为保护胶体共同存在下,对苯乙烯和丙烯酸丁酯为主要单体的体系进行乳液聚合,然后用无机酸或无机盐对聚合物乳液进行破乳,制得可再分散聚合物粉末,并对其在分散后所形成乳液的性能进行了测定。探讨了无机酸或无机盐破乳对所得聚合物粉末再分散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证实,制得的聚合物粉末具有良好的再分散性。  相似文献   
83.
84.
孙康  刘辉  李伟 《有色金属》2003,55(3):16-18
采用微波加热法,研究了钛配离子热分解水解反应的规律。结果表明,水解产物在大气气氛和300℃下煅烧2h,所得产物为锐钛型TiO2粉末。在紫外线照射下,乙酸经Ti02光催化反应12h后,残余量小于初始量的20%。  相似文献   
85.
采用非真空中频感应炉熔炼,氮气雾化,水中淬冷的制粉工艺,研制成铁-钴-镍软磁性合金粉末,性能测试与实际试用结果表明,该磁粉具有良好磁性能和机械工艺性能,完全能满足磁粉离合器或制动器的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86.
文章以油脂、NaOH、乳化剂O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抗静电柔软剂,通过轧-烘-焙工艺,应用于涤棉织物抗静电柔软整理,同时对整理效果进行了测试,分析了工艺条件对整理效果的影响,从而得出最佳整理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87.
介绍了静电的危害及纺织品抗静电的机理,并分类介绍了目前所使用的纺织品抗静电技术的方法,最后指出了纺织品抗静电技术的不足,并对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88.
《昆钢科技》2006,(3):3-3
国外研究人员研究了在RH处理期间向钢水喷吹不同粉末的试验,以研究RH处理期间喷吹反应粉末对调整并更好地控制钢水成分的可能性。通过研究得到以下结论.  相似文献   
89.
嵌织式抗静电织物的设计与生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针对嵌织式抗静电织物的特点 ,着重论述了织物组织结构设计 ,导电纱线在织物中的配置 ,原料选择的理论依据 ;介绍了改进牌楼式吊综装置 ,在有梭织机上制织 2 1嵌织式抗静电织物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0.
戴红 《有色金属》2002,54(Z1):57-60
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水解沉淀法制备的Mo和Ru纳米粉末的形貌,研究纳米Mo和Ru粉末的生长机制及热稳定性.结果表明,纳米Mo粉末的生长机制为聚集-长大-烧结,表面积减小,而纳米Ru粉的表现为颗粒有限长大-晶粒-烧结.纳米Ru粉的形成温度为350℃,而纳米Mo粉为860℃.纳米Mo粉的热稳定性高于纳米Ru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