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3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8篇
电工技术   11篇
综合类   24篇
化学工业   106篇
金属工艺   105篇
机械仪表   270篇
建筑科学   20篇
矿业工程   46篇
能源动力   44篇
轻工业   52篇
水利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40篇
武器工业   10篇
无线电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44篇
冶金工业   46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3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简要介绍了XJ-200挤出机经济简单的大修方案,特别是挤出机主要部件──收敛式螺杆和衬套的修复及水套的清理方法,可为同行大修挤出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3.
工装中的偏心轴要求高,制造困难,尤其是偏心距难以保证。图1为工装中常见的偏心轴结构。  相似文献   
54.
陈宝  柯坚  陈茜  赵鹏  雷刚 《机械设计》2015,(3):95-99
鉴于衬套对悬架及整车性能影响较大,以扭力梁后悬架的橡胶-钢衬套为研究对象,先通过有限元分析结合响应面优化算法对相应Yeoh本构模型的多系数寻优,拟合出逼近试验曲线的沿x/y/z三向刚度仿真曲线,为优化后的衬套模型建立新的边界条件,求解拟合出绕x/y/z三向扭转刚度仿真曲线;进一步以扭力梁后悬架的极限扭转为工况,分别对含全6向刚度衬套力学模型和含刚柔耦合预紧衬套模型的扭力梁后悬架进行结构强度分析,两种分析结果均满足材料强度要求,最大应力和最大位移出现位置相同,各自相对误差分别是6.58%和1.27%,工程中属可接受范围。研究表明,在开展小变形范围内的悬架橡胶-钢衬套相关研究时,为达到减小建模工作量、缩短计算时间、不降低计算精度等目的,可以使用简单的全6向刚度衬套力学模型代替其他较复杂衬套模型。  相似文献   
55.
《机械强度》2015,(6):1052-1056
为了研究开发设计过程中橡胶衬套的静态特征,采用Mooney-Rivlin本构模型,对一种后控制臂橡胶衬套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分析。分析分别加载衬套的在极限工况下的压缩位移、偏摆角度以及扭转角度,计算出衬套轴向刚度、径向刚度、扭转刚度与偏摆刚度,并将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仿真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可以为衬套的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6.
基于Python的ABAQUS二次开发技术,对汽车控制臂橡胶衬套进行结构参数优化。以橡胶衬套的设计刚度为优化目标,以橡胶衬套的结构参数为设计变量,通过Python语言脚本,实现结构参数的自动变化和输出数据的自动处理,最后找到一组最优的结构参数,能同时满足橡胶衬套X和Y两个方向的刚度要求。  相似文献   
57.
强力旋压成形工艺的轴线直线度误差对采用该工艺生产的连杆衬套的产品使用可靠性有很大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方法,利用数值模拟技术手段,获得了以减薄率、进给比、首轮压下比、主轴转速为试验因素,内、外轴线直线度误差为评价指标的试验数据。基于试验因素和评价指标应用BP神经网络技术建立了4-10-2的三层神经网络结构模型,得到了减薄率、进给比、首轮压下比、主轴转速和轴线直线度误差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用试验所得到的数据对模型进行了训练和预测,并将预测值与仿真值相比较。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有效预测连杆衬套强力旋压轴线直线度误差。  相似文献   
58.
张永亮  樊文欣 《机床与液压》2015,43(10):185-186
对某薄壁衬套进行加工工艺分析,需要为加工油槽和铣两个10°的斜面设计一套专用夹具。根据零件精度要求和工序设计了一套底座为斜面的加工中心专用夹具,该夹具具有快速装夹、定位等功能,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加工成本。  相似文献   
59.
为提高压气机级间篦齿密封封严性能,设计矩形开槽、梯形开槽、矩形挡环和梯形挡环4种衬套结构,数值研究不同压比和间隙下衬套结构对篦齿密封泄漏特性的影响,并与光滑衬套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随压比增加,流体加速,密封泄漏量均增大,然而设置挡环衬套可直接阻碍壁面射流,其中梯形挡环可以引导射流回冲,加剧齿腔中湍流混乱程度,故泄漏量增速逐渐变缓;间隙相同时,挡环衬套密封效果最好,开槽衬套仅在最佳间隙值时才凸显其封严优势,而挡环衬套随间隙增加封严优势逐步放大。因此,高压比大间隙工况下,挡环衬套封严性能更好,其中梯形挡环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60.
某壳体组件是某发动机中的核心关键零件,该组件加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产品故障率的高低。随着新制产品和大修任务量的逐年增加,原来的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已经无法满足产品的交付需求,急需提高零件的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该壳体组件中含有3组石墨衬套孔,孔径公差小,形位公差严,加工难度大。原工艺安排钻模对3组孔进行加工,通过扩孔、铰孔保证石墨衬套孔的尺寸和形位公差要求,零件的加工质量受制于钻模、刀具的制造精度,零件合格率低,返工率高,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在现场加工改进过程中,通过更换加工设备,优化工装、刀具,并选用合理的切削参数,从而提高了零件的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