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587篇
  免费   4739篇
  国内免费   3062篇
电工技术   8427篇
技术理论   3篇
综合类   5003篇
化学工业   28873篇
金属工艺   2637篇
机械仪表   3137篇
建筑科学   5177篇
矿业工程   2218篇
能源动力   1205篇
轻工业   3317篇
水利工程   1194篇
石油天然气   14172篇
武器工业   631篇
无线电   7349篇
一般工业技术   4004篇
冶金工业   3147篇
原子能技术   359篇
自动化技术   5535篇
  2024年   484篇
  2023年   2040篇
  2022年   2139篇
  2021年   2270篇
  2020年   2048篇
  2019年   2391篇
  2018年   1227篇
  2017年   1757篇
  2016年   2075篇
  2015年   2425篇
  2014年   4841篇
  2013年   4067篇
  2012年   4618篇
  2011年   4858篇
  2010年   4268篇
  2009年   4790篇
  2008年   5250篇
  2007年   4587篇
  2006年   4475篇
  2005年   4531篇
  2004年   4362篇
  2003年   3687篇
  2002年   3160篇
  2001年   2810篇
  2000年   2501篇
  1999年   2075篇
  1998年   1787篇
  1997年   1593篇
  1996年   1571篇
  1995年   1338篇
  1994年   1179篇
  1993年   1108篇
  1992年   1088篇
  1991年   995篇
  1990年   877篇
  1989年   865篇
  1988年   72篇
  1987年   41篇
  1986年   35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27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5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1年   1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采用1.0G超支化大分子(1.0G)、3-取代水杨醛和NiCl2·6H2O为原料,依次经席夫碱反应和络合反应合成了3种新型具有不同取代基位阻的超支化水杨醛亚胺配体及其镍系催化剂,利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紫外光谱(UV-vis)、电喷雾质谱(ESI-MS)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等方法对合成出产物的结构进行表征。考察了配体空间位阻、溶剂种类、助催化剂种类及反应条件对催化乙烯齐聚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配体空间位阻对催化乙烯齐聚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当以甲苯为溶剂、甲基铝氧烷(MAO)为助催化剂,在最佳反应条件下,超支化邻苯基水杨醛亚胺镍系催化剂催化乙烯齐聚的活性为2.81×105g/(mol Ni·h),对高碳烯烃(C10+)的选择性为34.28%。此外,在超支化水杨醛亚胺镍系催化剂催化性能评价的基础上,对其催化乙烯齐聚的机理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2.
三元复合驱油体系中驱油剂的协同效应,会使油水间的界面张力大幅度下降,原油采收率大幅度提高;但三元复合驱油体系的色谱分离现象也会破坏其协同效应和完整性,揭示色谱分离现象及其影响因素对于改善三元复合驱油效果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以油藏工程和分析化学理论为指导,以化学分析和物理模拟为技术途径,并以大庆喇嘛甸油田典型区块地质特征和流体性质为研究对象,开展强碱三元复合驱色谱分离现象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前置高浓度聚合物段塞后,可以有效扩大波及体积,但表面活性剂与碱和聚合物之间无因次等浓距增加,色谱分离现象加剧。大庆油区喇嘛甸油田不同区块油水性质差异对色谱分离现象存在影响,原因在于部分重烷基苯石油磺酸进入油相,影响水相中浓度检测值。强碱三元复合驱油体系中表面活性剂与碱和聚合物之间色谱分离程度比较严重,碱与聚合物之间较弱。  相似文献   
43.
茶意悠悠     
迢迢千里之外,学生捎了一斤茶叶给我,并且带话要我一定留下饮用,切勿转赠他人。茶叶装在牛皮纸袋里,纸袋上只是用绿色油墨印着茶叶的名称、商标、产地等必要的信息,素得几近土气。里面的茶叶是用薄一点儿的牛皮纸分装成两包,手工包制的。四四方方的两包茶,形状、大小乃至纸张折叠出的线条和棱角都几乎一模一样,看起来打包者的手工非凡。纸袋拎起来轻飘飘的,因为除了两层纸就只有茶叶。我把其中的一包拿在手里,尚未抵近脸庞,一股氤氲之气便迎面而来,待我将其放回袋中,手上已然留有余香……  相似文献   
44.
简单介绍了氢氧直接合成过氧化氢(DSHP)技术的优缺点,结合有关专利分别详细介绍了杜邦公司和Evonik–Headwaters公司的DSHP工艺。最后指出,DSHP是一种值得广泛而深入进行研究和开发的、代表过氧化氢合成工艺未来发展方向的绿色合成工艺。  相似文献   
45.
针对高可靠度机载多余度EWIS各组成部分寿命服从指数分布但参数未知的情况,提出采用无失效数据可靠度分析方法评估EWIS的可靠度水平。通过Monte-Carlo仿真方法对连接形式为“先并联、后串联”EWIS各组成部分寿命进行抽样,利用“最小最大值”方法获得系统寿命的抽样值,用概率纸检验法初步判断EWIS寿命是否服从威布尔分布,再用Pearson拟合优度检验法判断EWIS寿命是否服从威布尔分布。结合无故障飞行时间的样本值与EWIS寿命服从威布尔分布的假设,采用无失效数据分析方法评估EWIS的可靠度水平。研究方法对机载多余度EWIS无失效数据可靠度分析有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46.
成功合成了2种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并探究其在CO2电催化还原反应中的应用。结果表明,二维ZIF-L催化剂的CO2电催化还原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显著高于ZIF-7。在-1.3 V(vs.RHE)时,CO法拉第效率可达78.5%,是相同电势下ZIF-7的近2倍;CO的电流密度为16.8 mA/cm2,高于文献中报道的Zn基MOFs上CO的电流密度值。二维ZIF-L催化剂独特的孔腔结构有利于CO2的吸附,从而有效催化CO2电还原。  相似文献   
47.
抗高温无固相甲酸盐钻井液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室内通过选用两种新型聚合物材料构建了一套抗高温无固相甲酸盐钻井液体系,室内研究表明该钻井液体系抗温性能稳定、抑制性好、抗污染能力强。该钻井液体系在渤中19-6区块井的应用效果较好,其流变性能满足钻进需求,携岩效果好,井壁稳定,起下钻过程中未出现遇阻、遇卡等问题,特别是对环境、储层保护效果好。现场测试产量良好,油气产量均达到预期水平。  相似文献   
48.
49.
制备了不同助剂修饰改性的Cu/SBA-15催化剂,利用FTIR,XRD,H_2-TPR和XPS等表征手段对改性的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催化剂在其他酯加氢反应中的性能。表征结果显示,B和Fe助剂可以增强Cu/SBA-15催化剂在酯加氢反应中的催化选择性,B改性的Cu/SBA-15催化剂可以降低其铜活性中心粒径,提高还原之后的Cu~+含量,从而有利于提高催化反应选择性,而Fe改性的Cu/SBA-15催化剂降低Cu粒径的同时,增加了Cu~0含量,并且对酯类也具有活化作用,从而提高了催化选择性。实验结果表明,B和Fe能够加强Cu/SBA-15催化剂的性能,并且Cu-Fe/SBA-15催化剂可广泛应用于丙二酸二乙酯,草酸二甲(乙)酯和乙酸乙酯加氢反应中。  相似文献   
50.
Replacement of precious single metal catalysts with cost-effective, highly-dispersed composite catalysts for catalytic hydrothermal conversion of residue holds tremendous promise for the residue upgrading technologies. Organic metals were added to the feed as the oil-soluble precursors, and transformed into the catalytic active phases in this work. Physical properties and structures of the composite catalysts had been investigated by X-ray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X-ray diffract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he composite catalysts were found to be highly efficient in the catalytic hydrothermal conversion of both model compound and residue. Increased metal dispersion and synergistic effects of two metals played indispensable roles in such catalytic system. Results showed that under the test conditions in the article, the catalyst had the best catalytic performance when the mass ratio of molybdenum to iron was 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