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6篇
  免费   137篇
  国内免费   35篇
电工技术   132篇
综合类   103篇
化学工业   669篇
金属工艺   193篇
机械仪表   349篇
建筑科学   78篇
矿业工程   112篇
能源动力   78篇
轻工业   79篇
水利工程   194篇
石油天然气   60篇
武器工业   15篇
无线电   5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5篇
冶金工业   67篇
原子能技术   49篇
自动化技术   24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120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120篇
  2011年   119篇
  2010年   103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112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127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71.
为真实有效地反映长距离大运量带式输送机机头架的整体性能,更方便地设计输送机机头架,对机头架进行了模态仿真.运用模态分析理论和ANSYS软件对机头架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并仿真分析研究了机头架前6阶的固有频率和振型图.结果表明,在不同固有频率下,机头架结构出现立柱振动变形、横梁振动变形和斜撑处振动变形,为保证机头架系统的安全性,应避免受到接近3545 Hz和接近66 Hz载荷的作用.研究结果为整个带式输送机机头架系统的动态特性分析提供了重要参考,同时也为结构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2.
为了研究窄小流道内气液两相逆向流动问题,以空气-水为工质,对竖直窄矩形流道内液泛过程及液泛特征点进行了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并与传统流道液泛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竖直窄矩形流道内液泛起始点符合Wallis关系式,与传统流道液泛起始点以压差突变进行判断不同,窄矩形流道内液泛起始点的判断以有水被携带出流道为标志.窄矩形流道内完全携带点与水流量大小、实验段入口条件无关,只与气体流量大小有关;流向反转点与试验段壁面干燥程度有关,与水流量大小及气体入口条件无关.  相似文献   
73.
介绍了大连橡胶塑料机械有限公司挤出压延法内衬层生产线主要部分的技术参数。重点介绍了挤出机头的结构特点与优势。与该公司另外一种较老的机头进行了三维流场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74.
75.
通过模型试验,研究了高速艇从压栽半潜状态自由变深到高速滑行状态的水动力现象.结果表明,当客积傅氏数大于1.25时,与舷外相通的水能完全自动排出.高速艇自由变深主要有以下5个原因:惯性作用、压栽水逐渐排出导致的艇体上抬作用、艇艉由于负压形成的空穴对压戢水的吸附作用、艇体动升力导致的艇体上抬作用、有利的艉倾作用.其中对具有较快加速运动的情形,惯性作用起重要地位,艇体动升力在排出流道水方面所发挥的作用相对较小,但在保持流道水排空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76.
大型泵站进水流道技术改造优选设计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进水流道的出口流态决定了水泵的进水条件,直接影响到水泵的能量性能、汽蚀性能和安全运行性能,在进水流道水力设计和模型试验中应给予特别重视。本文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模拟了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某大型泵站不同进水流道设计方案时的内部三维流动,计算结果与模型试验和泵站运行中观察到的实际情况相当吻合。把水泵进水条件和流道水头损失作为流道水力设计的目标函数,通过计算机数值模拟和优选,获得了优秀的进水流道设计方案。流道出口水流轴向流速的分布均匀度提高了3.26%,出口水流的偏流角减小了1°,水头损失减少了24.1%,水泵的进水条件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77.
钟形箱涵式进水流道泵装置特性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钟形箱涵流道过流特性及流态进行了试验分析,结合浦东薛家泓泵站模型试验,对钟形箱涵流道立式潜水轴流泵站模型泵装置的能量、气蚀、飞逸特性进行了全面试验研究,得出泵装置综合性能曲线及飞逸特性曲线,同时用示踪线法对进水流道内的流态进行了观察研究,试验分析了不同导流方案对模型泵装置能量特性的影响,提出了改善流态的有效措施,对优化设计高效潜水轴流泵装置提出了几点建议。研究成果不仅对薛家泓泵站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必要依据,对提高泵站运行维护水平,保证同类泵站安全可靠运行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8.
本文介绍了采用 CFD 技术首次对主泵机组进行的全流道计算分析。并将多个工况的全流道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表明该计算方法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79.
实验研究了平行窄缝流道板状燃料组件的流速分布。实验以无离子水作流动介质,在常压及不同Re条件下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Re条件下,横向单通道流速分布呈中间流速高、边缘流速陡减的梯形分布,符合常规流道流速分布特点;纵向平行多通道间的流型呈中间流速低、边缘流速高的凹型分布,这种凹型分布是由入口结构件造成的,对反应堆堆芯流量的均匀分配不利。  相似文献   
80.
内筋将型材截面分隔成封闭的多型腔结构,以增加型材的强度,同时也增加了挤出模设计难度.为了指导挤出模的设计,提出了口模内筋间隙和内筋流道平直段长度的设计原则以及内筋供料方式的智能选择.在此基础上,在SolidWorks2000平台上开发了一个基于知识的、具有型材截面尺寸自动识别功能的内筋流道CAD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