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61篇
  免费   567篇
  国内免费   180篇
电工技术   147篇
综合类   956篇
化学工业   3530篇
金属工艺   85篇
机械仪表   142篇
建筑科学   2578篇
矿业工程   161篇
能源动力   485篇
轻工业   1192篇
水利工程   722篇
石油天然气   396篇
武器工业   3篇
无线电   38篇
一般工业技术   291篇
冶金工业   423篇
原子能技术   8篇
自动化技术   51篇
  2024年   113篇
  2023年   413篇
  2022年   354篇
  2021年   347篇
  2020年   361篇
  2019年   343篇
  2018年   116篇
  2017年   240篇
  2016年   291篇
  2015年   344篇
  2014年   769篇
  2013年   642篇
  2012年   716篇
  2011年   687篇
  2010年   686篇
  2009年   652篇
  2008年   596篇
  2007年   561篇
  2006年   425篇
  2005年   432篇
  2004年   387篇
  2003年   321篇
  2002年   205篇
  2001年   185篇
  2000年   157篇
  1999年   155篇
  1998年   95篇
  1997年   81篇
  1996年   117篇
  1995年   84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59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朱启凤  吴雪  张英  何佳  贾付权 《给水排水》2021,47(12):20-25
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在削减水污染负荷的同时也会产生大量污泥,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处置,会造成二次污染和资源浪费.目前,昆明市共有38座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日产污泥1059 t,其中主城区污泥产生量占全市的77.8%.昆明市污泥处理处置经历了从简易堆存到资源化利用的规范化过程.以昆明市为例,分析当代城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路径的选择,并进行污泥管理现状分析和处理处置成本测算,提出进一步完善污泥处理处置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72.
为了高效培养AAO工艺菌种,实现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快速投产,以广东省某污水处理厂为例,介绍了污泥培养驯化过程和经验.该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为3×104 m3/d,采用AAO+磁混凝沉淀工艺.利用大粪和地脚粉作为碳源培养菌种,实现了短时间、低成本、高效率的培养,培养驯化周期为30 d,吨水成本为0.171元,调试期间二沉池出水满足一级A标准.研究分析了污泥培养驯化中易发生的污泥絮体变小现象,提出了减少曝气量、增加外回流量、降低二沉池负荷等解决措施,为同类污水处理厂调试和试运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3.
次瀚林  王先恺  董滨 《净水技术》2021,40(6):77-82,99
碳足迹分析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技术能耗评估和资源优化配置的方法.文中采用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提供的方法,对干化-焚烧、深度脱水-干化-焚烧、厌氧消化-深度脱水-干化-焚烧3种基于焚烧的污泥处理处置技术路线进行碳足迹分析.结果表明,污泥干化-焚烧技术路线净碳排放量最低.厌氧消化虽然是污泥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方式,但由于我国污泥有机质偏低,污泥单独厌氧产气率低,沼气利用产生的能量不足以弥补该过程的消耗.污泥干化和脱水环节产生的碳排放量较大,因此,优化热源、减少药剂使用可以实现碳减排;另一方面,推行污泥与城市有机固废高效协同厌氧,提高沼气产率,增加碳汇,也可以减少总的碳排放量.  相似文献   
74.
张帅领  邵钦  林莉峰 《净水技术》2021,40(12):58-62
污泥经干化后进行焚烧已成为市政污泥处理的一种趋势,精确稳定控制进焚烧炉的半干污泥投加量是维持焚烧炉燃烧工况稳定的关键.因半干污泥具有颗粒度不均、黏性高、有弹性、有堆积空隙等固有特性,目前没有直接测量入炉半干污泥投加量的计量仪表,需要通过泵频率或计量装置间接控制入炉污泥量.针对半干污泥计量,研究了在半干污泥输送系统中加入计量槽装置,通过利用料斗内物料减少速率来计算半干污泥流量的计量方法,并给出了计量装置工作的控制过程.该方法在上海市某污泥干化焚烧工程中实际应用的结果表明,与常规的控制污泥输送螺旋频率来测量污泥流量的方法相比,该方法可以实现半干污泥量的精确自动控制,保持焚烧炉燃烧温度和工况相对稳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5.
中国城市污水处理的瓶颈、缘由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在城市污水收集与处理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源自于独特污水水质特征,中国城市污水处理效率的改善仍然面临瓶颈.该文着重比较了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城市污水处理在能量回收、氮磷营养物去除和污泥产率方面的差异,并在资料支撑的理论分析基础上,揭示了因为下水道渗漏、化粪池设置等因素导致的中国城市污水独特的水质特征(高无机悬浮固体(inorganic suspended solids,ISS)质量浓度、低碳氧需求(COD)和低碳氮比)与城市污水处理厂较低的运营效率和性能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中国需要制定适合自己独特污水水质特性的处理过程设计指南.鉴于下水道系统建设与修复耗时长久,改善现有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效率和可持续性应该与下水道修复和制定设计指南同时推进,提出了三点建议:提高除砂效率、应用污泥发酵和厌氧消化、优化现有工艺并开发低碳源生物脱氮新工艺.  相似文献   
76.
针对某机械加工厂含水基切削液清洗废水水质成分复杂,COD、石油类等污染物浓度高且处理难度大的特点,采用"隔油+混凝气浮"预处理去除废水中大量的石油类污染物和悬浮物,再通过"UASB+MBBR"降解废水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结果表明:该组合工艺对COD、石油类、悬浮物平均去除率分别达95.5%、98.8%、92.1%,最终出水水质ρ(COD)≤500 mg·L-1、ρ(石油类)≤20 mg·L-1、ρ(悬浮物)≤400 mg·L-1,满足所在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纳管标准;废水处理成本为6.7元·m-3,处理成本合理。  相似文献   
77.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生活污水量急剧增加。污泥作为污水处理后的附属产品,对环境影响极大,因此污泥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迫在眉睫。燃煤电厂污泥掺烧是实现最大体积减少污泥的处置方法之一。发达国家和地区中,污泥掺烧工艺已逐渐成熟,在燃煤电厂的应用更为广泛。综述了污泥掺烧技术的现状,分析了燃煤电厂掺烧污泥造成的影响,并讨论了燃煤电厂污泥掺烧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8.
为了解决单一负荷或逐步提高负荷下培养颗粒污泥所需时间较长、污染物去除不稳定的问题,本文提出采用交替改变进水碳氮负荷方式,研究好氧颗粒污泥(AGS)形成过程及污染物去除效果。通过设计进水/曝气/沉淀/排水(S1反应器)和进水/曝气/停曝/曝气/停曝/曝气/沉淀/排水(S2反应器)两种运行方式培养好氧颗粒污泥,对比分析颗粒污泥形成过程中污泥形态变化、污泥沉降性能及对污染物去除情况。结果表明,S1反应器在第84天、S2反应器在第78天均可形成平均粒径为0.5mm的颗粒污泥,第115d时两个反应器内颗粒污泥的平均粒径分别为0.85mm、0.97mm。S1、S2反应器内的MLSS、SVI的质量浓度分别达到了4.94g/L-1、5.895g·L-1和80mL/g、46mL/g,S2运行方式下,形成的颗粒污泥更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使反应器内维持较高的生物量且沉降性能更优。两种运行模式下COD、NH4+-N的去除效果变化甚微,TN、PO43--P去除效果差异较明显。S1运行方式下COD、NH4+-N、TN、PO43--P去除率分别为90.0%、99.7%、74.5%和85.0%,S2运行方式下COD、NH4+-N、TN、PO43--P去除率分别为94.0%、99.9%、94.4%和95.0%,与前者相比COD、NH4+-N、TN、PO43--P去除率分别增加了4.0%、0.2%、19.9%和10.0%。因此,进水碳氮负荷同步交替变化-进水/曝气/停曝/曝气/停曝/曝气/沉淀/排水方式可在更短的时间内培养出粒径更大、污染物去除性能更优的好氧颗粒污泥。  相似文献   
79.
通过添加不同比例的高锰酸钾/亚硫酸钠对剩余污泥进行预处理,研究其对剩余污泥发酵产酸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锰酸钾-亚硫酸钠可有效促进剩余污泥产酸,最大产酸量达到3 299mg COD/L,是未加氧化剂对照组的2.2倍。与对照组和高锰酸钾组相比,高锰酸钾-亚硫酸钠实验组在预处理阶段污泥有机质溶出和VFAs浓度增加更为显著,而发酵阶段差别不大。这些结果说明,高锰酸钾-亚硫酸钠促进产酸的机理主要是生成的高活性物质一方面增加了污泥中有机质的释放,另一方面直接将部分有机质氧化成了VFAs。该氧化体系对VFAs的组成影响较小,产生的VFAs中乙酸占比最高,达44%以上。  相似文献   
80.
《广东化工》2021,48(2)
生活污水浇溉果园是解决农村水污染问题、减少化肥的投入的潜在途径之一。本文通过生活污水浇溉桃林的试验研究,考察了生活污水浇溉对桃子产量、品质,以及化肥减量效果和土壤质量安全的影响。结果表明,生活污水浇溉对桃子的产量和品质无不利影响,但化肥施用量可减少6.67%,土壤中重金属铜在淋溶作用下有所下降,其他重金属未见富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